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人類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專項測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4至17世紀人文主義的興起和發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以下是人類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專項測試題,請考生認真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孔子主張社會和諧,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孟子主張政在得民。這些主張產生的共同的社會背景是()

A.社會動蕩矛盾尖銳 B.百家爭鳴趨于合流

C.奴隸制度全面崩潰 D.封建制度逐步發展

解析:A 孔子、墨子、孟子生活在春秋戰國這一變革時期,他們的思想均體現了要求建立和諧社會、緩和社會矛盾的主張,共同的社會背景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動蕩局面。B項有違史實。C、D兩項包含在A項之中。

2.(2014石家莊檢測)有學者指出:智者并不是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養能夠在政治活動中獲得勝利的人。下列思想家的主張與該觀點相悖的是()

A.孔子 B.墨子 C.莊子 D.韓非子

解析:C 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方面主張無為,與材料中在政治活動中獲得勝利相悖。

3.(2013嘉興模擬)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這句話要表達的核心思想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格物致知

C.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D.存天理,滅人欲

解析:B 材料大意為人的心靈都有認識能力,而天下萬物總有一定的原理,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徹底認識所以導致人的認識有局限性,體現了客觀存在對人的認識的影響,故B項正確。A、C兩項為心學思想,強調主觀認識的重要性;D項為理學家共同強調的道德規范。

4.(2013浙江五校聯考)中國歷史上,由于儒家倫理的影響,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屢見不鮮,被引為社會的楷模,義門二字,便是對他們的褒獎。影響最大的當推婺州(金華府)浦江縣的義門鄭氏,在《宋史》《元史》《明史》中,曾以孝友或孝義的名義為他們列傳,歷經宋元明三朝傳誦不息。這種情況反映()

①家族倫理與社會倫理、國家倫理關系密切 ②江南地區家族倫理較北方強烈 ③儒家傳統道德受到社會各階層的推崇 ④孝友孝義彰顯儒家倫理的核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國古代濃厚的宗族倫理觀念,且滲透了孝友孝義等儒學理念,這些觀念歷經宋元明三朝傳誦不息,故①③④均可體現。材料無法體現江南地區家族倫理較北方強烈,排除②。故選C。

5.(2014福州質檢)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天下有道,則庶民不議,然則政教風俗,茍非盡善,即許庶民之議矣。下列主張與這一觀點最接近的是()

A.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

B.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矣

D.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解析:A 材料關鍵信息是政教風俗,茍非盡善許庶民之議。結合所學可知顧炎武反對君主專制,并結合歷代制度和政治得失提出眾治思想。A項正確。B項批判君主專制,但與庶民之議的信息不符;C項提倡長幼有序;D項強調社會責任。

6.清人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書者甚少,愛看識趣閑文者特多。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強

C.商品經濟的發展 D.程朱理學成為統治思想

解析:C 市井俗人是指城市市民階層,其力量壯大的原因是商品經濟的發展。

7.以普羅塔哥拉為代表的古希臘智者學派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相比較,二者的不同之處是()

A.具有人文意識 B.提倡獨立思考

C.關注現實社會 D.評判事物標準

解析:D 智者學派的核心思想是人是萬物的尺度,認為評判事物的標準在于個人;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是仁,這是其評判事物的標準,故二者評判事物的標準不同。A、B、C三項是二者的共同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24685.html

相關閱讀: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