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毋處疑恩不圖報
舍己毋處其疑,處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責其報,責其報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舍己:就是犧牲自己。
毋處其疑:不要存猶疑不決之心。
如果一個人在要害時刻須要做自我犧牲,就不應存有計較利弊得失的觀念,有了這種觀點就會對本人要做的這種犧牲覺得猶豫未定,那就會使你的就義氣節蒙羞。一個人想要施恩情給別人,相對不要盼望得到人家的回報,如果你必定請求對方感恩回報,那連你本來輔助人的一番善意也就會變質而面目全非了。
一個人為他人做了一件好事,這應當說是一人善舉,可他逢人便說,我為某某做了什么什么啦,興許他不是為了說才去做的,但他逢人便說卻成了惡行,因為他應用了自己的一次善舉。他不知道一個人并不因為他做了一件好事就是一個仁慈的人,也不由于他做了一件壞事就成了一個丑陋的人。他不知道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難的是受到曲解,身處逆境也依然做好事。他更不曉得他為別人做了一件好事,客觀上是贊助了別人,主觀上卻幫助了自己,也就是說,他既是為別人做的,也是為自己做的,他為自己積聚了善舉。有了這樣的主意,一個人才會重視自己所領有的,看輕自己所不的,同時看見自己所占有的,看重自己所沒有的。有了這樣的襟懷和睦度,一個人才會不寵、不驚、不驕、不躁、不怨、不怒,追求自己所沒有的,準確對待自己所尋求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310136.html
相關閱讀:鷹之死
兒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做人要講奉獻
糊糊涂涂避禍災
節制的智慧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