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的真實名字今已不可知,因為他曾遭受過臏刑(被去掉膝蓋骨),所以后人就稱他為孫臏。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說,孫臏是孫子的后代,孫子死后一百多年而有孫臏。
孫臏在青年時期,曾和魏人龐涓一起拜鬼谷子為師,學習兵法。鬼谷子是位德行高深的隱士,有通天徹地之才。他精通數學,日星象緯,占往察來,言無不驗;又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莫口難當;還精通出世學,修真養性,服食導引,祛病延年;尤其精通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列兵,鬼神莫測。據說,他的弟子眾多,戰國時代著名兵家尉繚和縱橫家蘇秦、張儀等,都出于他的門下。孫臏為人淳樸厚道,謙虛謹慎,加上學習勤奮刻苦,頗得鬼谷子的器重。一天,鬼谷子對眾弟子說:“我夜間討厭聽到老鼠的聲音,你們輪流值宿,替我驅鼠!边@天夜里,輪到孫臏值宿,鬼谷子將孫臏叫到跟前,從枕下取出一卷文書,對他說:“這是你的祖先孫子留下的《孫子兵法》13篇。當年你的祖先曾將它獻給吳王闔閭,闔閭用其策,大破楚軍。后闔閭惜此書,不欲廣傳于人,乃置于鐵柜,藏于姑蘇臺屋楹之內。自越兵焚臺,此書不傳。吾向與汝祖有交,求得此書,親為注解;行兵秘密,盡在其中,未嘗輕授一人。今見子心術忠厚,特以付子。”并告誡道,“得此書者,善用之為天下利,不善用之為天下害。”于是,孫臏攜歸臥室,晝夜研習。三日之后即能背誦無誤,對答如流。鬼谷子逐篇盤問,孫臏對答如流,一字不遺,并都有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發揮。鬼谷子很是驚訝,高興地說:“你能如此用心,你的祖先孫武先生后繼有人了!
誰知,此事后為龐涓所知,龐涓對孫臏頓生嫉恨之心。此人本來就生性奸詐,嫉賢妒能,怎能容忍孫臏超過自己。然而,他非常善于偽裝自己,曾與孫臏結為兄弟。一天,弟子們下山汲水,聽到路人傳說魏國厚幣招賢,訪求將相,龐涓心動,欲往魏國應聘。鬼谷子見貌察情,早知其意,便放龐涓下山去了。龐涓下山前與孫臏相約,此行倘有進身之階,必當舉薦孫臏,同立功業,如若食言,當死于萬箭之下。孫臏感佩莫名,揮淚與其告別。
時值戰國中期,秦、齊、楚、燕、韓、趙、魏七雄爭立,都想依靠武力一統天下。當時戰國七雄里頭要數魏國最強。魏惠王聽說有個自稱鬼谷子的弟子前來應聘,便欣然接見了他。龐涓拜見魏惠王,指畫敷陳,傾倒平生所學,唯恐不盡。魏惠王問道:“我們的東邊有齊國,西邊有秦國,南邊有楚國,北邊有韓國、趙國、燕國。周邊都是大國,我們怎么能在列國之中站穩腳跟呢?”龐涓大夸海口:“大王要是讓我做將軍的話,我敢說,就是把他們滅了都不難,還用得著怕他們嗎?要是辦不到,我情愿受罰。”魏惠王很高興,便拜龐涓為大將,另兼軍師之職。他的兒子龐英、侄兒龐蔥、龐茅都當上了將軍。這一批“龐家將”整日操練兵馬,雄心勃勃。不久,他便率軍進攻較弱的衛、宋等國,屢屢獲勝,還擊退了前來進犯的齊國。一時間,龐涓名聲大噪,魏惠王也更加信任龐涓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8513.html
相關閱讀: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臧文仲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魯國的傳奇寡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