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我國主要基礎工業及分布
2.我國主要工業基地的工業生產特點及生產條件
圖表落實
1.讀環渤海經濟區圖,完成下列要求。
(1)環渤海經濟區包括____工業區和____工業區。它包括的省級行政區有____、____、____、和____。
(2)在恰當位置填注下列城市和海洋的代號:
a沈陽、b大連、C北京、d天津、e石家莊、f濟南、g鞍山、h唐山、i青島、j煙臺、k秦皇島、l焦作、m日照;n渤海、o黃海。
(3)將下列鐵路線的代號標注在圖中:
①京包線(部分)、②大秦線(部分)、③京哈線、④京廣線、⑤京九線、⑥京滬線、⑦沈大線、⑧石德線、⑨膠濟線、⑩沈丹線
(4)將下列礦產地的代號填注在圖中:
鐵礦:A鞍山、B遷安、C武安;
煤礦:D阜新、E開灤、F兗州;
石油:G遼河、H任丘、I大港、J勝利(東營)、K中原;
鹽場:L長蘆
(5)環渤海經濟區工業的特點有(多選)( )
A.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區
B.基礎工業實力強大
C.工業體系門類齊全
D.北方最大的工業密集地區
(6)環渤海經濟區有別于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區位優勢有(雙選)( )
A.水陸交通發達,經濟腹地最廣闊
B.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最豐富
C.文化科技最發達,人力資源素質高
D.經濟的國際化程度(引進外資和外貿出口)最高
【答案】
(1)遼中南 京津唐 遼寧 河北 山東 北京 天津
(2)略(3)略(4)略(5)BCD(6)BC
2.讀長江沿岸工業帶圖,回答以下問題。
(1)A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____。該工業基地突.出的問題是缺乏____。
(2)B是以武漢為中心的____工業基地。
(3)C工業基地有正在建設中的我國最大水電站____水電站。
(4)D是以____為中心的鋼鐵工業基地。
(5)E是以____為中心的電力、冶金工業基地。
(6)長江沿江地帶的產業、技術、人才、信息,借助和,____向南北輻射,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聯運,進入____市場。
【答案】
(1)滬寧杭 能源和礦產
(2)鋼鐵和輕紡
(3)三峽
(4)攀枝花
(5)重慶
(6)南北支流 交通干流 國際
3.讀圖,填寫。
(1)圖中陰影為我國主要高新技術產業帶,①____,其中心是____;②是____,其中心是____;③是____,其中心是____;④是____,其中心是____。
(2)高新技術產業有何特點:
①____,②____,③____。
(3)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具有不同的產業開發重點。
①沿海地區以____為依托,側重科技園區型和高新技術產業;
②沿邊地區依靠國家開放政策和沿邊的地理優勢,發展以____的產業;
③內地依靠優勢資源和工業基礎,多發展與____有密切關系的產業。
【答案】
(1)環渤海地區 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 長江三角洲 上海高新區 珠江三角洲 深圳高新區 沿亞歐大陸橋高新技術產業帶 西安楊凌高新區
(2)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占的比重大 銷售收入中,用于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換代快
(3)智力資源和技術力量 貿易導向型為主 軍工
學海導航
一.我國主要工業部門的分布
我國的主要工業部門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和紡織工業四大工業,其分布如下表:
工業部門特點分布
能源工業煤炭業我國最主要的能源,是世界煤炭產量最多的國家山西的大同、陽泉,河北的開灤、峰峰,河南的平頂山,內蒙古的霍林河、準格爾,黑龍江的雞西、鶴崗,貴州的六盤水,江蘇的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等
石油工業我國第二大能源黑龍江的大慶(最大)、山東的勝利、河南與山東交界處的中原、河北的華北、新疆的克拉瑪依
電力工業水電重要能源資源主要集中在水力資源豐富的黃河、長江、珠江、瀾滄江、松花江上游等,南方居多
火電北方以火電為主
鋼鐵工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東部沿海的鞍本、京津唐、上海;長江沿岸的馬鞍山、武漢、重慶、攀枝花;黃河流域的包頭、太原等
機械工業門類較齊全,布局較合理遼寧、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地區
紡織工業體系完整,棉紡織工業最重要上海、天津、青島、石家莊、鄭州、西安、武漢等地
【例1】(2006年高考江蘇卷)鋼鐵工業是四川攀枝花市的主導工業部門。圖甲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區簡圖”,圖乙是設想的“以攀枝花鋼鐵工業為基礎的生產流程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攀枝花市發展鋼鐵工業的主要區位條件。
