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后高三生活》
2009年的6月10日,已是清晨4點。我始終閑坐著吊兒郎當。熒屏上,韓劇里的俊男靚女們仍在不厭其煩地演出著王子和灰姑娘的矯情故事;事實中,我結束了殘暴的高考,卻仍舊心煩意亂,手足無措。高考停止的這個晚上,我安寧靜靜地待在家里,一切都那么冷清而無趣。設想中呈現過無數次的狂歡的場景,一刻也未曾產生。
我的后高三生活在這異樣的冷僻中悄悄開端。
在接下來的數天里,微妙的緩和感時常如小蟲般冷不丁地叮蜇著我的心——無法解脫,糾纏不清?菰锒L的時間又匆匆將我拉向了虛空的邊沿。有那么一些時候,我甚至完整忘記了時光和空間,仿佛回到了一種原始蒙昧的生活狀況里。我不由于驟然的放松而失重,反而更加精神抖擻,只是無處開釋罷了。回首想想,這樣的生活,多過一天,都是罪過。
母親切實無奈容忍我的頹喪與起早貪黑,硬是強拉著我去了不遠的一座小城。同行的多少個中年婦女都是信佛之人,提議到當地著名的息心寺去捐些香火。出于好奇,更是因為某種難言的奧妙心理作怪,我便隨她們一起去了那里。
穿過寺廟幽暗的邊門,突然覺得別有洞天。母親無向佛之心,但到了這樣的處所,天然也就虔誠起來,早已花了20元買了一柱所謂的“金榜落款”香,不禁分辯遞到我手中。在數次撲滅燭火之后,手中的香終于點燃了,披發出濃烈而香甜的氣味。煙霧里的世界,恍惚而神秘,那里興許有我不知道和想知道的一切。穿過大殿的時候,被一個生意人拽住不放,她向我竭力推舉一種用來祈福的“幸福扣”,我有些心動。( )可我看見這個女人從腳下抽出一只碩大而丑惡的紙箱子,滿箱的“幸福扣”上都冠冕堂皇地寫著“祝金榜題名”時,我突然認為有些好笑。那種橫亙在多少家長與學子心中的愿望,與面前這些某個低矮作坊里天天批量出產出的粗鄙而便宜的物件兒真實 未審難以匹配。然而最后我仍是迫不得已地付了錢&mdash,感恩勵志;—我知道,我不過是在為我心中的不安與膽怯買單。
母親忠誠地在每一座佛像前跪拜,也勤得過問這些神各是主持何事,還自慰說佛都是相通的。廟里的長明燈發出暖和的光暈,所有都那么安定而祥跟。母親并未細說她的欲望,但我曉得,每一個,都與我有關,都與高考有關。后高三時期的生涯,不外就是盡力讓本人浸泡在幻想和意念之中,小心翼翼地活著。還好,有人如斯地陪同著,不著聲色。
頒布成就的那天,我一個人在本地。母親打來電話,問我是否想提前知道分數,我只說必定要等我回來。母親在那頭許可著,語氣里有不言而喻的浮躁——被我成心疏忽的急躁。我趕回家時,早已暮色四合,沒有任何好或不好的前兆,家里安靜得讓人窒息。我撥通查問電話,只有分歧時宜的占線聲。母親坐在我身邊,安靜地看著我。每每到了這樣傷筋動骨的時刻,我總能顯出異樣沉著,甚至是冷淡。有那么一霎時,我簡直認為我只是在接洽一位久未謀面的老友人罷了。這樣的場景應當在夢里涌現過無數次,但沒有一次如此刻骨銘心。
這樣的折磨,一輩子一次就夠了,所幸的是結果遂了人愿。母親早已笑靨如花,眼里噙著時隱時現的淚水,宛如秋水,眼角的魚尾紋如初夏盛開的玫瑰,在那一刻撩動了我年少的心。我忽然感到,那些所有的努力和期盼不過就是為了這一刻,和這個女人眼里的那一汪秋水。
我對測驗的勝利多少有些措手不迭。因為我向來是一個對成功缺少保險感的人,我總以為,這一刻成功的人,在下一刻就會失敗。這種主意釀造的結果便是我極力勸告母親低調再低調,她笑而不語。母親和外人談話時,語氣故作輕描淡寫,但自豪和喜悅早就掩人耳目,溢滿雙眸,渴盼著所有人的欽羨。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所謂的低調正在剝奪著母親播種祝愿的權力以及這畢生只有一次的機緣。也許我真的錯了。其實那種人為的低調,與母親所理當取得的幸福感想比擬,又算得了什么呢?有時候,成功不過就是一種感觸罷了。
人生自得須盡歡,母親有時候比我更明確這個情理。
這樣的結果足以讓我感恩這場高考,是它真正結束了我十九年的混沌生活,為我開展無限遼闊的將來。我失去過,所以更愛護領有。我深知沒有什么是天經地義,我所能做的不過是珍愛,珍惜眼前的無窮春光。
母親又在廚房里用紅棗蒸著米飯,再將綻開的紅棗細心地埋進了我的碗里,直到溢出甜味來。母親看著我吃完飯,硬是要我把紅棗吃完,我只能照做。此刻,我的唇齒留香,所有的滋味在最后都融為一體,只有香甜。那一刻,包含后來的日子里,我都清楚,此刻生活的香甜,足以融化過往的所有苦澀;一枚紅棗,串起了我的后高三時代。
“實在,那天我在你之前就知道了成果。”夜里,母親對我輕聲細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77386.html
相關閱讀:高考倒計時:送給考生六句話
高三考生最后幾天:可以發泄但不要瘋狂
高三開學班主任寄語
致那些在高考中拼搏努力的日子
高三學生必讀:高三復習貴在勤奮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