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魯爾區發展的背景
1、區位優勢
(1)位置優越 據圖描述魯爾區的大致位置。
魯爾區位于德國西部,處于萊茵河,利伯河和魯爾河之間
(2)交通便利
萊茵河河縱貫南北;鐵路、公路密布 水陸交通便利,便于區內和區外聯系。
思考:為什么說魯爾區地處歐洲的十字路口?
發達的河運使之成為東、西歐往來的必經之地,也是北歐通向中歐、南歐的捷徑周邊國家和地區經濟發達,消費能力強,市場廣闊。
(3)資源豐富
煤炭、鐵礦(法國洛林鐵礦)、水源充沛
思考:根據前面的分析,說一說魯爾區的發展有哪些有利的條件?
水陸交通便利 豐富的煤炭 離鐵礦較近 充沛的水源 廣闊的市場
2.工業部門
魯爾區是世界上 的工業區(傳統工業區)之一,經濟結構以 為主 是其主導產業,是德國重要的 基地、鋼鐵基地和 制造基地。
最大 重工業 煤炭鋼鐵 鋼鐵 能源 重型機械
思考:魯爾區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其發展的優勢在哪里?
魯爾區的發展主要得益于其便捷的水陸交通、豐富的煤炭資源、離鐵礦區近、充沛的水源、廣闊的市場等因素,再加上原有的基礎設施、科技力量等因素,魯爾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區之一。
讀讀: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廠不斷冒著黑煙,鑄造廠也不停排出?褐色的污水,還有?浮在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使得?外一切?西都蒙上一層黑灰。潔白的衣物穿出?去,不一??便成為灰色。?瓦白墻,?草如茵的家園,更是?不可及的夢想。而沿岸化?工廠林立的?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萬多種不同化學藥品?成的雞尾酒。??德國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爾區
二、魯爾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環境惡化
項目內容
原因能源結構以 為主,產業結構以 為主;經濟發展迅速,環境問題隨之而來
類
型垃圾污染礦山開發以煤渣、礦渣堆積,占用大量
大氣污染、水污染工廠排放大量廢氣; 化工廠和煉鋼廠排放污水污染了河流
熱污染熱力發電產生大量廢熱
危害各種污染對魯爾區的 造成了巨大危害
2、傳統產業的衰落
項目內容
時間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煤炭鋼鐵工業衰落;
70年代,傳統工業衰落趨勢已經十分明顯
衰落原因煤炭工業開采 加大,人工成本 ,進口原料更
鋼鐵工業煤炭成本 , 了鋼鐵工業的成本
產鋼、出口鋼的國家增多,鋼鐵的替代品廣泛使用,導致世界性鋼鐵
其他工業主導產業煤炭、鋼鐵工業衰落導致機械、電力、化工等產業衰落
表現從業人員減少,工業 問題嚴重,鋼鐵生產向 轉移,產量下降
三、魯爾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策略
1.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扶持新興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根據教材內容,填寫下表。
措施做法效果
改造
工業對 、 等傳統工業實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頓廠礦企業數量大幅度下降,
生產規模大幅度提高魯爾區逐漸成為一個以傳統工業為基礎、以日漸強大的新興產業為增長點的綜合性工業區
扶持
產業聯邦、州政府及魯爾區煤管協會等著力改造投資環境,鼓勵 新興產業遷入新建、遷入企業數量大大超過同期德國平均水平
產業
結構
在政府、社會各方面政策、資金、技術等扶持下,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充實、提升。新興工業中的信息、電子、生物技術等發展速度領先其他地區
2.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環境管理,營造綠色空間
(1)改造 ,在魯爾河上建立完整的 系統和 系統,解決水污染
的問題。(2)治理 ,建立煙囪自動報警系統,有效控制大氣污染。
(3)重視完善環境保護的 ,加強環境管理。
(4)在總體規劃中制定營造“ ”計劃,進行了大規模的 。
河流 供水 污水凈化 大氣污染 法律法規 “綠色空間” 植樹造林
總結: 德國魯爾工業區
興起的區位優勢1、水陸交通便利2、豐富的煤炭資源3、離鐵礦較近4、充沛的水源5、廣闊的市場
主要工業部門鋼鐵工業(主導)煤炭工業(基礎)電力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
衰落的主要原因1生產結構單一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沖擊
整治措施1、調整產業結構2、調整工業布局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
4、發展科技,繁榮經濟
5、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知識遷移:
煤炭是人類最早認識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國的魯爾區豐富的煤炭資源使它成為世界著名的工業區。山西省是我國主要的煤炭生產地,但尚未成為我國的經濟大省。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
(1)和魯爾區相比,山西省較缺乏的條件是 ( )
A水資源 B鐵礦石 C交通 D煤炭資源
(2)山西比魯爾區欠缺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是 ( )
A廣闊的市場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勞動力
(3)為盡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轉變為經濟強省,應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戰略。下列整治措施錯誤的是 ( )
A.增加原煤的生產數量.提高經濟效益
B.引進新興產業,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
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D.增設道路網.改善交通條件
1、A 2、A 3、A
發散點1:針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現狀和我國國情,以及根據德國魯爾區實施可持續發展策略成功的經驗.談談東北地區應采取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提示:我國的東北工業基地和魯爾區一樣屬于以重工業為主的老工業基地,目前也出現了和魯爾區類似的產業結構老化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為此,我國作出了“振興東北”的戰略決策。主要措施如下:①改變單一的重工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發展第三產業。 ②把自身生產、學習經驗和科學研究相結合。③提高自身的生產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產方式,加強自身的技術改造.提高產品技術含量。④全面治理環境污染,提高東北的環境質量。⑤大力拓展融資途徑,引進民間資本。⑥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上的優惠。
發散點2:山西省作為中國的“魯爾區”,其發展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的區位優勢條件有哪些?
提示:(1)資源豐富。山西各種礦產資源,特別是煤、鐵等儲量豐富,素有“煤鐵之鄉”之稱。山西是我國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產量、調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國首位。本省的煤礦星羅棋布,遍布全省。(2)水源較為充足。本省河流分屬黃河、海河兩大水系。西部和南部的河流注入黃河;東北部和東部的河流注入海河。汾河是本省境內最大的河流,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僅次于渭河)。山西省地下水相當豐富.據統計,全省大于0.01立方米/秒的泉水有幾百個。(3)交通運輸能力不斷加強。近年來,隨著山西省經濟的發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發展,鐵路是本省交通運輸網的基本骨架。主要有石太線、同蒲線、京包線、太焦線、大秦線以及新建的朔黃線等。公路運輸網中。有多條國道線穿過,新建有高速公路。如太舊線、長邯線、晉陽線等。
1.關于魯爾區為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而采取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改造煤炭、化學工業.節省能源消耗
B.縮減鋼鐵、煤炭兩大工業部門、廠礦企業的生產規模
C.搬遷原有的傳統工業,興建高技術產業
D.新建或遷入電子、汽車和石油化工等工業企業
2.有關魯爾區實施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遷人和新建企業以技術精良的中小型為主
B.煤、鐵企業規模普遍減小
C.經濟繁榮,環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 ’
3.和魯爾區相比,山西省煤炭工業發展還需要加強的社會經濟因素是 ( )
A勞動力數量 B政府支持 C廣闊的市場 D便捷的交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4442.html
相關閱讀:中國的生物災害
旅游規劃學案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正午太陽高度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