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好義”乃中華民族傳統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人生智慧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義”的繁體字為“?”,從“我”、從“羊”,同“?”!傲x”字的含義非常廣泛,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一是指禮節、儀式;二是指事之誼,合乎正義或公益的,也即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三是指品德的根本和倫理的原則;四是指情誼、恩誼,如有情有義,忘恩負義;五是指因撫養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如義父、義子、義妹;六是指行為超出常人的,有正義感的,如義士、義俠;七是指不獲取報酬的行為,如義演、義賣。我們經常用到的和“義”有關的詞匯有仁義、禮義、義氣、義憤、義舉、義務等,常用的成語有義憤填膺、義無反顧、義形于色、義正詞嚴、見義勇為等。

  中國是一個崇尚禮儀的國度,被世人稱為禮儀之邦。我國的圣人賢哲對“義”做出了許多精辟的論述。

  孔子在評價何者為勇時說:“見義不為,無勇也。”即見義不勇為不能算真正的勇敢?鬃釉陉U述什么是富貴時又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這樣的生活中也有樂趣。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在我眼里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樣。”孔子在談到如何理政時則說:“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奔磸恼咧灰瞥缌x,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

  “亞圣”孟子也對“義”做出過許多闡述,他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奔础叭省睕Q定著人心取向,“義”影響著人生歷程。他還有一個經典的論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彼岢龅摹吧嵘×x”的思想對后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我國的歷史上,許多仁人志士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學習的見義勇為、舍生取義、重義輕利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尤其是中華民族進入近代歷史以來,之所以屢遭入侵而不亡,歷經磨難而不衰,與眾多的仁人志士為了國家和民族而前赴后繼、視死如歸、舍生取義是分不開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414130.html

相關閱讀:糊糊涂涂避禍災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兒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做人要講奉獻
鷹之死
節制的智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