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試卷
第I卷 ( 48分)
一、(每題1.5分,共32題,48分)
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钡氖侵袊藢ψ嫦燃笆湃ビH人懷念、祭祀的風俗。對祖先的祭祀體現了家族的傳統,這個傳統與下列哪一個制度關系較為密切
A 科舉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縣制
2、“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中的“州官”,其最早的職能是
A 管理地方行政 B 代表中央監察地方
C 管理地方軍事 D 管理地方財政
3、下列選項反映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發展趨勢的排列是
①參知政事的設置②丞相制度的廢除③軍機處的設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創立
A、佗冖邰堋 、堍冖邰佟 、冖堍佗邸 ④①②③
4、有人評價說,宋朝一代,官員多如天上銀河里的星星;也有人說,宋朝一代,目不見官。導致這一局面的根源是
A 北宋官員人浮于事 B 北宋科舉考試的發展
C 北宋強化中央集權 D 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訓
5、某地洪水為患,消息上報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盡快搶修潰決的堤防,勿使水患繼續擴大;另一方面責成戶部盡快調度糧食,運往災區,賑濟災民,幕僚根據皇帝之意,寫成詔書,經皇帝確認無誤后,直接送到工部、戶部等單位執行。這是下列哪個時期的制度
A 秦漢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6、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軸線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禮、生日、命將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等重大活動都在此舉行。這種建筑理念體現的本質問題是
A 天人合一 B 建筑功能齊全 C 皇權至上 D 國家大一統
7、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寫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據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以下解釋最為確切的是
A 婦女地位低下,屬于奴隸階層,無權參與政治
B 男人參軍,保衛國家,確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C 全體男性皆為公民,他們擁有國家管理的權利
D 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權力,承擔社會義務
8、古羅馬和古希臘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貢獻在于
A 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民主的政體 B 實現了由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轉變
C 創立了“輪番而治”的民主運作方式 D 構建了內容豐富、影響深遠的法律體系
9、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機構中,有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元老院、執政官,而我國古代西周出現宗法制和分封制,這些機構(制度)就其實質而言
A 地域決定政治 B 是為了維護奴隸主貴族統治
C 統治階級維護其統治的方式不同而已 D 經濟模式決定政治手段
10、古希臘城邦是民主政治的發源地,創立了多種形式的民主政治。其中為17世紀英國所繼承的是
A 定期召開全體成員參加的公民大會 B 各級官職實行差額選舉
C 所有公民具有參與權、知情權、發言權 D 集體管理、依法行政
11、“議會除了不能使一個女人變成男人和使一個男人變成女人之外,能夠做一切的事情”。這句話說明
A 議會權力至高無上 B 議會還有不能做的事
C 議會也不是絕對權威 D 議會還要聽命于某些人
12、內戰結束后,美國國會通過憲法第13條和第14條修正案,規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實施限制合眾國公民的特權或豁免權的任何法律”,上述規定的實質意義在于①肯定了聯邦法律的至上性②以法律條文規定了國家統一③防止國家出現嚴重的分裂④保證了美國的政治統一與穩定,成為了美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A、佗冖邰堋 ②③ C、冖堋 、佗
13、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先后出現了第一共和國、第一帝國、第二共和國和第二帝國。普法戰爭后,成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英國漫畫家為這一歷史過程創作了題為《瑪麗安娜女郎(法國的象征)終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畫。圖中房間衣物凌亂,女郎站在鏡子前面,終于選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這幅漫畫的含義是
A 法國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時裝,可以隨時改變
B 法國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裝飾品
C 法國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樣軟弱無能
D 法國的共和制度經過長時間的變動才確定下來
14、法國1875年憲法修正條文宣布:“凡曾經統治過法國的家族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這一修正條文宣布的意義在于
A 消滅了法國的家族勢力 B 規定只有平民才能當選為法國的總統
C 恢復了等級制度 D 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君主派的復辟之路
15、“帝國元首是德意志皇帝;实塾袡嗳蚊蹏紫嗪偷蹏賳T,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有權簽署和公布帝國法律并監督法律的實施,帝國軍隊由皇帝統率,軍官由皇帝任命!鄙鲜霾牧戏从吵龅乱庵镜蹏鴳椃ň哂
A.軍國主義色彩 B.專制主義色彩 C.民族主義色彩 D.民主主義色彩
16、1871年,普魯士王國在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經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此后,德國頒布了《德意志帝國憲法》,這部憲法的頒布表明
A 歐洲大陸的封建專制統治徹底結束 B 代議制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C 民主共和取代專制統治已無可逆轉 D 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體走向統一
17、北京是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中國近代前期曾遭到列強的洗劫,主要是在
A 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期間 B 兩次鴉片戰爭期間
C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期間 D 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期間
18、1895年4月,俄國財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領南滿(今東北南部),對我們將是威脅”,為保護西伯利亞鐵路的修筑,應‘采取措施’”。此措施是
A 阻止簽定《馬關條約》 B聯合德、法干涉還遼
C 租占旅順、大連 D 修建滿洲中東鐵路
19、“太平天國運動為中國的近代化減少了阻力“。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是
A 《天朝田畝制度》具有革命性 B 太平天國運動打擊了清朝的統治
C 《資政新篇》要求發展資本主義 D 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20、“人間處處倡民主,天上誰人奉玉皇。一朵紅云旗五色,驚傳飛艇上天堂!斑@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現于
A 戊戌維新時期 B 辛亥革命時期 C 新文化運動時期 D 抗日戰爭時期
21、濟南某中學進行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放映了一部電影,其中有這樣一組鏡頭:青年學生高呼著“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在街頭進行示威。請你推測影片中學生斗爭的主要對象應是
A 清政府 B 北洋軍閥政府 C 國民黨反動派 D 美帝國主義
22、五四運動的主旋律是
A 愛國主義精神 B 民主和科學精神
C 勇于解放、追求真理精神 D 團結、合作的斗爭精神
23、《共產黨宣言》中說:“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边@段話
