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地理信息技術應用
3.1 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
1、地理信息系統(GIS):以采集、存儲、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個部分組成:硬、GIS軟、地理數據、GIS人員、應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數據輸入、存儲(數字化過程)→地理數據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輸出。(地理數據分為屬性數據和圖形數據。數據存儲采用“分層”技術,不同的圖層儲存不同的地圖要素。)
2、地理信息系統與城市管理(略)
3.2 遙感(RS):一種探測技術,借助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遙感技術系統由遙感平臺、傳感器、信息傳輸接收裝置、數字或圖像處理設備等組成。根據運載工具的不同,分為航天遙感、航空遙感、近地遙感。工作流程:物體輻射和反射電磁波(波譜特征)→傳感器收集→傳輸與接收→信息處理、信息分析→應用成果。現代遙感優點:視域廣闊、監測范圍大,能夠瞬時成像、實時傳輸、快速處理,迅速獲取信息和實施動態監測。用途:用于資普查、環境監測、災害預警、軍事偵察及其他地物變化的分析等。
類型
概念
優點
航天遙感
利用衛星、航天飛機、宇宙飛船、航天空間站等攜帶遙感儀器的遙感
覆蓋范圍大,不受領空限制,
可進行重復不定期觀測等
航空遙感
利用飛機攜帶遙感儀器的遙感。
機動性強,分辨率較高
近地遙感
距地面高度在幾十米以內的遙感
分辨率高、范圍小
3.3 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全方位、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的系統。由三大部分組成:GPS衛星星座、地面監控系統、用戶系統(接收設備)。GPS信號接收機主要有三種:導航型接收機、測地型接收機、授時接收機。特點: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應用領域:軍事、交通、郵電、地礦、建筑、農業、氣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殼運動監測、工程管理、旅游探險等等。
3.3 數字地球:數字地球是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后,由計算機網絡管理的技術系統。數字地球是地球的虛擬對照體。
熱點問題:
1、工程建設:青藏鐵路、三峽大壩、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杭州灣大橋
2、宇宙:冥王星不再列為太陽系大行星,降等為太陽系矮行星
3、可持續發展: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4、全球氣候變化:全球變暖、厄爾尼諾
5、環境問題:西南喀斯特地區的石漠化、北方的荒漠化與沙塵暴、太湖藍藻暴發
6、重點區域: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
7、GPS、北斗導航系統
8、珠穆朗瑪峰測高
9、國家或地區:美國、德國、東南亞、中亞、中東、非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3265.html
相關閱讀:旅游規劃學案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正午太陽高度
中國的生物災害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