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和名譽不同。榮譽偏重于榮耀,而名譽則偏重于聲名。一個人的名譽好壞,基本上取決于他的德行。它的表現形式是通過自己的行為,創造一種以道德的善為目標的精神境界。當這種精神境界被社會所接受,就會成為人們仿效的楷模,所以有口皆碑的是一個人的名譽。而一個人所獲得的榮譽大小,多半是依據他勞作所創造的成果來評價的,由于它要用價值來考核,屬于物質的范疇。所以不同層次的榮譽都標志著一定的創造價值,而且是有目共睹的。榮譽是通過組織手段對做出貢獻的群體和個人的一種獎勵形式,可以激發人們的創造熱情,形成比學趕幫的群眾活動,不斷向更高的目標沖擊。榮譽比名譽更加直觀,而絕大多數人所從事的日常工作,都是以創造物質財富為主的,因此人們獲得榮譽的機會就更多。
榮譽之心,人皆有之。榮譽對每一個人都有吸引力,因此我們不要吝嗇把榮譽授于那些應該得到榮譽的人。對于青年人,榮譽可能成為他們不斷進取的階梯,而對于老年人,恰如其分的榮譽則使他們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但是榮譽絕不能廉價,更不能將榮譽交給那些居心叵測的人,否則也許會因為一時的輕率種下長久的禍患。榮譽太濫則可能形成一種社會公害,從而使榮譽失去它的潛在價值。而它所造成的長遠危害,極可能還要深刻,這就是使那些真正應該得到榮譽的人,在感情上受到傷害;而那些不應該得到榮譽、甚至是平庸之輩,又因為榮譽來得過于容易而產生輕蔑,并對過去獲得過崇高榮譽而受到人們尊敬的人,認為也不過爾爾,使他們失去榜樣的作用。
榮譽出自一個人內心對于創造的沖動和工作的激情,有強烈榮譽感的人,必定是熱愛工作,富有獻身精神的人。名譽來自于對社會的善行,以人為對象,須要的是一顆仁愛之心;而榮譽則是來自于創造的價值,因此更側重于對知識的吸取,對技術的鉆研,埋頭苦干,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干。天賦固然是成才的原因之一,但過分強調天賦的作用,無論對有一定天賦的人,或者天賦較差的人,都有百害而無一利。
榮譽也可能給一個人帶來好的聲名,但這種聲名的局限性很大,不可能像好的名譽那樣廣為流傳。永恒不變的榮譽畢竟是極少存在的,榮譽激起的浪花,將隨著時間逐漸歸于平靜。因此不要因為得到榮譽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為人們一時不公正的對待而憤憤不平。
得到榮譽的人,應該保持自己的光榮,百尺竿頭,更有無限風光;暫時還沒有得到榮譽的人,只要我們懷有進取之心,埋頭努力,自可造就一番新的天地。但是,“吾見世人清名登而金貝入,信譽顯而然諾虧,不知后之矛戟毀前之干櫓也!边@段話是從《顏氏家訓》上摘引來的,而現代生活中正不乏其人,這是我們最要警惕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395935.html
相關閱讀:兒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做人要講奉獻
鷹之死
節制的智慧
糊糊涂涂避禍災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