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鄧演達與蔣介石的決死之爭:鄧演達怎么死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今年是中國民主革命先驅鄧演達先生誕辰120周年。作為中國民主革命時期的一位杰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鄧演達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義無返顧地走上了民主革命之路,憑其對革命的忠誠和出色的才干,深得孫中山先生的賞識和器重。他曾先后擔任黃埔軍校訓練部副主任、教育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國民黨中央農民部部長等職。他因較早與蔣介石合作共事,因此也較早地識破了蔣介石的野心與陰謀。當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后,鄧演達迅速走上了反蔣之路,并于1930年正式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積極進行反蔣斗爭,與蔣介石展開了決死之爭。

  早年從戎

  鄧演達,字擇生,1895年3月1日出生于廣東省惠陽縣。1919年從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后,曾被派往西北邊防軍見習。1920年初,孫中山在廣州組建粵軍,作為進行革命斗爭的武裝力量,陳炯明任總司令,鄧鏗任參謀長,鄧演達應鄧鏗之召,前往福建漳洲參加援閩粵軍,任憲兵連連長。從此,他便成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積極參加者。在1920年驅逐舊桂系、1922年北伐、1923年攻打陳炯明和沈鴻的征戰中,他屢立戰功,因而相繼升任為營長、團長,后被派專門負責孫中山大元帥大本營的保衛工作。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鄧演達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積極擁護者。同年,孫中山決定成立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鄧演達積極參加了籌建工作,是孫中山指定的七名籌備委員之一。軍校成立后,鄧演達任訓練部副主任兼學生總隊長。1924年冬,因遭右派勢力的排擠,同時也為考察外國革命經驗,增長才識,鄧演達辭去軍校職務,赴歐洲游歷考察。1925年末,他抵廣州,隨即出席國民黨“二大”,被選為替補中央委員,并重返黃埔軍校,出任教育長。1926年3月20日,中山艦事件發生后,鄧演達抨擊了蔣介石的行徑,引起蔣的不滿,4月,蔣以何應欽頂替鄧演達,鄧被調往黃埔軍校潮州分校任教育長。

  實行兵諫

  鄧演達對蔣介石的獨裁一直是深惡痛絕的。早在北伐取得初步勝利后,蔣介石為了達到以軍制黨、以軍制政的目的,就挑起“遷都”之爭。他擅自改變國民黨中央遷都武漢的決定,企圖把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遷至總司令部所在地南昌。對此,鄧演達旗幟鮮明地加以反對。在一次有蔣介石參加的武漢群眾集會上,鄧率眾高呼:“中央黨部立刻遷駐武漢!”國民黨召開的二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提高黨權,旨在限制和削弱蔣介石的個人權力。會后,鄧多次發表講話,闡述反對個人獨裁的意義,主張“黨指揮軍事”,而不允許“軍事指揮黨”。為此,蔣介石一直視鄧演達為心腹之患。但導致兩人決裂的是在1926年7月發生的“廬山兵諫”事件。1926年7月,蘇聯軍事顧問鮑羅廷邀請蔣、汪上廬山“談一談”,且約定雙方只能帶幾名高級助手和一個營的士兵作警衛。于是鄧演達、唐生智都上了廬山。在山上,鄧演達說服唐生智,抓住千載難逢的機會,兵諫蔣介石,逼他繼續北伐。這天晚上,蔣介石寓所的門外走來兩名身挎駁殼槍的軍人,說是有秘密情況要報告,哨兵還沒來得及問明情況,就被繳了械。帶隊的鄧演達、唐生智沖進蔣介石的臥室,把他從床上趕了下來。

  蔣介石猜想這次行動定是鮑羅廷所謀。其實鮑羅廷壓根兒就不知道這件事。事后,蔣介石知道實情,對鄧演達恨之入骨。

  不幸被捕

  1931年8月17日,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在上海愚園坊20號舉行受訓干部結業典禮,鄧演達出席了這次大會。這本是一次極為機密的活動,為了慎重起見,鄧演達還于前一天夜間就來到這里。但人們哪里知道,此時的鄧演達已被一個叫陳敬齋的叛徒出賣。當天下午,淞滬警備司令部偵察隊特務和靜安寺捕房的中西警探一擁而至,將愚園坊20號嚴密包圍,當即逮捕了鄧演達等二十余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94273.html

相關閱讀: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