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噩淡泊清名傳揚
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還天地;寧謝紛華而甘恬澹,遺個清名在乾坤。
渾噩:同糊里糊涂,泛指人類天真樸實的本性。
黜:摒除。
紛華:繁榮華麗。
乾坤:象征天地、陰陽等。
人寧可堅持純粹、無邪、樸素的天性而摒除后天的聰慧機詐,以便保存一些浩然正氣還給大天然;人寧肯擯棄世俗的榮華富貴而甘于過著恬淡、清虛、安靜的生涯,以便留一個純潔高貴的美名還給天地。
公元前100年,漢朝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下。單于想招降他,蘇武不屈從,被關在大地窖中,并斷絕食糧的供給。蘇武只好吃雪吞旃(使節杖上的編織物),多少天下來還活著,匈奴人十分驚疑,以為他是神。單于于是又將蘇武放在北海邊上,要他牧養一群公羊,告知他說:"等公羊生小羊,就放你回去。"蘇武靠著使節的儀杖牧羊,時光一久,儀杖的旃旄掉光了。不人供應他食品,他就挖野鼠洞,把野鼠洞中的草根、野果取來充饑,終年與野鼠分食。
漢昭帝即位后數年(公元前89年),匈奴跟漢朝恢復了和親,漢朝派使者請求放回蘇武等人。匈奴騙說蘇武已經死了。當時常惠想了一個措施,暗里告訴一個使者說,漢皇帝在上林苑打獵,找到一封系在鴻雁腳上的信,信上說蘇武正在某個池沼中。這個使者依附;莸脑,責問單于,單于大驚,只好放回了蘇武。蘇武放逐匈奴十九年,渴餐雪,饑吞旃,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恰是一腔恥辱,正氣見于天地;不慕榮華,甘受流放,于堅苦卓絕中,成績了萬世美名。
原始人基本不懂什么叫虛夸、詐騙,也不懂什么叫機詐靈巧,有的只是那種渾渾噩噩的本性,當然,這不能算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
然而,這種人不欺負弱者,不欺侮少數,不自恃勝利,不謀劃事情。錯過了機會不懊悔,捉住了機遇也不自得,所有都服從自然的部署。因此,登高不顫抖,下水不怕濕,入火不覺熱,勵志詩歌。只有精力到達與自然之道雷同的人才干這樣。
這樣的人睡覺時不做夢,醒來當前不發愁,飲食不講究優美,呼吸來得深厚平均。以天然之道處世的人呼吸縱貫腳跟,而一般的人呼吸只用咽喉。但凡對世俗的愿望太高的人,做作的本能就退化了。
遵守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為喜,也不以死為惡,誕生時不知道歡欣鼓舞,要死時也不曉得膽怯苦楚,自由自在地來,灑脫從容地離去,把人生重大的生與死也看成自然事物。他完整忘卻了本人的起源,也不去尋求自己的歸宿。任何事件來了就悵然接收,把逝世亡也看成不外是從新回到自然中去。不居心智去侵害自然界之道,不必人為的盡力去轉變自然--老莊把這種人叫做真人。
然而,真人與原始人有什么差別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70511.html
相關閱讀: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糊糊涂涂避禍災
兒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做人要講奉獻
鷹之死
節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