【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實例,分析說明區域的內涵。
2.了解區域的分類,并舉例說明不同類型的區域。
3.結合實例,分析說明區域的一般特征。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圖的分析,得出區域劃分的不同類型,提高讀圖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區域的劃分及區域之間的差異的學習,形成對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對區域進行開發利用的觀念。
【重點】:
1、辨析均質區和功能區的概念
2.分析說明區域的一般特征
【教學難點】:辨析均質區和功能區
【教學方法】:講授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提出問題“什么是區域”,可以結合初中所學的世界和中國地理,列舉出一些區域類型。
(新授)
一:知識結構
二:基礎知識點
(一)區域的含義:
1、概念是指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指人們在地理環境差異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指標劃分出來的。2、特點(1)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界線
(2)有明確的區位
(3)內部特征相對一致
3、劃分指標
單一指標自然要素
綜合指標人文要素
4、劃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進一步了解各區域之間的差異,因地制宜地對區域加以開發利用。
(二)區域的類型
1、均質區
2、功能區
3、區域的尺度與區域的特點
(三)區域的特征
1、整體性
2、差異性
3、開放性
重點解釋:
1、所有的區域是否都有明確的邊界?
不一定。有的區域邊界是明確的(行政區);有的區域邊界具有過渡性質(干濕區)。
2、如何全面認識一個區域?我國東部季風區是不是一個區域?
從類型、區位特征、共性、區間差異和邊界形狀五個方面分析判斷。
東部季風區符合上述要求,是一個區域。
3、如何區分均質區與功能區?
提示:均質區和功能區的區別在于,均質區內部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對一致性。其劃分的依據就是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如干濕區中的濕潤區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而功能區內部則是在某些功能上緊密相連,具有某些方面的相關性或內在聯系,它是由區域的中心與它所吸引或輻射的范圍組成的,如城市經濟區就是指以城市為中心,并包括該城市集聚和輻射能力達到的地區。
4、為什么說區域之間和區域內部都存在差異性?
提示:自然和人文現象在空間分布上的差異性,是地球表層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區域的整體性是相對的,差異性是絕對的。不僅各個區域之間普遍存在著差異性,就是區域內部也存在著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是區域進一步劃分的基礎,應該說,區域的空間尺度越小,區域內部的差異性就越小。我們所說的區域內具有相對一致性,并不是說內部就沒有差異,只不過是求大同存小異罷了。
5、為什么說區域既體現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又反映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提示:區域內的地理環境要素是相互影響的整體。其地形、氣候、土壤、生物等具有相似性,反映出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但各區域所處位置不同,水熱條件、土壤類型、生物種類等也存在著地域差異。
6、認識區域特征有什么實踐意義?
(1)整體性對于利用資源、修復生態系統、改善環境質量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差異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揚長避短,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3)開放性有利于區域合作,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例題解析:
【例1】城市功能區是指(C)
A.提供城市職能的地區B.城市內有交通線路分隔的地區
C.相同功能活動集中的地區D.城市人口統計區
【例2】有關自然區域內部差異及其對人類活動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B)
①東北地區因降水少.故只能發展一年一熟的農業
②華北暖溫帶區因≥100C積溫超過了32000C,全區均可發展一年兩熟的農業
③秦嶺一淮河以南的華中區和華南區因夏季雨熱同期,降水較多,可發展水田農業
④西北干旱半干旱區東部因距海較近,降水相對較多.故可適當發展旱作農業
⑤青藏高寒區只能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發展農業,高山帶則因氣候惡劣不可發展任何形式的農業
A.①④B.③④C.②⑤D.①③
【例3】不同區域,由于地理環境的差異.建筑物呈現諸多不同。不僅傳統民居如此,而且現代城市的住宅樓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傳統民居的差異,分析形成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
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其原因是。
②北方民居的墻體嚴實厚重,南方民居的墻體輕。湓蚴
③從北到南.民居的屋頂坡度逐漸增大,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其原因是
(2)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城市住宅樓的差異,分析導致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
①如果不考慮地價、建筑材料等因素,建筑同等面積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其原因是。
②建同等高度的多幢樓房,北方樓房的南北間距比南方大,其原因是。
解析:本題凸現了區域內部的整體性和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區域的整體性不僅表現為自然環境具有整體性,也表現為人文環境的整體性,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產生巨大
的影響。不同的區域由于所處的位置不同,水熱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環境,進而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答案:(1)①北方地區比南方緯度高,特別是冬春季節獲得的能量少,正南正北的方位能夠獲得較多的太陽輻射.利于提高室內溫度
②北方地區特別是在冬春季節,氣溫比南方低,風沙比南方
大,墻體嚴實厚重,利于防風保暖
