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類面臨的主要資源問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3.1 人類面臨的主要資問題 第2時 我國的耕地和礦產資 學案(人教版選修6)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耕地資現狀。2.舉例說明我國礦產資緊迫性的表現。


一、耕地日漸減少
1.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人類正在面臨著越越嚴峻的耕地資①________的問題。
2.中國耕地資面臨的壓力
a.耕地比重②____,人均占有量③______。
b.耕地的地理分布很④________,各省區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別。
c.隨著經濟的發展,⑤__________建設用地增長迅速,加劇了人均耕地的減少。
d.由于人口增加,土地利用強度不斷增加,致使⑥________嚴重,加上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和施用農藥等,使耕地受到嚴重的⑦________,更加劇了耕地不足的局面。
二、一些礦產瀕臨耗竭
1.世界礦產資現狀:礦產資的特性之一是其⑧________________,全世界消費礦產資的數量卻呈現快速⑨________的趨勢。隨著礦產資消費量的急劇增長,有些礦種發生短缺甚至耗竭。
2.我國礦產資的緊迫性表現
(1)中國礦產資總量⑩______,而人均占有量⑪______于世界平均水平。
(2)礦產資中富礦⑫______,貧礦⑬______,加之開采中采富棄貧,使礦產⑭________下降。
(3)礦產資的地區分布不平衡,礦產品的加工消費區集中在⑮____________地區,而礦產資主要富集在⑯________地區,礦產資供需矛盾加劇。
                     


基礎達標練

考查點1 耕地日漸減少
1.下列關于中國耕地資面臨的壓力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別
B.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重不大,只有21%
C.隨著經濟的發展,非農業建設用地增長迅速,加劇了人均耕地的減少
D.耕地中高產穩產田占1/3左右,低產田也約占1/3
2.我國東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主要原因是(  )
A.生產活動方式的不同
B.開發歷史時間的不同
C.人口分布數量的影響
D.光、熱、水、土等條的不同
考查點2 一些礦產瀕臨耗竭
3.下圖中橫線部分是指(  )

A.煤炭 B.水能 C.石油 D.沼氣
4.合理利用礦產資的根本原因是(  )
A.人類認知水平提高了
B.礦產資的地區分布不均
C.礦產資伴生礦多,分選冶煉困難
D.礦產資是非可再生資,人類面臨礦產資匱乏與枯竭的威脅
方法技巧練
框圖法記憶中國礦產資的供需矛盾及原因
閱讀材料,回答(1)~(2)題。
材料一 近年,一些采礦人員無視《礦產資法》,紛紛涌入國家規劃的礦區,把完整的大礦區、大礦帶人為地分割成若干小礦,亂采濫挖,使礦體從地表到深處,都被搞得支離破碎。
材料二 我國南方某地,銅礦資豐富。為了煉銅,人們無休止地毀林開礦,加上當地其他一些自然原因,泥石流危害嚴重。地面被沖刷成的溝谷多達上百條,使30%以上鄉鎮的生產生活受到影響。
材料三 我國有許多多種礦物共生在一起的礦床,但采礦時往往只采一種,拋棄其他有用成分。如采鉛鋅礦時,就把與之共生的硫鐵礦(化工原料)拋棄,造成礦產資的浪費。
(1)目前我國在礦產資開采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
A.進口礦產,后續資不足
B.亂采濫挖,破壞環境,浪費嚴重
C.地質條復雜,礦產的開采較為困難
D.礦產資分布不均,增加了運輸的負擔
(2)我們必須認真貫徹《礦產資法》,做到(  )
A.進口礦產,減少我國礦產資的開采量
B.集中開采富礦,關閉貧礦
C.大力開采海洋礦產資,禁止開發陸地礦產資
D.制止破壞礦產資的惡劣行為,有效地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
方法技巧



教材P35 思考
1.分析圖中的三條曲線可以看出: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可耕地總面積減少,按現有的生產水平所需的耕地不斷增加,到2000年左右時,世界耕地供需平衡,此后,世界可耕地總面積繼續減少,所需耕地繼續增加,可耕地不能滿足所需耕地的需求,耕地供需矛盾越越尖銳。
2.如果進一步開墾土地,使世界耕地處于一種動態平衡,若按現有的生產水平,世界可耕地滿足所需耕地可延緩到2010年左右。若按生產水平翻一番、翻兩番,可耕地滿足所需耕地分別可延緩到2040年和2070年左右。以后又出現了土地資的供需矛盾,并且越越尖銳。
3.如果使現有農業水平翻一番、翻兩番,世界耕地資不足的困境又能延緩一段時期。翻一番可延緩到2025年,翻兩番可延緩到2050年,此后又出現了耕地不足。
4.不可行。因為開墾土地和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只能把耕地資不足的困境延緩一段時間。更何況可供開墾的越越少,農業生產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所以,耕地的供需矛盾實質上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長是解決此矛盾的關鍵。
教材P36 思考(上)
我國人口變化、耕地面積變化的歷史趨勢與發展前景:
(1)歷史趨勢:自唐、明以,隨著人口的增加,我國人均耕地面積逐步下降。
(2)發展前景:我國人口仍在增長,后備的耕地資有限,城市、工業、交通等還要占用耕地,所以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仍然有下降的趨勢。
教材P36 思考(下)
針對近年耕地被占用的情況應采取的措施有:①控制人口數量;②加強法制建設,嚴禁亂占耕地;③在城市建設、能、交通、水利、工礦建設中盡量少占耕地。

參考答案
知識清單
①不足、谛 、凵佟、懿痪、莘寝r業、尥恋赝嘶 ⑦污染、喾强稍偕浴、嵩鲩L ⑩大 ⑪低 ⑫少 ⑬多 ⑭品位 ⑮東南沿!⑯中西部
基礎達標練
1.B [中國土地資中耕地面積約占總土地面積的13.7%。]
2.D [我國東部地區處于季風區,氣候濕潤,海拔較低,平原較多,故多耕地;西部地區處于非季風區,氣候干旱,海拔高,區面積廣,故多草原。]
3.B [水能按能量分類屬于自太陽輻射的能,按性質屬于可再生的能,按利用狀況屬于常規能。]
4.D [礦產資是非可再生資,且人類需求量大,需合理利用。]
方法技巧練
(1)B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開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A、C、D雖都是礦產資問題,但不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問題,也不是開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D [要緊扣材料中所反映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0273.html

相關閱讀: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中國的生物災害
旅游規劃學案
正午太陽高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