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標
1.了解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系,以及它們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導致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推進的諸多因素,并通過比較,認識到對外開放政策是其中的關鍵因素。
3.比較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進程的兩個主要階段,歸納出不同時期的主要發展特點,并能夠結合具體案例分析工業化進程對城市化的巨大推動。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的問題,并嘗試評價目前的一些調整措施和發展方向。
二.活動方案
創設情境:
回憶必修2“城市化”一節的相關內容,說出城市化的概念與標志
補充:工業化
所謂工業化即是指機器大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發展并達到占統治地位的過程,即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以農業占統治地位向工業占統治地位的轉變,它使一個國家由傳統的農業國變為現代化工業國。
工業化和城市化是推動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進程
活動1
1、讀課本66頁“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圖”分組討論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征。
2、由圖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3、根據下面的提示寫出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達國家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產業結構調整:
⑴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⑵在工業內部,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影響:發達國家的勞動力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要在世界其他地區尋找新的出路,為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的工業化與城市化提供了契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給予許多優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于其他地區吸引外資。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珠江三角洲地區位于我國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
影響:使本區得以發揮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就近接受港澳產業的擴散,利用港澳貿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參與廣泛的國際分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著名的僑鄉。改革開放以后,廣大華僑和港澳臺同胞利用他們在海外的各方面關系,通過投資、引商、引資,推動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發展。
活動2
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呈現出兩個發展階段,自習課文與下面的表格,總結不同階段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進程的特點。
第一階段第二階段
時間1979~1990年1990年以后
問題①原有工業基礎薄弱②礦產資源貧乏①政策優勢不明顯(隨全國對外開放范圍的不斷擴大)②勞動力成本優勢喪失(經濟發展帶動工資提高)
優勢①勞動力資源豐富②政策優勢③僑鄉優勢④發達國家與地區第一輪產業結構調整時期①工業實力大為增強②恰逢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化蓬勃發展和發達國家和地區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時期
主導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
如生活消費品加工工廠等高新技術產業
如電子信息產業
特點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相對較慢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相對較快
影響①帶來的就業和發展機會,吸引各方面人才和農民工,保證該區工業化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②在國內生活消費品處于緊缺時期,該區依靠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促使一些工廠迅速成長為國內同類產品的主要生產廠家。該地區的工業化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①許多鄉村地區迅速變成城鎮,使城鎮數量猛增,呈現出城市與鄉村交錯分布的景觀②城市的規模迅速擴大。兩方面綜合的結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為我國城市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二、工業化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動作用
1.城市化、工業化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2.城市化與工業化相互之間的關系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是兩股相互促進的力量,區域工業化必然帶來城市化,城市化反過來又會促進工業化。
3. 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對城市化產生的巨大的推動作用。
活動3
【閱讀】P66“珠江三角洲的工業發展”理解”“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是因為當地的工業化對城市化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工業化加速了非農產業向城市的集中
毗鄰港澳、華僑眾多、開放政策 外向型經濟穩步發展
非農產業向城市集中、農村工業化加速了農村城市化
2.工業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工業化所帶來的大機器生產為吸納大量勞動力提供了條件。隨著珠江三角洲工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務工經商,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加速了城市化進程。
3.工業化加速了人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
現代化的運作模式和嚴格的企業管理制度改變原先農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方式。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問題與對策
工業化和城市化問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必須通過發展來解決。如何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區域經濟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區域發展所面臨的緊迫任務。
【閱讀】“珠江三角洲城市問題”完成下表
問題對策
1.產業升級面臨困境
⑴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基礎(重工業和機械制造業不發達)科技實力和人才隊伍都處于劣勢。
⑵外商投資區位的選擇也由原來追求降低成本轉變為擴大市場規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區由于南嶺的阻隔,國內的腹地范圍較小,支撐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的動力正在減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以產業基礎較好的廣州市為基地,發展石 化、鋼鐵、汽車、造船等原材料工業和裝備制造業(圖4.26),以此推動地區的產業升級。
2.城市建設相對落后
①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嚴重滯后
②城市規模結構不合理,城市之間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競爭力下降。
③對外來人口管理跟不上,引發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城中村”的現象普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珠江三角洲地區各城市在積極努力,加強相互分工與合作,構建以香港、廣州、深圳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目前該地區的各城市功能不清,結構趨同。另外該地區各城市與港、澳的功能和結構也逐步趨同,使得該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動力逐步減弱。)
3.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珠江三角洲地區能源、交通、工礦企業的迅速發展,導致“三廢”排放量大,但是處理量小,環境污染問題日益顯露出來。主要表現在:(1)大氣污染日益加劇,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全國酸雨中心之一;(2)水污染嚴重,“水質性”缺水問題突出;(3)噪聲擾民,城市生存環境質量下降;(4)耕地銳減,土壤肥力下降;(5)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日趨嚴重。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該地區各城市制定了發展規劃,加強了交通、通信、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污染的治理。
⑵對于外來人口加強管理,①要求企業依法辦理招工備案手續,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對私招濫雇的企業加大查處力度;②出臺一系列的相關政策,保障外來員工的合法權益。
課堂檢測:作業本1—14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0362.html
相關閱讀: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正午太陽高度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旅游規劃學案
中國的生物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