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理解材料信息 準確解答問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無材料不成題”已成為當前歷史試題的一大特點,充分運用材料來考查同學們能力也是近幾年來歷史高考的一大趨勢。歷史材料來源廣,信息量大,可考查同學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對同一材料能有不同的設問角度,從而可以從不同方面考查同學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考查同學們分析、運用材料的能力。所以,材料題以其考查功能強、能力要求高等特點,在近幾年的高考分值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這已不僅僅體現在非選擇題中,選擇題也越來越多地以材料題形式出現。
  面對眾多材料,怎樣才能提取信息、準確答題呢?“讀”、“找”、“答”是做好材料題的重要環節。
  一、“讀”是做好材料題的前提
  1.讀什么?
  一讀題目,二讀材料。這一環節突出個“全”字,即一定要讀全。
  (1)讀題目,即審題。認真仔細地讀每一個問題,不僅要讀限定詞(時間、空間、程度等)、答題項(原因、措施、影響等),還要讀出答案應從哪里來(據材料——來自于材料,據材料并結合所學——來自于材料和教材,有什么認識或啟示——來自于自己的理解),更要讀出問題類型(歸納要點——獲取和解讀能力、提出結論——描述和闡釋能力、比較異同——調動和遷移能力、分析認識——論證和探討能力等)。一旦把這些信息讀出來了,讀材料時目的就很明確了,同時組織答案的思路也有了。同學們不要忽視題目后面的分值,這是給分點的信號,建議答案點為X(分值)+1,即備用一個答案,以防前面有誤。
  (2)讀材料。目前考試中出現的材料基本有三類,即文字、圖表、圖片。文字材料取材范圍廣,涉及考點多,題目可難可易。讀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有幾段、中心是什么、每段有幾句、關鍵句是哪句、有幾個層次(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越長的材料越要注意,因為觀點往往會隱藏在后面,所以一定要認真讀完;圖表材料一般以數據形式出現,客觀簡潔,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數據的變化折射出什么信息;圖片材料可能是地圖、漫畫、照片、美術作品等,這些材料直觀性強,讀這類材料時要關注畫面細節,如旗幟、服飾、發飾等,盡可能多地找出有效信息。但不管是哪一類材料,都要注意材料的說明、出處和時間等提示,這些往往給我們提供了讀材料的突破口。
  2.怎么讀?
  把材料和問題、教材聯系起來讀,讀懂、讀透。這里的“懂”具體表現為知道材料“講什么”,明白這段材料我要“用什么”,“透”則具體表現為問題、材料、教材合為一體。
  例1 “亞東開發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繡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边@段歌詞創作的背景是( )
  A.洋務運動邁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C.北伐進軍長江流域,勝利在望
  D.一戰結束,中國成為戰勝國
  解析 這段材料講的是我國近代史上的某一政權,學習西方改造社會(講什么)。材料中特別有用的信息就是“五色旗”(用什么),結合所學即可判斷這是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時期,故選擇B。
  二、“找”是做好材料題的關鍵
  找什么?找問題、材料和教材的聯結點。這一環節突出個“準”字,即一定要找準。
  不同的人讀同一段材料會有不同的認識,同一個人因為讀的角度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認識,究竟什么信息有用,這就需要根據問題把材料中有用的信息找出來,再和教材所學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做到了這點,答案就八九不離十了。
  怎樣才能找準信息?這是大家解題時最困擾的~面!尾牧媳旧碛袝r會涉及到幾方面信息,加之同學們閱讀時不仔細往往就會錯誤地理解信息,最終導致把題目做錯。