③我國的降水量從北到南逐漸增加,濕度也逐漸加大。從北到南,民居的屋頂坡度逐漸增大,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是為了便于排水、通風、除潮
(2)①因為北方地區比南方緯度高,特別是冬春季節氣溫比南方低,為了御寒,北方民居的墻體應嚴實厚重,所以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②特別是在冬季,北方的太陽高度比南方低得多,為使北方地區的樓房獲得較充足的陽光,
樓房的南北間距應比南方大。
【例4】讀圖,回答問題。
(1)海南島的優勢資源有()
A.豐富的熱帶生物資源
B.較豐富的礦產和沿海大陸架的油氣資源
C.全國最為豐富的光照和熱量資源
D.獨特的熱帶旅游資源
E.豐富的水資源和水能資源
(2)此島最著名的鹽場是鹽場,
這里有利于曬鹽的自然條件是
。
(3)椰林主要分布在該島的帶.其原因是:①;②。
(4)在該島擬建一純堿廠,此廠應建在附近,原因是純堿廠的布局需要。
思路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是否具備運用綜合分析的方法來分析一個地區自然條件與經濟發展關系的能力。聯系該島氣候,判定椰林分布于季風迎風坡,而鹽場則主要位于降水較少的背風坡。
答案:(1)ABD(2)鶯歌海該地位于冬夏季風及臺風的背風坡,晴天多,蒸發旺盛.利于曬鹽
(3)東部沿海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平原分布廣(4)鶯歌海鹽場接近原料地(鹽場)
解析:(1)海南島作為一個區域,其內部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2)雖然區域內部具有相對一致性.但并不是說內部就沒有差異,對于海南島來說,南部和北部.東部和西部自然地理環境就存在差異。
(3)區域的整體性是說區域內部各要素之間存在聯系。對于島嶼內部工廠的建設,也要考慮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減少污染,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基礎訓練:
1.下列區域的劃分以單一指標為依據的是(A)
①熱量帶②干濕區③我國三大自然區④文化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下列有關區域含義的說法,錯誤的是(C)
A.區域是指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
B.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或界線
C.區域沒有明確的區位特征
D.區域是人們在地理環境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劃分出來的
3.下列區域屬于功能區的是(C)
A.方言區B.旱作農業區C.城市經濟區D.東亞文化區
4.下列區域屬于均質區的是(D)
A.城市經濟區B.浦東新區C.京津唐工業基地D.方言區
5.西氣東輸體現了區域特征的(C)
A.整體性B.差異性C.開放性D.綜合性
6.下列農業類型的排列順序中,反映我國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變化規律的是(A)
A.水田為主的農業一旱地為主的農業一灌溉農業
B.水田為主的農業一灌溉農業一旱地為主的農業
C.草原牧業一灌溉農業一高山牧業
D.草原牧業一高山牧業一農耕區牧業
7.我國下列重點建設項目中,屬于西部經濟地帶的是(C)
A.三峽水利樞紐工程B.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
C.青藏鐵路第二期工程D.南水北調中線方案
8.下列敘述不屬于海南島所在省特點的是(B)
A.是我國最大的熱帶物種基因寶庫B.是我國唯一的島省
C.是我國管轄海域面積最大的省份D.是我國唯一全部位于熱帶的省
能力提升:
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時,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經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據此回答1~3題。
1.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經濟原因是(A)
A.資金、技術、人才匱乏B.農業基礎薄弱
C.水土流失嚴重D.自然資源不足
2.我國政府為推動東、西部協調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B)
①給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②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
③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來產品的沖擊④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3.我國政府努力縮小東西部經濟發展的差距,主要是為了(B)
A.宏觀調控,微觀搞活B.統籌經濟發展,協調好地區差異
C.體現綜合國力.加強經濟建設D.開發西部資源,改善投資環境
田曉同學在他的《我的家鄉》作文中寫道:“四月的早晨,廣闊低平的田野一望無盡,船兒在密如蛛網的河流中穿梭,微風徐來.田里綠油油的稻秧,迎風起舞。田邊的采桑姑娘歡歌笑語,池中的魚兒不時躍出水面,塘邊上蔗苗茁壯,果樹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睋嘶卮4~6題。
4.田曉的家鄉位于下列哪個地區(C)
A.黃淮海平原B.東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
5.該地的氣候類型和耕作土壤分別是(D)
A.溫帶季風氣候、黃土B.溫帶季風氣候、黑鈣土
C.亞熱帶季風氣候、紅壤D.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稻土
6.下列關于區域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C)
A.任何一個區域內部都有一致性,沒有差異性
B.各區域之間自然和人文要素的開放性是地球表層最顯著的特點
C.區域內部各地理要素之間構成一個整體
D.每一個區域都占據地球表層一定的空間,而且是孤立存在的
7、圖中甲、乙兩圖分別為印度和意大利的地理簡圖,讀圖回答問題。
(1)兩國中面積較大的是印度(國名),
判斷依據是印度所跨的經緯度大。
(2)乙圖中亞平寧山脈的走向為(B)
A.東西走向B.西北—東南走向
C.東北—西南走向D.南北走向
(3)根據兩國的地理位置判斷,E、F兩地的
氣候類型分別為(C)
A.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4)甲圖中的國家發展工業的資源優勢是煤鐵資源豐,其地區分布特點是德干高原東北部,該國依靠本國資源發展了鋼鐵工業。圖中①②③三個城市中,③(填代號)是以新興工業為主的城市。乙圖中的國家礦產資源缺乏,該國在④⑤⑥三城市中的④(填代碼)利用當地優越的海運條件建立了大型鋼鐵工業基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4442.html
相關閱讀:正午太陽高度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旅游規劃學案
中國的生物災害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