(2)圖乙所示的生產流程中,字母A表示____,B表示____,C表示____。
(3)試分析此生產流程模式的優點。
(4)圖示地區還可發展煉銅工業,其主要優勢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據圖知攀枝花附近資源豐富,距燃料和.原料地較近。該市處于長江與雅礱江交匯處,水源充足,水運便利。成昆鐵路穿越,鐵路運輸便利,國家政策的支持。但本區地勢起伏大,平地面積小,是工業發展的不利條件。(2)搞清該流程圖中各要素的相關性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煉焦離不開煤炭,故B為煤炭。冶煉的原料為鐵礦石,產品為鋼鐵,故A為鐵礦石,C為鋼鐵。(3)從流程圖看出,該區域生產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實現了工業的可持續發展。(4)從圖可知本區銅礦資源豐富,附近有二灘水電站等,水電充足。
【答案】(1)接近鐵礦、煤礦區,原料豐富;接近煤礦區、水電站,能源豐富;水源充沛;水陸交通便利;國家政策支持;地形起伏大,平地少(2)鐵礦石 煤炭 鋼鐵(3)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減輕環境污染;加強工業部門之間的聯系(4)銅礦資源豐富;水電充足。
二.工業基地和工業中心
某地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一般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分析:①地理位置;②資源條件;③交通條件;④勞動力、技術、歷史條件;⑤農業基礎等。如我國沿海四大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①均位于我國東部沿海,近海運輸方便,有利于同各友好國家往來,鐵路、公路、水運、管道運輸聯絡國內各地,便于物資交流。②當地及其鄰近地區資源豐富,如遼中南的鐵、石油;京津唐地區的煤、鐵、石油、海鹽、棉花;③京津唐和滬寧杭地區科技力量雄厚,遼中南工業基礎好,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僑鄉,有吸引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的優勢;④四個基地中有不少的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享有發展經濟的優惠政策。
1.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名稱工業部門特點發展條件存在問題發展方向
遼中南工業基地鋼鐵、煤、炭、造船、化工我國老工業基地之一,骨干企業:鞍鋼,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①豐富的煤、鐵和有色金屬資源;②便利的海陸交通運輸①能源、淡水資源供應不足,環境污染嚴重;②高科技產業發展不足,工業產品類型單一、技術落后①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設備,提高產品質量;②調整工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和高科技工業;③適當限制某些能耗大,當地缺乏原料資源的工業的發展
京津唐工業基地鋼鐵、化工、機械、輕紡輕重工業都發達,鐵、煤、石油、鹽豐富,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①豐富的煤、鐵、石油、鹽等資源;②統一的電網;③便利的鐵路、公路和近海運輸;④緊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輸油管道連接東北、華北的油田①能源、淡水資源供應不足,環境污染嚴重;②高科技產業發展一不足,工業產品類型單一、技術落后①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增加產品類型,加強技術改造;②重點放在鋼鐵、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電子、高檔精紡和精細化工方面
滬寧杭工業基地輕型及精密機械、電子、化工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大型工業基地①工業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②技術力量雄厚;③統一的電網;④發達的水、陸、空交通運輸能源和礦產資源缺乏①繼續使結構輕型化,實行內聯外引,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開拓國際市場
珠江角洲工業基地以出口為主的加工工業和制造業,家用電器、服裝、食品、玩具制造等引進境外、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發展出口為主的工業,是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①毗鄰港澳,鄰近東南亞,多僑鄉,可利用外資發展工業;②水、陸運輸便利①能源和礦產資源不足;②重工業和機械制業不發達①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②加強區內各城市的相互分工與合作,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強規劃與管理
