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做人堂堂正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人生智慧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說到人的天性時,有必要說說人的人格。人的本性是原有的,人格是后天修為的。我們曉得,儒家入世的目標就是踴躍地完成一個完整的人格。?

  孟子說:“人與禽獸不同的處所,簡直未幾!比欢擞凶约旱膬刃氖澜绾途袷澜,可能超越自我成為圣人;而禽獸只有一個形體世界與物質世界,根本不能超出自我而有所成就。這與人之所以成為人,成為超人,成為圣人,毫無關系。?

  歷代的統治者,只是政治上的成就。歷代的好漢英雄,只是事業上的成就。歷代的專家、學者和科學家、發現家,只是知識智慧上的成就,并不是內在的造詣。人的外在成就,不管多高,不論多大,有它也不加我一分,無它也不減我一分,與自我真我無所相關。?

  要實現一個自我,在自我的內身上去求取有關這方面的成績,咱們稱為“人格”或“道德”,這就是與迷信常識的不同之處。這是靠自我發明,自我涵養,并且無奈盜用和繼續的。所以孔子賢于堯舜。千古以來,不人能同釋迦、耶穌、老子、孔子并駕齊驅,也就是這個情理。

  世界在物質方面的發展,是跟著人類知識的積聚與繼承而日益提高,再加上科學促使物質文明的泛濫,使人逐步埋沒于外在的形體世界;同時又難以返回到內在的自我心性上與精神上求滿意、求成就,損失了自我與真我而不知自我覺醒,反而以為世界文化就是這樣,這不是很悲痛的嗎??

  人類文明的整體,應當是精神與物質兩方面的聯合體,精神與物質的結合,才干形成一個完全無缺的整體。精力文明的發展速度,趕不上物質文明的發展速度,這就逐漸使世界人類的進化,走向了一個極其,這個成果,卻使人類終將走向自我覆滅。當初要來搶救它,只有用東方文化跟西方文化同步發展,讓人們在追趕物質上有自控力,反轉于自我心坎上的精神文化,從而逐步擺脫本人不成為物資上的奴隸,不成為名利上的奴隸,不成為金錢上的奴隸。?

  大丈夫做人堂堂正正,內心世界方方正正。李白有詩云:“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彼未鷦⒀渍f:“正人志于澤天下,小人志于榮其身!泵献诱f:“士何事,曰尚志!笔篱g眾生之所認為眾生,只在無大志罷了!小有志氣的人,也只在功名利祿富貴與妻妾兒女衣食的講求上,這樣的人,縱使能做大官發大財,或是享受著一時的榮華盛譽,但對千秋歷史沒有半點波及,對人生毫無了悟,到頭來仍是個凡夫俗子。?

  這里所說的立志,就是請求人們建立超人超世的大志,樹立改革天地,創造歷史的大志,這樣雖不得于上,也可勉得于中,從而使自己的生死,差別于禽獸的生逝世,人秉承著天地的靈氣而生,應力求對天地、對人類、對歷史、對父母家庭有個交待。這個交待,不是吃喝衣著、生兒育女所交待得了的。所以破志實為做人第一大事,第一基本。?

  曾國藩說:“有志則不甘為下賤”,“人才以志氣為根本”。謝良佐曾說:“人須先立志,立志則有根本。譬如樹木,須先有根本,而后培育,方成合抱之木!北娙私洺X說“志氣”,閉口講“志向”,愛情語錄。說志氣,立志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力氣。講志向,立志是做人的目的,也是做人的道理。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就要先樹立頂天立地的抱負。立志做大人,就要以圣賢為業;立志做大事,就要以豪杰豪杰為業;立志于富貴,就要以名利為業;立志于君子,就要以衣食為業。

  做人總要有個志,方可有路走。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能,無有不本于志者。今學者荒廢墜惰,而百無所成,皆由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抵乎!”立了志,不變移,不搖動,總會有成就的。素來沒有不立志而有成就的人。做人惟有立志,立天下第一等大志,立志以天下為己任,能力成大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72832.html

相關閱讀:節制的智慧
鷹之死
兒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做人要講奉獻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糊糊涂涂避禍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