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題有答案》,供大家學習參考!

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題有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史記•殷本紀》載:“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子謂之紂”。材料反映出影響王位繼承的主要因素是( )

A.地位尊卑 B血緣親疏 C.長幼有序 D.先帝遺愿

2.據考證,中國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社會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據此可判斷“宋”姓源于( )

A.帝王賜姓 B.君主封地 C.居住村落 D.生活部落

3.中國古代歷史上,君權與相權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下列選項中,體現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權力的措施有( )

①秦朝設置御史大夫 ②唐朝實行三省制 ③元朝實施行省制 ④明朝設立內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4.下圖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聯系秦朝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到的正確結論是( )

①秦朝創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設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職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統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Xk b 1.Com

C.①②④ D.①③④

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題5.錢穆在評論中國古代某制度時說,它“可以培植全國人民對政治之興味……可以團結全國各地域于一個中央之統治”。這一制度是( )

A.郡縣制 B.察舉制 C.行省制 D.科舉制

6. 1887年,黃遵憲花了12年的時間終于寫成了《日本國志》,但國內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總理衙門章京袁昶痛心的對黃遵憲說:“你的書如果早一點讓大家看到,價值可以抵得過二萬萬兩銀子!彼f這番話應該在什么歷史事件之后?

A.甲午中日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 C.戊戌維新變法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7.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國人是安徽人王茂蔭(清朝戶部侍郎),他因幣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①馬克思貨幣理論傳入中國,引起幣制改革 ②鴉片大量進入,白銀外流③太平天國運動興起,軍費開支浩大④西方對 華輸出資本猛增,清政府財政危機嚴重(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詩歌是鮮活的歷史,向我們講述了歷史的滄桑和社會的變遷。下列詩句反映的歷史事件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華夷抗禮靜海寺,儼然白犬丹雞盟。(注:靜海寺是《南京條約》簽訂處) ②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④四萬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9. “介石先生慧鑒:恩來諸同志回延安稱述先生盛德,欽佩無余。先生領導全國民族進行空前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凡我國人無不敬仰!珴蓶|謹啟。民國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备鶕牧吓袛,這封信的背景應該是( )

A.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堅持抵抗 B.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C.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建立

10.某同學在一篇名為《我的爺爺》的作文中寫到:“①我的爺爺出生于1920年,18歲參加了工農紅軍鬧革命;②之后跟隨部隊參加了百團大戰等戰役;③解放戰爭時期,又隨劉鄧大軍渡過黃河,來到大別山腳下并扎根下來,率領當地農民進行土改運動;④新中國成立后的過渡時期,我爺爺擔任人民公社書記,帶領社員開荒修渠……”這段文字的四處敘述中,與史實相比( )

A.②③正確,①④錯誤 B.①②正確,③④錯誤

C.②③④正確,①錯誤 D.①②③正確,④錯誤

11.張鳴在《蘇維埃鄉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國民政府統治的前十年,……蘇維埃運動在中國農村的開展以及農民對這個運動的理解,暗示了中國革命的列寧主義趨向以及這種趨向的中國化命運”。其中“這種趨向的中國化命運”主要是指( )

A.開展土地改革 B.進行萬里長征

C.實施武裝斗爭 D.工農 武裝割據

12.2011年8月,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中國深圳勝利舉辦,這為中國南京成功舉辦2018年世界青奧會提供了經驗。為迎接青奧會,某中學準備在校園網上創辦一個與南京歷史相關的網頁。請你閱讀下列有關圖片的解說詞,其中準確的是( )

A.圖1:《天朝田畝制度》頒布,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B.圖2: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C.圖4:渡江戰役的勝利,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D.圖3:中華民國的建立,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體制

13.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 )

①新民主主義國家 ②人民民主主義國家 ③社會主義國家 ④人民民主專政國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美國中華會館主席張自豪說:“1997年有30萬港人移民出外 ,但在這十年間,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達30萬,即是說當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當中陸續回港。”出現這種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一國兩制”的保障 B.中央政府的支持

C.經濟全球化的深入 D.投資環境的好轉

15.按中國古代常用的干支紀年法,20世紀有兩個辛亥年。其中一年發生了辛亥革命,在另一年里( )