2.我國三大工業帶
工業帶主要的工業中心及代表性工業部門主要影響因素
沿海工業帶四大工業基地及其工業中心,工業部門最全’交通、市場、資源、科技
沿泣工業帶上海是最大的綜合性工業中心,南京的化工、機械、魴織,武漢的鋼鐵、紡織,重慶的機械、紡織、電力,攀枝花的鋼鐵、煤炭交通、水源、資源
隴海??蘭新沿線工業帶徐州的煤炭、化工、機械,鄭州的紡織、機械,西安的飛機制造、電子,蘭州的石化、紡織、機械,烏魯木齊的石油加工、鋼鐵資源、交通
某地發展為工業基地的條件
某地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一般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分析:(1)地理位置;(2)資源條件;(3)交通條件;(4)勞動力、技術、歷史條件;(5)農業基礎等。如我國沿海四大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1)均位于我國東部沿海,近海運輸方便,有利于同各友好國家往來,鐵路、公路、水運、管道運輸聯絡國內各地,便于物資交流。(2)當地及其鄰近地區資源豐富,如遼中南的鐵、石油;京津唐地區的煤、鐵、石油、海鹽、棉花。(3)京津唐和滬寧杭地區科技力量雄厚,遼中南工業基礎好,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僑鄉,有吸引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的優勢。(4)四個基地中有不少的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享有發展經濟的優惠政策。
【例2】(2007年高考天津卷)環渤海地區被確定為我國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后的重點發展區域,是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l:2005年三大區域產業結構狀況與全國的比較
材料2:天津濱海新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壯大電子通迅、石油開采、汽車制造、現代冶金等支柱產業,精心培育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引航的產業群,全力抓好金融、物流、中介、旅游等現代服務業,提升了整體經濟質量,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1)甲、乙、丙三區域工業發展共同的區位優勢,除了良好的農業基礎、發達的海陸交通、優惠的政策,還有哪些?請再列舉兩方面。
(2)甲、乙兩區域建立化學工業不同的主導區位因素各是什么?
(3)分析材料l所反映的經濟現象。
(4)依據材料2,說明天津濱海新區正在形成怎樣的產業格局及其意義。
【解析】本題利用三大經濟圈的相關資料考查工業基地建設的區位條件。第(1)題,除題干中描述的優勢條件,三地區大專院?蒲袡C構集中,科技水平高,另外三地區發展歷史悠久,經濟基礎雄厚。第(2)題,重在分析甲、乙化學工業不同的區位因素。甲區域煤、石油、海鹽等化工原料豐富,乙區域主要是市場發達。第(3)題,由材料對比分析即可。第(4)題,從材料中分析天津濱海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引航,基礎傳統產業是支柱產業,第三產業著力發展,這種發展格局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提高效益和實現經濟發展目標。
【答案】(1)科技水平高;經濟基礎雄厚。
(2)甲區域:原料和燃料;乙區域:市場。
(3)①三大區域的第一產業比重均低于全國水平,第三產業比重均高于全國水平;第二產業比重,珠三角和長三角高于全國水平、京津冀低于全國水平。②三大區域的產業結構狀況優于全國,經濟發展程度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4)①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全面發展。②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升級;促進了經濟增長、效益提高和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
三.我國特色經濟區
熱點背景命題視角
2007年6月9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發出通知。批準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7年12月,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渝經濟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城市的起源及區位因素、城市化過程中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世界的六大城市圈的分布:兩型社會的含義;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各自的區域范圍及其優勢和不足
