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推薦的有關高一歷史知識點:國民政府的內外政策(人教版),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持!
一、國民黨政策轉向反動
原因:
、賴顸h政權性質決定;
、谌毡菊T降的影響;
、壑泄矓澈笪溲b力量的發展。
標志:
1939年初。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確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動方針,標志著國民政府自抗戰以來在政策上的重要轉變,蔣介石把政策重心由對外轉向對內,開始執行一條消極抗日,積極*的路線。
中共中央的三大口號:
堅持抗戰,反對投降;
堅持團結,反對*;
堅持進步,反對倒退。
二、皖南事變(1941年初)
經過:
新四軍9000余人遵照國民黨軍事當局的命令并經中共中央同意,從安徽涇縣云嶺出發北上,在茂林地區遭到國民黨軍隊包圍襲擊。血戰七晝夜,除少部分人突圍外,大部分壯烈犧牲。軍長葉挺被扣押,副軍長項英被害,這就是“皖南事變”。
中共中央的對策:
堅決回擊;重建新四軍軍部;揭露國民黨破壞抗戰的陰謀。
認識:
①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熟,能從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地制定政策。
、谥袊伯a黨是一個以民族利益、國家利益為重的政黨。
三、正面戰場形勢的惡化
棗宜會戰:
1940年5月。國民黨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犧牲。
豫湘桂戰役:
1944年。日軍為打通中國通往南洋的大陸交通線發動。它是抗戰后期日軍向國民黨正面戰場發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國民黨潰敗。這是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積極*政策造成的惡果。
四、治外法權等特權被廢除
1943年11月,國民政府分別與英美簽訂協議,廢除了英美等國通過不平等條約而攫取的一些治外法權,這是國民政府對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
五、*統治和經濟掠奪
*統治的特征:一黨專政、特務統治、保甲制度三者相結合、滲透。
四大家族的經濟掠奪:國民政府實行統制經濟政策,加強經濟壟斷地位,官僚資本急劇膨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117545.html
相關閱讀: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