A.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 B.中國共產黨誕生

C.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D.日軍制造南京大屠殺

16. 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中國戰敗,以《南京條約》的簽署告終。而那些戰爭的當事人是怎樣看待這場戰爭的結果的呢?據史料記載:清政府極力地把鴉片戰爭定性為“地方性事件”,從歷史的角度看,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 )

A.清政府對鴉片戰爭的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鴉片戰爭的影響

C.清政府逐漸放棄天朝上國的思維 D.清政府想盡量保持自己的顏面

17. 1999年9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上海發表演講時說:“了解中美文化觀念上的差異非常重要。美國歷史只有兩百年,而中國有五千年歷史。中國人確信他們的歷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 需要美國參與。”(摘自凌志軍《交鋒》) 基辛格這番講話的真正意圖是( )

A.高度贊揚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 B.指出中美文化觀念上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C.認為美國企圖干涉中國內政是不明智的 D.強調世界格局的多極化不可逆轉

18. 2008年安理會授權各國進入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打擊海盜,隨后中國政府派海軍艦隊赴此海域實施護 航。這顯示了新時期 中國外交活動的特點是( )

A.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B.積極推進新型區域合作

C.積極參與聯合國事務 D.支持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

19.雅典陪審法庭在審理案件時,原告和被告的發言時間用水時計控制,雙方各發言兩次,且由當堂抽簽產生的水時計管理員四人負責管理。這反映的是雅典法庭執法過程中遵循的哪一重要原則( )

A.自由 B.民主 C.公正 D.高效率

20.《十二銅表法》規定:“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的債務人交付法庭判決。直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边@一規定實質是( )

A.保障平民利益 B.保護私有財產

C.促進社會公平 D.維護法律尊嚴

21.“隨著商業和帝國的發展,生活愈益復雜,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滿足需要。外邦人在羅馬可能遭到關押,他的財產可能被沒收,就是一個典型的問題!睘榇肆_馬形成了( )

A.習慣法體系 B.公民法體系 C .自然法體系 D.萬民法體系

22. 2008年金融風暴橫掃全球,英國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過,當時的布朗首相可以( )

①要求投反對票的議員退出議會 ②率全體內閣成員辭職

③呈請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選 ④呈請女王做出最終裁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3.漢密爾頓認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任何外來的或內在的限制了。”美國人對政府進行“內在的限制”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強對政府的輿論監督 B.改邦聯為聯邦制,加強中央權威

C.總統、議員由選舉產生 D.實現權利的制約平衡

24.有關下列人物相同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都可解散議會

B.都對議會負責

C.都是國家元首

D.都由選舉產生

25. 1875年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此憲法體現法國政權的特點包括( )

①體現了分權的原則 ②實行民主共和政體

③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④內閣對總統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6.王康在其《十月革命90年救贖、悲劇與啟示》中說:“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國效法并趕超西方所引發的所有社會關系、思潮、事變的必然結果,也是西方工業革命和啟蒙運動造成的諸種歷史動因在俄國激起的回應!睂Υ死斫庾顪蚀_的是( )

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結果 B.十月革命是西歐工業革命發展的必然

C.十月革命是啟蒙運動帶來的必然結果 D.十月革命是國內外各種因素的綜合結果

27.歷史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與方位詞相關的概念,如“南北對話”、“東方”、“西方”等等,這些概念看似方位概念,其實包含了政治、經濟內涵。二戰后“西方”的本質內涵是( ) A.西歐資本主義國家 B.大西洋兩岸歐美發達國家

C.以美國為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D.所有 資本主義國家

28. 1946年丘吉爾說:“在歐洲大陸上不設立任何邊界……在這遼闊的領域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真正地感到‘我在這里很自由自在,我也是這個國家的一個公民。讓我們合到一塊兒來吧!睂λ脑捓斫獠徽_的是( )

A.恢復和發展西歐經濟的需要 B.為了抗衡美蘇,確保西歐安全

C. 客觀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潮流 D. 要繼續推行歐洲大陸均勢政策

29、一位學者認為:“除了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體系。”并認為:“世界性的意識形態斗爭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將是經濟流通、無止境地解決技術問題、環境問題,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費者需求之滿足!鄙鲜稣f法應出現于何時?( )

