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漠化的含義
1.概念:荒漠化是指由于①__________和人類活動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指由于使用土地不當或其他因素,所導致的②______、草原和③______等資源的生產能力下降。
二、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
荒漠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④________、風力⑤________;植被⑥________甚至沒有,地表⑦________,土壤失去植被保護以及對⑧____的調節作用。
2.人為原因:人口迅速增長,過度放牧、⑨__________、盲目開墾等。
探究點一 荒漠化的含義
【探究材料】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種植被景觀,荒漠化是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通常以外力作用為主要依據,將荒漠化劃分為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鹽漬化等類型。
1.有的人認為荒漠化就是沙漠化,這種觀點正確嗎?
2.有人說,“植被破壞,加劇水土流失,其結果是土地荒漠化”。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3.根據荒漠化的概念及表現,思考荒漠化發生的可能征兆。
【規律總結】
荒漠化的含義
荒漠化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簡單地說是指土地退化現象
沙漠化單純風力作用引起的沙質荒漠化,屬于荒漠化的一種形式
荒漠是一種自然景觀類型。分布在氣候干燥、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植被缺乏地區
實際上荒漠化不僅發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而且也發生在濕潤、半濕潤地區,例如華北地區的次生鹽堿化、云貴地區的石漠化都屬于荒漠化的范疇;哪母拍罴氨憩F,如下表:
成因地區形成過程結果表現
荒
漠
化
概
念氣候變
異等自
然因素①干旱
、半干旱地區
②一些
半濕潤
地區
土地退化
↓
荒漠化景
觀形成土地沙
漠化
石質荒
漠化
人類不
合理的
經濟活
動
次生鹽
漬化
【考例探究1】 關于土地荒漠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中國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區生態環境尤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類活動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過度墾殖,土地荒漠化更為嚴重
D.西北地區風蝕強烈,風沙災害比較普遍
探究點二 荒漠化的成因
【探究材料】
樓蘭是中國西漢時代西域36國之一。據《史記》記載,樓蘭建國至少在公元前二世紀以前,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咽喉重鎮,當年的樓蘭,駝鈴悠悠,商賈不絕,一派“七里十萬家”的繁榮景象。然而,公元四世紀左右,它卻在中國史冊上神秘消失了,眾多遺民也同時“失蹤”。公元400年,高僧法顯西行取經,途經此地,他在《佛國記》中說,此地已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樓蘭??這座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在輝煌了近500年后,逐漸沒有了人煙,在歷史舞臺上無聲無息地消失了。他們到底去了哪里?千年來這一直是個難解之謎。
1.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很大程度上決定西北地區為我國生態環境最為脆弱地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為什么?
3.導致土壤退化的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主要有哪些?
【規律總結】
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成因
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因素自然原因:深居內陸→氣候干旱?風蝕、土質疏松、植被覆蓋率低?人為原因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農墾水資源利用不當工程建設的破壞
我國西北地區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與其海陸位置和地形密切相關。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考例探究2】 中國現有荒漠化土地267.4萬平方千米,其中:風蝕荒漠化187.3萬平方千米;土壤鹽漬化17.3萬平方千米;凍融荒漠化36.3萬平方千米;哪恋刂饕植荚谌鐖D所示的9個省區,占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的99%。回答(1)~(3)題。
(1)有關我國荒漠化的現狀,說法正確的是( )
A.荒漠化最嚴重的是風蝕荒漠化,占荒漠土地的99%
B.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內陸省區
C.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個省(區)年降水量都在400 mm以下
D.長江以南的省(市、區)沒有荒漠化土地
(2)凍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甘肅、河北 B.新疆、內蒙古
C.陜西、寧夏 D.青海、西藏
(3)占全國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區,其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植被人為破壞嚴重
B.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
C.深居內陸,氣候干旱
D.農牧業生產方式落后
參考答案
課前準備區
①氣候變化、诟亍、凵帧、芟∩佟、輳姶蟆、尴∈琛、呗懵丁、嗨
⑨亂砍濫伐
課堂活動區
探究點一
1.否。 沙漠化與荒漠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沙漠化是屬于荒漠化的一種形式,它是指單純在風力作用下引起的水質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濕潤地區,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后造成土地生產力衰退或喪失而形成荒漠或類似于荒漠景觀的過程。
2.“植被破壞,加劇水土流失,其結果是土地荒漠化”這句話是正確的。人類對土地不合理的利用,如陡坡開墾和砍伐森林等,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以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這說明人類的活動加劇了水土流失程度。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土壤的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其結果當然是荒漠化了。
3.荒漠化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在地表景觀和土壤性狀及天氣現象上可能都會出現一些征兆,如植被覆蓋度下降,地表反射率增加;土壤鹽堿度升高、水分及肥力逐漸喪失、堅實度增加;沙塵暴發生的頻率增加;沙丘活化、牲畜數量或品質下降等。
考例探究1 D [解答關于荒漠化問題時,一定要注意:凡是由自然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屬于土地荒漠化,不僅僅指干旱、半干旱氣候區的土地沙漠化。生態環境問題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中國南方地區的土地荒漠化主要是植被破壞、流水侵蝕導致的,生態環境并不脆弱;人類活動引起的荒漠化速率遠大于自然原因引起的;三江平原過度墾殖,造成黑土流失,肥力下降,主要表現是水土流失而不是土地荒漠化。]
探究點二
1.人口增加、過度利用水資源,造成水資源短缺、枯竭,加上植被破壞嚴重,最終導致古文明消失。
2.氣候干旱 氣候干旱,地表水貧乏,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氣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發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質沉積物,加上每年冬春干旱季節大風日數多,為風沙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3.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水資源利用不合理,工礦、城鎮建設等造成植被破壞,土地退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7542.html
相關閱讀: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中國的生物災害
旅游規劃學案
正午太陽高度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