6月10日,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泛珠三角區域九省區省長(自治區主席)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出席會議!胺褐槿恰苯洕献鲄^的范圍(簡稱“9+2”),9省區在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等方面的特點;加強泛轉三角地區的合作所遇到的主要困難(交通不便);“泛珠三角”與國內其他區域相比突出的區位優勢。
“2007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2007年7月26日上午在廣西南寧正式開幕。論壇的主題為“共建中國一東盟新增長極:新平臺、新機遇、新發展”。北部灣經濟區的組成(“4+2”的格局);北部灣經濟區的區位優勢:領海與專屬經濟區的含義;我國和越南在北部灣地區專屬經濟區的劃分。
A級 雙基過關
一、選擇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重工業是以生產生活資料為主的工業
B.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以重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C.遼中南地區是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
D.秦山核電站位于江蘇省境內
2.有關滬寧杭工業基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是我國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大型工業基地
B.它的工業產值占全國的1/10
C.能源和礦產資源豐富
D.輕重工業都較發達,以鋼鐵、化工、機械、輕紡等工業為主
3.某工業基地所在區既分布有我國著名商品糧基地,又是甘蔗的重要產區,該工業基地指( )
A.京津唐地區B.遼中南地區
C.滬寧杭地區D.珠江三角洲地區
4.下列的工業中心和工業部門組合正確的是( )
A.沈陽一鋼鐵B.鞍山一煤炭
C.大連一造船D.杭州一石油工業
2003年9月,黨中央作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決策。據此回答5~6題。
5.東北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之一,下列工業屬于原料指向型的一項是( )
A.大慶石油化工伊春森林工業鞍山鋼鐵工業
B.沈陽機械工業哈爾濱機電工業大連造船工業
C.齊齊哈爾制糖工業長春汽車工業大連石油加工工業
D.本溪鋼鐵工業撫順煤炭工業沈陽電子工業
6.遼中南重工業基地是我國老工業基地之一,區內建有鋼鐵廠、造船廠、火電廠、化工廠等大型骨干企業。右圖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
A.化工、鋼鐵、造船、火電B.火電、鋼鐵、化工、造船
C.造船、火電、化工、鋼鐵D.鋼鐵、造船、火電、化工
讀圖,回答7~9題。
7.圖中A、B、C、D四個工業中心,以造船業著稱的是( )
A.AB.BC.CD.D
8.京津唐地區資源豐富,主要有( )
A.有色金屬B.鐵、石油、海鹽
C.石油、鉀鹽D.海鹽、錳結核.
9.從大慶運輸石油到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廠進行煉制,應選用的最佳運輸方式是( )
A.鐵路運輸B.航空運輸C.公路運輸D.管道運輸
二、綜合題
10.讀下面A、B兩工業基地圖,回答:
(1)瀕臨海洋:C____,D____,E____,F____
(2)城市名稱:①____,②____,③____,____④____。
(3)核電站:⑤____,位于____省。
(4)礦產地:⑥____,⑦____。
(5)圖B中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為____;主要的經濟作物有____、____。
1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l:新華網2007年5月l5日電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一輪“新特區熱”似乎正在蔓延開來。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設立并發展之后,目前,湖北、湖南、遼寧、廣西、四川、廣東地區在同時努力爭奪第三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材料2:遼寧沈北新區擬申請“省級”升為“國家”級
2006年12月,遼寧省經請示國家發改委同意,批準沈北新區為遼寧省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目前,把這一頭銜由“省級”升格為“國家級”的報告也已經送達國家有關部門。
材料3:東北局部地區及沈北新區示意圖
(1)讀材料3,填寫下列有關內容:
城市:①____,②____;
港口:③____臨____海;④____臨____海。
礦產地:(煤炭)⑤____,⑥____;(鐵礦)⑦____,⑧____。
鐵路干線:A____,B____。
(2)分析圖中C、D兩地降水不同的原因。
(3)評價沈北新區開發的條件。
(4)建設沈北新區有何重要意義?