A.英國光榮革命成功時   B.兩極格局的確立

C.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時   D.東歐劇變及蘇聯解體后

30.近年來,國際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溫和之風,“伙伴關系”屢見報端!袄鋺稹睍r期那種兩極對立 、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正被一種“碰撞中磨合”、“競爭中協調”的新型國際關系所取代。這種變化從根本上( )

A.表明新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已經形成

B.會引起各國外交政策的實質性變化

C.反映了各國因利益和實力的變化而導致對外政策的變化

D.反映了兩極格局結束后,和平已成為各國的追求

第Ⅱ卷 非選擇 (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題: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其中31題13分、3 2題14分、33題13分。)

31.世界民主政治建設經歷了一個不斷探索、曲折發展的過程,政治民主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議曰:“……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笔蓟试唬骸疤煜鹿部鄳鸲凡恍,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 !”……

??《史記 • 秦始皇本紀》

(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說明西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別。(5分)

材料三 維多利亞女王(1819?1901),在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長達64年!瓝y計, 1850年時,不列顛生產世界上40%的機器,半數的棉紗和鐵,2/3的煤;1870年時,不列顛生產世界一半的銅;1880年已擁有世界商船的1/3……凡屬議會通過的議案,女王總是毫無例外地簽署,使之盡快成為法律……她逐漸淪為“統而不治”者,丘吉爾夸獎她“樹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1842年12月,她批準了由中英政府簽署的極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她為自己的國家又打開了一條新的殖民通道而躊躇滿志。在她彌留之際,她最不放心的卻是在南非進行殖民戰爭的侵略者們,用手勢及書寫的方式詢問關于戰爭的一切細節。

??《維多利亞女王傳》

(2)根據材料三,概括維多利亞女王受到英國人民尊敬的原因。(4分)

材料四 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第四條: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第十八條:參議員每行省、內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選派五人,青海選派一人;其選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材料五 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人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钡诙䲢l“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聯系材料四、五,說明兩部憲法有哪些本質區別?材料四、五反映在立法思想上有哪些進步?(4分)

32.民主政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對民主模式的不同選擇體現了人類政治文明的多樣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 秦朝 圖二古希臘

(1)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朝中央行政管理體制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點。兩種政治制度分別對中國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所產生的影響。(5分)

材料二 在近現代社會中,無論是哪一個統治階級,只要實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議制的形式,只是具體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議機構的設置上,有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兩院制,有的實行一院制。

(2)根據材料二,比較英、美兩國政治體制的主要異同點。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德意志帝國與英國的國家元首最大的不同點是什么?英國與法國的國家權力中心最主要的相同點是什么?(5分)

材料三 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實現了從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政治、近代以來照搬西方

民主政治模式的失敗嘗試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偉大跨越。

-----《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

(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如何進行民主政治建設實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偉大跨越”的?(2分)請談談你對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發展模式的認識。(2分)

33.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國際關系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美蘇冷戰雖已離我們遠去,但我們無法否認它在國際關系史中的重要地位 。美蘇冷戰是在對抗與緩和的交替中進行的,在歐洲是真正意義上的冷戰,而在亞洲則充滿了火藥味。 ??《冷戰風云》世界知識出版社

(1) 結合材料一及史實說明“在歐洲是真正意義上的冷戰,而在亞洲則充滿了火藥味”。(4分)

材料二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美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發生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5分)

材料三 美國學者哈斯雖然提出了“多極合作時代”這一新概念,但是卻對這樣的時代能否到來充滿懷疑。……他認為“多極合作時代”將是21世紀上半葉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處理好“多極時代”的大國關系將是“多極合作時代”能夠成為現實的前提條件。

(3)“多極合作時代”的提出反映了當今世界哪一發展趨勢?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多極合作時代”得以實現的前提條件目前是否具備?為什么? (4分)

民主專政。

立法思想的進步:由照搬西方三權分立,主權在民思想,到從新中國建立的國情,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發展。(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38098.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