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影響中國的五次國際性戰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如何看待戰爭,有人認為戰爭是推動社會發展及科技進步的方式,還有人認為戰爭是侵略者野心的釋放,無論那種觀點,無疑都是以士兵戰死沙場、百姓流離失所為代價。

世界文明在不斷向前,戰爭也從未間斷,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從古至今影響中國的五次戰爭。

??東方戰爭??

東方戰爭又稱近東戰爭,大概發生在13世紀??16世紀,持續了3個世紀左右,被稱為古代世界最精彩、最殘酷的戰爭。

因為強大的蒙古帝國西侵,導致被侵略國奮起抵抗,陸陸續續有土耳其帝國、拜占庭帝國、莫斯科公國、阿拉伯帝國、波蘭王國、神圣羅馬帝國等,后期大明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加入。

這次戰爭主要戰場在俄羅斯、西伯利亞、中國、西亞、中東。死傷人數近3億人。

最終在16世紀末,蒙古帝國遭俄羅斯帝國、大明大國和奧斯曼帝國合圍打擊下,土崩瓦解,淪為永久的弱國。

??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韓之間的民族內戰,后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美國、蘇聯、中國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卷入這場戰爭。

1950年,朝鮮軍隊越過38線,奇襲韓國,后美國為維護韓國利益,率領聯合國軍參與到此次戰爭之中,為保朝鮮中國跨過鴨綠江來了個抗美援朝。

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 ,形成了韓國和朝鮮兩個國家的獨立自治。

??七年戰爭??

又稱英法七年戰爭,1756年5月17日英法"七年戰爭"爆發,這是歐洲兩大軍事集團英國-普魯士同盟與法國-奧地利-俄國同盟之間的對立,漢諾威與葡萄牙為英普的盟友,法奧俄的盟友則為西班牙、薩克森與瑞典,為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戰場遍及歐洲大陸、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賓等地。這場戰爭造成約九十到一百四十萬人死亡,對于十八世紀后期當時國際戰略格局的形成和軍事學術的發展均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遠東,俄國為了保證后方安全,于1755年唆使準格爾汗王達瓦齊和阿睦爾撒納發動叛亂,一系列戰爭直到1760年才結束,牽制了乾隆帝的大部分兵力,因此中國清朝也間接地參與了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最終結果以協約國獲勝、同盟國戰敗、戰后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戰爭波及地區: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東、亞洲。

協約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塞爾維亞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同盟國陣營四大君主比利時、中國北洋政府、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希臘王國、葡萄牙、英屬澳大利亞 、英屬加拿大、英屬印度、英屬新西蘭、英屬南非。

同盟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的一場浩劫,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戰爭分為五大戰場,歐洲戰場、蘇德戰場、北非戰場和中國戰場、太平洋戰場。

以德國、意大利、日本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軸心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余萬人,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

最后以中國、美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846114.html

相關閱讀: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