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1.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手工業技術有所進步,下列各項能反映這一特點的是 ①吳培育出八輩之蠶,蜀盛產蜀錦 ②發明和推廣低溫煉鋼技術 ③我國已經開始利用石油、天然氣 ④紙成為最主要的書寫材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白壽彝在《中國通史》中指出:“從政治上講,一國無二君;從宗法上講,一廟無二祭主……這就成了維護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條!迸c此表述意思最相近的引語是 ( )A.“(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B.“春秋之世,魯之朝王者二,……而如齊至十有一,如晉至二十”C.“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義也” D.“公天下之端自秦始”3.A.從經濟侵略到政治侵略 B.從開埠通商到割占領土C.從單獨侵華到共同侵華 D.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4.“奏國歌,升國旗”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那么你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源自下列哪一部電影的插曲A.《漁光曲》 B.《風云兒女》 C.《開國大典》 D.《定軍山》5.一戰后,法國對外政策的特點是 ( )A.同英國結盟B.奉行大陸均衡政策C.維護凡爾賽和約和削弱德國D.建立安全保障體系6.漢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 ( )A.其宣揚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 B.它適應了中央集權和國家統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學說,適應了不同階層的要求 D.漢武帝對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滿7.唐太宗貞觀四年曾講:“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命。若禾谷不登,恐由朕不躬親所致也,故就別院種三數畝禾,時自鋤其?莠! 這反映的主要問題是( )A.中國古代統治者的重農思想 B.中國古代的糧食安全問題 C.中國古代統治者的民本思想 D.古代農業歉收是因為統治者不親自耕作8.在馬來西亞馬六甲的一座山丘上,有16世紀流傳下來的一座教堂和一些西方式的建筑。從歷史背景推算,它們是什么人興建的A.英國人 B.西班牙人 C.荷蘭人 D.葡萄牙人9.列寧曾說:“我們在奪取政權后便知道,不存在將資本主義制度具體改造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現成方法……我們必須根據實踐作出判斷!绷袑庍M行的“實踐”有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②新經濟政策 ③農業集體化 ④民主社會主義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10.名學者漢斯?科恩認為,普魯士19世紀60、70年代的勝利,“為1918年和1945年的失敗打下了基礎”。以下各項可以作為科恩論斷依據的是A. 德國繼承了普魯士的舊制度 B. 德國結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 俾斯麥宰相實行“鐵血政策” D. 德國推行海外殖民擴張政策11.下列各項中,反映中國古代君權加強、相權削弱的是A.州刺史的設立 B.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C.行省制度的創立 D.軍機處的設置12.赫魯曉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以后,提出“使集體農莊莊員從物質利益上關心公有經濟發展的原則”,規定從1958年7月起取消集體農莊向國家義務交售糧食、油料、馬鈴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實行統一的農產品收購辦法。這些規定的實質是 A.廢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B.部分承認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 C.徹底恢復農民的生產自主權 D.進一步擴大公有制經濟的比重①“我有的是錢,你們都得聽我的! ②“借給我錢可以,想當老大你還嫩了點!” ③“應該把那條腿也打斷,叫他永遠也爬不起來!” ④“想在我的家門口和我爭,沒那么容易!”A.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14.“存天理滅人欲,它本來是理學思想中一種卓越的自我修養,屬于精神的領域,現在卻成為面對廣大民眾的一種現實的社會倫常,淪落為扼殺人性的軟刀子。”導致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理學的理論缺陷 B.理學的教條化C.理學的逐漸落伍 D.理學的官方化年份農業(%) 工業 輕工業(%)重工業(%)1979年26.632.141.31980年27.234.3.38.51981年28.836.734.5A.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提高了農村生產力B.我國模仿蘇聯模式開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C.