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二節 中國可持續發展之路》導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二節 中國可持續發展之路》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說出我國在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主要問題,理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國的必然選擇。
2、熟記我國政府針對國情、為解決全球性問題提出的行動綱領,理解制定的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3、結合實例,運用可持續發展思想,分析不同的生產、生活行為產生的影響,理解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途徑,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確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觀,并認識到自己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具備的態度、責任和行為準則,以規范和指導自己的實際行動。
學習重難點:
1、理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國的必然選擇。
2、理解制定的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自主學習:
A一、中國21世紀議程
1、中國國情:
世界面積 、 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深受 、 、 等全球性問題的困擾。
2、解決全球性問題的行動綱領: 控制 ,節約 ,保護 ,實現
3、中國21世紀議程
內涵具體內容
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
社會可持續發展
經濟可持續發展
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保護
A二、人口戰略:
人口問題主要表現戰略措施
2001年我國人口總數已超過13億
每年凈增1000萬左右,預計到21世紀達15~~16億
2001年有殘疾人口5000萬
2001年15及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1億多
少年兒童所占比重仍然較大
人口老齡化突出
近年來新生嬰兒比例失調,男性比例較高
人均耕地、水、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不及或相當于世界人均值一半
我國沒有穩定解決溫飽的人口數量較多,絕大多數分布在偏遠落后的農村地區
A三、資源戰略:

A四、環境戰略

A五、穩定戰略:

B六、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
(1)人口增長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是我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之間矛盾的根據。隨著經濟總量和人口總量的增加,到下個世紀我國農業資源將迅速接近承載能力的極限。森林積蓄量、河川徑流量我國人均為8.17m3和242m3分別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7和1/4。巨大的人口壓歷程大大地超過了資源與環境的承載力,特別是在目前我國經濟水平低、技術落后的情況下,人口增加所帶來的龐大物質需求只能靠生態系統的超負荷運轉來滿足。其結果將造成資源的過度消耗,嚴重危及到自然系充的生態平衡,由此可形成的惡性循環,又不斷地削弱整個系統的持續發展能力。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系統的演替便是典型例證。
說明:
(2)中國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而且水資源分布很不均勻。1978年-1988年,供水能力年增長率約1%,而同期國民經濟以9%-12%的高速度增長,缺水范圍加大、程度加劇,特別是華北地區更為嚴重。
我國農業資源總量大,但人均量小,到1988人均耕地、淡水、草地和林地分別只占世界平均水落石出平的32.3%、28.1%、32.3%、和14.3%。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工業化及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農業資源短缺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說明:
(3)①目前我國各大水系的污染都很嚴重。
②礦山環境惡化趨勢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礦區廢水、廢氣和固定廢棄物污染嚴重。
二是礦山植被、土地、水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說明:
(4)①水土流失問題日趨嚴重
據調查,我國目前各類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67萬km2占國土總面積的38.2%其中水力侵蝕面積179萬km2,風力侵蝕面積181萬km2,每年因水土流失全國損失耕地約0.13萬km2,每年流失土壤約50億噸,相當于全國耕地平均被剝去1厘米厚的沃土層,流失量占全世界1/5。流失的土壤帶走了大量農作物需要的養分,僅黃河、長江一年流失的N、P、K就達4400萬噸,超過了我國一年的化肥施用量。
②草場嚴重退化
我國現有草地資源退化、沙化和堿化面積也逐年增加,全國“三化”草地面積已達20.25億畝,約占草地總面積的1/3,并且每年還以3000萬畝的速度增加。
③消漠化威脅形勢嚴峻
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已有約650萬頃耕地和1/3的天然草場受到不同程度的沙漠化威脅,沙漠化面積擴大的速度還在進一步加快。
說明:
當堂檢測:
選擇題(第1-7題為單項選擇題,第8-10題為雙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字母代號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
1、目前,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是( 。
A.長期存在的資源短缺 B.嚴重的環境問題
C.龐大的人口數量 D.不利的外部環境
2、促使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對當代人的影響和熏陶深刻而又長久
 B.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使我國社會發展面臨著巨大壓力
 C.很多地區缺水嚴重,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D.人口基數過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實現我國人口與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關鍵是(。
A.節約資源  B.保護森林  C.保護耕地  D.提高人口素質
4、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框架不包括( )
 A.經濟可持續發展   B.社會可持續發展
 C.人口持續增長 D.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
5、實現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是 ( )
A.陡坡的耕地退耕還林還草 B.大規模改良現有草原發展林木生產
C.在塔里木盆地大面積植樹造林 D.把用材林的采伐量控制在生長量之上
6、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是 ( )
A.南方丘陵地區大規模修筑梯田,發展水稻種植 B.內蒙古東部草原大力墾荒開辟耕地
C.湖南洞庭湖地區大力退耕還湖 D.三江平原大力排干沼澤
7、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資源利用上的差距主要是( )
 A.資源利用率高 B.資源利用率低 C.人均消費量高 D.資源總消費量小
8、有關《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書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及行動方案
 B.該書是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世紀議程”
 C.該書提出的“人口、消費與社會服務”的內容,主要屬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范疇
 D.該書提出的“團體與公眾參與”內容,主要屬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范疇
9、我國把經濟發展擺在各項工作之首的原因是( )
A.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處在可持續發展的初級階段
B.我國的經濟技術還比較落后,必須快速發展經濟以趕超歐美發達國家
C.我國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并不嚴重
D.經濟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10、我國西北地區發展畜牧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主要途徑是( 。
A.增加單位面積草場載畜量 B.積極建設人工草場
C.開墾草原,發展耕作業 D.對草場實行計劃管理,定期輪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4684.html

相關閱讀: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旅游規劃學案
中國的生物災害
正午太陽高度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