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文化的本質是什么?”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本大題 4 小題,共 16 分。 文化的本質是什么?有人統計過,國內外專家學者給文化下的定義有 360 多種。我覺得這些定義雖然在語言表述上有很多細微的差別,但關于文化的理解,其精 本大題4
小題,共16
分。

文化的本質是什么?有人統計過,國內外專家學者給文化下的定義有360
多種。我覺得這些定義雖然在語言表述上有很多細微的差別,但關于文化的理解,其精神實質是一樣的。文化這個概念,是相對于“自然的、原始的”意思提出的,最初是指耕種土地。自然界原始的地球環境本身并不存在文化,自從有了人,開始按照人的方式改造環境,改造地球,從事耕種土地、改造自然這種人為事業,就是文化的起點。所以文化的實質,我們用一個簡單的詞來概括就是“人化”。它來源于人在地球上按照自己的尺度來改造自然環境,使自然環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也就是把自然環境人化了。

人化本身還包括對人自己的人化,因為人一生出來還是個自然生命體,怎樣和發展起來的人類社會相一致,成為現實的、具體的、社會的人,就有一個人化的過程,可以叫做“化人”。所以,文化的本質簡單地說是“人化”,再展開說就是“人化和化人”。“化人”就是教育、培養人。古人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們人類改造自然環境、改造外部世界,積累了很多成果和經驗,拿這些成果和經驗再來武裝人,就使更人符合“人”的發展方向�?傊幕畋举|的意義,就是人化和化人的過程、結果和產物。文化的產物有許多具體的形式,包括物質的、經濟的、技術的、科學的、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文藝的,等等。我們人的本性、人的能力有哪些方面,文化里面就包含哪些方面的形式。我們繼承了人類的文化成果,同時在這個基礎上要創造新的文化成果,這樣人類就通過不斷的人化和化人使自己得到提升,越來越成為大寫的完整的全面發展的人。
  給文化下定義,主要不是指文化的外在形式和外在成果,文化有大中小的概念,最小的概念有時就是指學習、上學受教育,就是指認字。我們所說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中,按狹義來說,“有文化”就是指這一方面,而在廣義上,“四有”都是文化。最廣義的文化是哲學上的概念,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物品、特定的活動或者特定的形式本身,而是指一種本質的過程和方式,即人如何把自然界人化,人如何人化自己。梁漱溟先生給文化下的定義是“人的生存樣式”,它體現在人生活的整個過程,貫穿始終,不是凝固不變的外在的東西。用“化人”和“人化”這兩個詞來理解文化,就是把文化看做是歷史過程,這有助于我們從宏觀上理解大文化的本質和含義。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文化,我們要注意兩點:第一是文化作為一種樣式、一種模式,是一種方式本身。我們談文化,不要光談文化的產品、文化結果和文化機構,要注意到文化產品產生過程的方式,文化機構運行的方式,文化活動本身所包含的一些潛在地反映著人的思想方法、思想感情、價值取向的東西。

我們理解文化要在各種行為、各種社會關系活動的樣式中進行。文化的特點不在于人們“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古往今來人們“做什么”都差不多,而造成文化差別的,就在于同樣的事情用不同方式去做。所以,我們把握文化的深層特征和實質內容時,既要注意做什么,更要注意怎么做。

文化本身有一些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東西,而是內在的、深層次的東西。我覺得,我們在很多里、在很多方面有愛搞形式主義的風氣,搞文化則更容易搞成形式主義,如果那樣,我們想發展文化,可能就選擇了南轅北轍的方式,反而糟蹋了文化。我們一定要在實事求是、扎扎實實的基礎上,在深層次的底蘊上下功夫,提高我們的文化層次。

第二就是:文化是人自己生存發展的權利和責任。文化是從哪里來的呢?文化的形式、狀態和發展的動因都是來自人的生活實踐本身,人的生存本身不僅造就了文化,而且離不開文化。(選自李德順《文化的先進性與文化體制改革》)
12.
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5
分)
A
.文化的定義難以統一,因為國內外專家學者給文化下的定義有幾百種之多,各個定義有很多差別,所以無法解說。
B
.因為“文化”與“自然”“原始”是相對立的,因此原始社會沒有文化,只有到了現代人們上學讀書才有了文化。
C
.社會生活中各種物質、經濟、技術、科學、政治、道德、宗教、文藝等都是文化的產物,是人類的文化成果。
D
.最廣義的文化體現在人生活的整個過程,貫穿在人類發展的始終,在人類歷史進程中是不斷變化發展著的。
E
.理解文化是一種樣式、是人生存發展的權利和責任所在這兩點是理解文化的關鍵,也是提高我們文化層次的關鍵。
13.
下列不屬于本文所認為的“文化”范疇的一項是(

(3
分)
A
.耕種土地,收獲糧食 B
.蜜蜂筑巢,釀造蜂蜜
C
.發明飛船,探索宇宙 D
.孩子游戲,看圖說話
14
.文中“人化”和“化人”各指什么?請結合文意概括。
(4
分)
15
.作者在接受《廣州日報》的采訪時,認為過去常說的“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其
實應該是“經濟搭臺、文化唱戲”。作者這個觀點的依據是什么?請結合文意分析。(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2
AB

A.
作者認為“文化”的定義雖然在語言表述上有很多細微的差別,但關于文化的理解,其精神實質是一樣的。B.
“文化”與“自然”“原始”不是對立的,自從有了人,開始按照人的方式改造環境,改造地球,從事耕種土地、改造自然這種人為事業,就是文化的起點。
13
B

“蜜蜂筑巢,釀造蜂蜜”與人的活動無關,不屬于本文所認為的“文化”范疇。




14
.(4
分)本題考查考生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能力層級C

“人化”就是人按照自己的尺度來改造自然環境,使自然環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它還包括對人自己的人化。(2
分)“化人”就是教育、培養人,人類改造自然環境、改造外部世界,積累了很多成果和經驗,拿這些成果和經驗再來武裝人。(2
分)。
[4
分。“人化”2
分,“化人”2
分。]
15
.(4
分)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章觀點并運用分析的能力;能力層級C
。

文化的實質就是“人化”,是人在地球上按照自己的尺度來改造自然環境,使自然環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1
點)文化的產物包括經濟,事實上,經濟是形式,文化是經濟活動的核心,(1
點)文化活動本身所包含的一些潛在地反映著人的思想方法、思想感情、價值取向的東西,(1
點)所以應該是“經濟搭臺、文化唱戲”。
答對1
點給2
分,答對2
點給4
分。
[4
分。觀點1
分;說理2
分,表述清楚1
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69808.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
《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
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
“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