蘇聯撕毀中蘇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影響了我國重工業的發展D.國家調整了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關注民生16.唐太宗說:“隋末無道,上下相蒙,主則驕矜,臣惟諂佞。上不聞過,下不盡忠,至使社稷傾危,身死匹夫之手,朕撥亂反正,志在安人,平亂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边@段材料說明唐朝統治者①吸取隋朝滅亡教訓 ②重視人才的選拔任用③鼓勵群臣直言進諫 ④重文輕武以撥亂反正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17.“一戰”結束后成立的國際聯盟,其實質是 ( )A.英法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B.美國稱霸世界的工具C.促進國際和平合作與安全的組織 D.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的組織18.關于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于是借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自此之后,人人自帶直撥上帝的‘熱線’了。”材料反映了這場宗教改革A.否定宗教信仰 B.主張廢除教階制度與宗教儀式C.挑戰教會權威 D.宣揚《圣經》至高無上19.某歷史探究小組的同學收集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與發展”、“殖民擴張與掠奪”、“兩次工業革命”、“交通與通訊技術的發展”等相關資料,你認為他們要研究的課題最有可能的是A.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由分散到整體C.城市化的進程 D.社會生活的變遷A.因材施教 B.有教無類 C.不恥下問 D.當仁不讓二、簡答題21.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中國革命出現過兩次嚴重失敗或挫折。請回答:(1)指出這兩次失敗或挫折,并從客觀、主觀兩方面概括其基本原因。(2)面對嚴重的失敗或挫折,中國共產黨分別采取了怎樣的措施?2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長時期以來,軍政和絕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戰爭和埃及戰爭的英雄人物第一執政當作偶像來崇拜,都齊聲祝愿他能有一個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國的偉大相符的稱號!蠹腋械剿幸粋國家最高元首的稱號是順理成章的,因為他實際上扮演了這樣的角色!f是皇帝篡奪了金鑾寶座,那么我們可以說,他身邊的同謀比善于導演悲喜劇的所有暴君都多,因為四分之三的法國人都參與了他的陰謀 ??(法)康斯坦《回憶拿破侖》材料二:歐洲則普遍認為,由人民自己治理國家,最終只會導致無政府主義和天下大亂。但不管怎樣,華盛頓并沒有順應當時的潮流,為世上多添一頂王冠。然而世界卻將因多了一位總統,而使王冠從此暗淡無光甚至難以戴穩。 ??陳森《華盛頓??美國的開國元勛》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概括拿破侖稱帝的因素。(2)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拿破侖既是一名政治家,又是一名軍事家”的理解。(3)材料二表明華盛頓拒絕稱王,其個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認為,華盛頓實際上具備稱王的條件,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4)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世界卻將因多了一位總統,而使王冠從此暗淡無光甚至難以戴穩?”23. 材料一 今則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糜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托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外患之乘,變幻如此,而我猶欲以成法制之,譬如醫者療疾不同何癥,概投之以古方,誠未見其效也。 ——李鴻章《籌議海防摺》 材料二 而今顧靦然屈於四國之下者,則非天時、地利、物產之不如也,人實不如耳!越裾撝,約有數端;人無棄材不如夷,地無遺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實必符不如夷。……中華之聰明智巧,必在諸夷之上,往時特不之用耳。 ——馮桂芬(早期維新派)《制洋器議》 材料三 中國積弱,非一日矣!上則因循茍且,粉飾虛張,下則蒙昧無知,鮮能遠慮。近之辱國喪師,翦藩壓境,堂堂華夏,不齒于鄰邦,文物冠裳,被輕于異族。有志之士,能無撫膺!夫以四百兆蒼生之眾,數萬里土地之饒,固可發奮為雄,無敵于天下;乃以庸奴誤國,荼毒蒼生,一蹶不興,如斯之極。 ——孫中山《興中會宣言》 請回答:(1)材料中李鴻章、馮桂芬、孫中山等人認為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別有哪些?為此,他們分別采取了 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張? (2)在中國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你認為哪一種分析更符合史實?說出你的理由。www.gkstk.cn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69762.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