  例2 “要走斷頭路,跟住蔣獨夫。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澤東!薄笆Y軍弟兄們:國勢已經大改變,打了十六個半月內戰,老蔣的軍隊已有一百五十八萬被消滅!币陨蟼鲉萎a生于( )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解析 這道題并不難,但錯誤率卻較高,而且錯誤的答案并不集中。很多同學做錯的原因就是信息沒有看全,沒有找準。有些同學草草看了材料后,就主觀認為第一句材料比較重要,這是蔣介石要獨裁、內戰,毛澤東要民主、和平,反映了抗戰勝利后的形勢,所以認為是1946年;還有些同學看到“老蔣的軍隊已有一百五十八萬被消滅”馬上就認定這是三大戰役結束,所以選擇了1949年。大家都認為材料與國共內戰有關,但都沒有把材料看全。材料中有一個更重要的信息是“打了十六個半月內戰”,聯系所學知識,判斷出這是解放戰爭進行了一年多時間,解放軍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大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也反映了蔣介石通過內戰實現獨裁的計劃難以得逞,所以正確時間應是1947年。
  可見,材料不僅要讀,還必須要全讀、細讀、精讀,不能一目十行的草草了事!材料中的每個信息我們都要把握住,通過對材料的全面分析和把握,進而準確判斷出有效信息。還要提醒的是,不管材料多新,一定與教材有某種聯系,所以只要仔細讀,就能找出聯結點。
  找準材料信息很重要,而這個“準”必須是與題目一致,所以找準題目信息也很關鍵。問原因答表現、問經濟答政治、問中國答世界等現象在同學們平時練習中并不少見,所以,讀題目很重要,一定要仔細地審題,這將決定你如何使用材料。帶著問題讀,才能找得準。
  三、“答”是做好材料題的保證
  要想答好題,“三化”必不可少,即條理化、要點化和規范化。
  有了前兩步,基本可以保證能夠準確選出選擇題的答案,但要完成材料解析題還需要最后這一步:把前面的閱讀、思考、分析的過程以書面形式表達出來。大部分同學對于這一點并不十分重視,特別是在平時練習時不愿意花時間把答案寫出來,或者在腦子里過一下答案,或者干脆就把材料分析完,認為自己看懂會做就算了。一定要“寫出來”!從現在開始,對自己提出這個要求,即使做不到每題都寫,但也要寫一兩道題,至少也要寫出答案的提綱。
  在寫的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層次分明。共有幾問,每問有幾個答題要點,這些都必須通過不同的層次表達出來,表達時最常用的就是不同的序號,如1①②③、2①②③、3①②③等形式。
  2.要點突出。答題時忌洋洋灑灑,似乎每點都說到了,但又沒有重點,這樣就把得分的主動權交到別人手里了。建議緊跟序號后的就是本題的要點。得分點,這樣一目了然,幾個得分點也很清楚。
  3.注意時序。由遠及近,這是我們答歷史史實等題時需要注意之處,有些同學不太注意,作答時忽前忽后,且不說作答規不規范,有時自己一不小心還會遺漏一些答案,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4.語言規范。歷史答案口語化并不少見,老師們也常常會頭疼到底給不給分,給多少分。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對教材的閱讀和對關鍵詞句的把握不夠,所以復習最后階段回歸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學會用歷史的語言回答歷史問題。
  5.書寫工整。工整、清晰地寫出答案,讓別人看得懂,這一點無須多言,但必須提醒,特別是書寫內容較多,時間較緊的時候,千萬別忘了這一點!
  另外,針對不同的問法,答題時也有講究。如果是遞進式問題(1題有幾小問,圍繞一個中心,層層設問),一定要特別注意第1小問,這是解題的關鍵,所以答第1問時一定要細心讀、多方想,力求準確;如果是歸納式問題(針對一段或幾段材料,歸納要點),一定要注意全面提取有效信息,將要點全面概括;如果是比較式問題(圍繞某一中心,比較異同),要先找出比較的中心內容,再列出相同或不同點的比較項,逐一回答;如果是論述式問題,要注意論點突出、論據充分、論證邏輯性強,特別注意要用史實(來自材料還要再結合所學)說話。
  例3 材料 現有的軍事集團正在發展成為越來越強大的軍事、經濟和政治集團,根據邏輯和它們的相互關系的性質來看,必然不時引起國際關系惡化。冷戰和它會變成真正的戰爭的經常性的嚴重危險,已經成為國際關系中存在的局勢的一部分!谶@種情況下,和平共處的原則,是代替“冷戰”和可能發生的全面核災禍的惟一辦法。(《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宣言》1961年)
  概括材料中宣言提出的主要觀點。這些觀點是否符合歷史實際?為什么?
  解析 這是一道綜合了多種問法的問題。共有3小問(遞進式),準確回答第1小問是做好后兩問的基礎。通過審題,我們確定了第1問的答案直接來源于材料(概括材料)中,答案主要涉及宣言的內容,在讀懂內容的基礎上提煉出主要觀點(宣言提出的主要觀點——歸納式)。帶著這樣的閱讀角度我們再去讀材料時,目標就非常明確了,這段材料講的是當前國際局勢(講什么),我們要用的是材料中透露出來的對國際局勢的認識(用什么)。準確地把握了材料中的主要觀點,再與所學知識聯系,后面兩個小問題(是否符合歷史實際?為什么?——論證式)也就迎刃而解了。
  鑒于考試時間、修改等方面的要求,建議同學們正式作答前列出提綱,查漏補缺,適當調整,減少正式作答時再修改的次數和麻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79608.html

相關閱讀: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