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一人獨斗三大軍閥的民國傳奇人物:鐵肩辣手邵飄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邵飄萍的傳奇人生路

  有這么一個人,以一己之力,以手中的如椽巨筆,獨斗袁世凱、段祺瑞、張作霖三大軍閥,直至獻出了生命,演繹了一段令人感慨萬千的民國傳奇。他,就是邵飄萍。

  邵飄萍生于1886,浙江東陽人,中國近代新聞史上著名報人、《京報》創辦者、是中國新聞理論的開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譽為“新聞全才”。

  獨斗袁世凱

  民國四年(1915年)12月12日,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頒告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復辟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并下令廢除民國紀元,改民國5年(1916年)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

  此倒行逆施激怒了那些志在民主與共和的仁人志士,一時間天怒人怨。上海新聞界群情激昂,決定以筆為戈,對袁世凱進行口誅筆伐。然而,由誰來打響對袁稱帝的第一槍呢?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邵飄萍。于是他們電邀邵飄萍火速歸國。邵飄萍當然不會怯陣,更無推辭,他接訊后火速回到上海,鞍馬未解,便揮動如椽巨筆,撰寫了時評《預吊登極》發于報端:“京電傳來,所謂皇帝者,不久又將登極。嗚呼!皇帝而果登極,則國家命運之遭劫,殆亦至是而極矣!但二月云云,尚需多少時日,各處反對之聲勢,再接再厲。所謂登極者,安知非置諸極刑之讖語乎!記者是以預吊!”

  正文共計八十二字,“極”字出現了五次,由“登極”到“極刑”,尤其是“所謂登極者,安知非置諸極刑之讖語乎”之語,具有結局判若云泥的顛覆效果,振聾發聵。游戲筆墨竟有如此之大的殺傷力,時人大呼解恨,大叫過癮之余,盛贊邵飄萍為“文字魔術師”。

  1886年10月11日,邵飄萍出生于浙江東陽紫溪村,十四歲中秀才。1906年秋,他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學堂(浙江大學前身)師范科,與后來的國民黨要員陳布雷、邵元沖等人同學。以新聞警世,以新聞救國,以新聞記者終其身,是邵飄萍青年時代懷抱的理想。他結識了革命志士徐錫鱗,與鑒湖女俠秋瑾也有過鴻雁往來,秋瑾殉難前五天還給時年二十一歲的邵飄萍寫過一封短信。讀書期間,邵飄萍特別敬佩梁啟超、章太炎等文壇巨擘不懼文禍、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決心效法他們,做一位仗義執言的“無冕之王”。

  1911年11月7日,杭州光復,同盟會會員杭辛齋受命籌辦《漢民日報》。他很欣賞邵飄萍采寫的文章,邀請邵飄萍出任了《漢民日報》的主筆。杭州光復后僅十一天,《漢民日報》即與讀者見面,該報“以尊崇人道,提倡民權,激勵愛國尚武之精神,建設完全無缺之共和政府為惟一宗旨”。1912年春,杭辛齋被推選為眾議院議員,《漢民日報》遂由邵飄萍獨力撐持,同時他還是《申報》和《新聞報》的特約通訊員。邵飄萍具有非凡的新聞敏感,對朝夕變幻的時局洞若觀火。早在1912年1月,邵飄萍即發表時評,戳穿了袁世凱“共和其名,專政其實”的本質:“帝王思想誤盡袁賊一生。議和、停戰、退位、遷廷,皆袁賊帝王思想之作用耳。清帝退位,袁賊乃以為達操、莽之目的,故南北分立之說,今已隱有所聞矣!……袁賊不死,大亂不止。同胞同胞,豈竟無一殺賊男兒耶?”

  袁世凱其后的所作所為,都被邵飄萍言中了。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疖囌颈煌宋楸ξ涫坑㈤_槍刺殺。邵飄萍第一時間發文認定此案定有幕后主使者:“瓜蔓藤牽,有行兇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元兇藏匿幕后,邵飄萍的矛頭直指袁世凱,袁世凱自然對此惱羞成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95154.html

相關閱讀: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