(5)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分析,遼寧能源開發和利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B級 能力躍遷
一、選擇題
西部大開發是目前我國發展經濟的重大舉措,可以使西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東西部雙贏,振興國民經濟。據此回答l~4題。
1.位于隴海鐵路上,是省會又是棉紡織工業中心的城市是( )
A.濟南、石家莊B.鄭州、西安
C.蘭州、徐州D.洛陽、開封
2.進入90年代以來,我國加快了塔里木盆地等西部地區油氣資源的開發,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區石油開采成本低
B.距消費市場近
C.石油開采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D.我國油氣供需矛盾突出
3.在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中,“保護天然林"和“退耕還林:(草)”是兩項重要內容,采取這兩項措施的首要目標是( )
A.開展生態旅游B.發展畜牧業
C.增加木材產量D.改善生態環境
4.與東部地區相比較,下列資源在西部地區具有優勢的是( )
A.土地資源、礦產資源
B.水資源、生物資源
C.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
D.森林資源、草場資源、水資源
下圖所示為我國經濟格局模式圖。讀圖回答5~6題。
5.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
①M城市代表上海 ②d包括京廣、蘭新等鐵路 ③N城市代表武漢 ④c可能是長江,也可能是黃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關于我國經濟格局模式圖的正確敘述是( )
①b經濟帶的發展是因為勞動力資源豐富 ②經濟最發達的是b經濟帶 ③d經濟帶礦產資源、能源豐富 ④a經濟帶技術指向型工業發達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讀我國某區域圖;卮7~9題。
7.B地近年來有大批國內外IT企業如微軟、英特爾、聯想等進駐,其有利條件是( )
①交通發達②科技力量雄厚③自然資源豐富④勞動力豐富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8.為適應城市化發展需求,B地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大量興建衛星城B.修建新的工業區
C.嚴格控制城市規模D.建設城市新區
9.跨區域調配資源,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計劃從該地調出的資源有( )
A.調氣B.輸電
C.調水D.調煤
二.綜合題
9.下圖是“長江經濟帶交通與經濟分布圖”,該地區是我國最發達的地區,經濟優勢明顯。讀圖解答:
(1)圖中與長江干流相交的鐵路干線,自西向東依次是:A____線;B____線;C.京廣線;D____線;E.京滬線。
(2)圖中長江沿岸的大型鋼鐵工業基地自東向西依次為上海、馬鞍山、____、重慶、____。圖中商品糧基地,數碼①表示的是____商品糧基地,數碼③表示的是____商品糧基地。
(3)請將下文中幾處有錯誤的地方用括號表示出來:
“長江經濟帶氣候溫暖濕潤,是我國稻米、小麥、棉花、油菜籽、桑蠶、茶葉、蘋果和淡水魚的主要產區,也是我國多種農產品的重要商品性生產基地。長江經濟帶工業發達,人口眾多,煤、鐵、石油等礦產和水能資源豐富,水運條件優越,是一個由沿海深入內地的綜合性經濟帶。”
10.讀“我國部分地區礦產、能源、城市、商品棉基地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礦產及礦產地的名稱):①____,②____,③____,已建成的水電站名稱④____,商品棉基地的名稱⑦____。
(2)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家在圖中⑤處等地建立的毛紡織工業,其布局原則主要是接近____。
(3)圖中工業中心城市⑥為____,其主要工業部門為____等,⑧為____,其主要工業部門為____。這兩個工業中心都位于我國的____鐵路線上。
【答案】
A級 雙基過關
1.C 2.A 3.D 4.C 5.A 6.B 7.A 8.B 9.D
10.(1)渤海 黃海 黃海 東海
(2)沈陽 大連 南京 杭州
(3)秦山核電站 浙江
(4)遼河油田 鞍山鐵礦
(5)太湖平原 棉花 油菜
11.(1)長春 沈陽 大連 黃 秦皇島 渤 阜新 撫順 鞍山 本溪 京哈線 哈大線
(2)D處夏季處于長白山地的迎風山坡,降水遠大于C地
(3)有利條件:土地資源充足;自然資源豐富;科技發達;勞動力素質較高;交通運輸便利;國家政策扶持;周邊社會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不利條件:能源,淡水資源不足,污染嚴重
(4)①成為沈陽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沈陽進一步發展外向型經濟,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②推動沈陽城市建設和發展,拓展發展空間,緩解市區用地、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壓力。③促進對外開放和對外聯系,對推動沈陽成為國際化城市發揮重要作用。④成為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新的引擎,加快環渤海地區經濟的發展,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起到探索與示范作用
(5)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開發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治理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產生的環境污染,開發推廣潔凈能源技術
B級 能力躍遷
1.B 2.D 3.D 4.A 5.A 6.B 7.D 8.D 9.C
10.(1)成昆 焦柳 京九
(2)武漢 攀枝花 江漢平原 鄱陽湖平原
(3)(小麥)(蘋果)(石油)
11.(1)金昌鎳礦;白云鄂博稀土礦;神府煤田;龍羊峽水電站;南疆
(2)原料(羊毛)產地
(3)西安;飛機制造;蘭州;石油化工;隴海??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8254.html
相關閱讀: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中國的生物災害
旅游規劃學案
正午太陽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