A 肯定資本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的積極作用 B 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的秘密
C 宣告了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 D 昭示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原則
24、巴黎公社時期,法國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階級政權的“客觀條件”,這是指
A 工業資本主義相對薄弱 B 獨立工人政黨尚未成立
C 階級矛盾尚未激化 D 第一國際未起領導作用
25、列寧說:“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會主義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們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達到這個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農政權和蘇維埃制度的基礎上趕上別國人民呢?”這段話說明列寧主張
A 實現工業化以趕超西方國家 B 發動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權
C 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D 在俄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26、對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第一次成功的無產階級革命 B 第一次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
C 開辟出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 D 為各國無產階級作出了榜樣
27、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她的回憶錄中談到中英《聯合聲明》時承認:英國在談判開始時并不打算把香港整個交還中國,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還整個香港地區。這是應該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國“最后不得不同意交還整個香港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國深受國內經濟危機困擾 B 中國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協的態度
C 中國國力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D 英國需要中國廣闊的市場
28、宋楚瑜說:“炎黃子孫不忘本,兩岸一家親!边B戰說:“我們是一家人!边@表明“臺灣乃中國之臺灣,民族乃中國之民族,土地乃中國之土地!币虼宋覀儭肮餐拇笫隆笔洽偾蠛推健⑶蠓定、求發展②兩岸和解③中國人要重新振奮起來④反對臺獨
A ①②③④ B、佗邰堋 ①②③ D、佗冖
29、杜魯門曾說過: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是“一個胡桃的兩半”。其含義不包括
A 都是美國“冷戰”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B 都以經濟和軍事援助為主要形式
C 其目的都是反蘇反共 D 都是為了美國自身利益
30、下列關于“冷戰”的影響表述正確的有
①給世界帶來了安寧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③促使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進行改革④制止了新的世界力量的產生
A ②③ B、佗邸 ②④ D、佗
31、1945年12月,美國關于日本戰爭賠款問題的文件規定:拆除日本的工業設備,并把日本的工業生產能力維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亞洲的其他國家。1949年,美國政府決定大幅度降低對日本的賠償要求,1950年5月停止了戰爭賠償計劃。造成美國政策變化的原因是
A 恢復日本的經濟,利用日本作為“冷戰”的工具
B 緩和與日本的矛盾,減輕日本與美國的經濟競爭
C 幫助日本發展生產,供應朝鮮戰爭所需的軍事物資
D 改善與日本的關系,與蘇聯爭奪對日本的控制權
32、蘇東劇變后,世界形勢發展總趨勢是
A 走向緩和 B 緩和與緊張并存 C 和平與動蕩并存 D 區域性合作加強
第II卷。ǚ沁x擇題 52分)
二、非選擇題(33題14分,34題16分,35題22分,共52分)
33、(14分)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讓一個人負擔公職優先于他人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的成員,而是他們所具有的真正才能!覀冄诺淙俗约簺Q定我們的政策,或者把決議提交適當的討論。
——伯利克里《在陣亡將士葬禮上的演說》
材料二
美國聯邦政府
圖一 唐朝政府機構示意圖 圖二 美國聯邦政府機構示意圖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的主要表現。(4分)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圖一、圖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相同點?本質上又有什么不同?(6分)
(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雅典的民主政治與圖二有什么淵源關系?圖二中的國會類似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哪個權力機構?(4分)
34、(16分)不同時期對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的概括,反映著當代學者對歷史發展方向的認識不斷深化。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二三十年來,多數學者注重從現代化角度研究中國近代史,認為中國的現代化就是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這是對1840年以來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新概括。
20世紀80年以來,我國有些學者提出“現代化史觀”。主張“從宏觀歷史學的角度,把現代化作為一個全球性大轉變的過程,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轉變的大過程,進行整體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
(1)依據材料一的觀點,你會對近代前期的哪些重要事件評價較高?(3分)
材料二《西方文明對中國的沖擊及中國文明的嬗變》一文中說:“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洋務運動只不過剪斷了一些枝葉,辛亥革命則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但是樹斷了,樹墩還在,一般的樹只要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的”。
(2)洋務運動“剪斷了一些枝葉”表現在哪些方面?(3分)辛亥革命是如何將“大樹”砍斷的? (4分)
(3)革命派沒有挖掉“樹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何以見得“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的”?(4分)
材料三 陳獨秀在《舊思想與國體問題》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發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穩……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
(4)陳獨秀等人為了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洗刷干凈進行了怎樣的斗爭?(2分)
35、(2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時代》是美國影響最大的新聞類周刊,有世界“史庫”之稱,覆蓋面遍布全世界。自1923年3月3日創刊以來,《時代》就對報道中國有著濃厚的興趣。
圖11949年3月,毛澤東第一次成為《時代》封面人物。題目是《中國的毛澤東》,紅色條幅上寫著民主統一。
圖21979年1月,鄧小平的頭像再次被赫然印在《時代》周刊封面上。標題寫著:《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隨后,剛過了一個月,鄧小平的頭像再次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上,題目是《鄧來了》。鄧小平訪美,在美國掀起了“中國熱”。
圖31985年9月,題目是《中國正在遠離馬克思》,畫面很清楚地對毛和鄧兩個不同時代的生活進行了對比。一邊是游行的隊伍高舉著馬克思的畫像,農民在田里插秧;另一邊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樓大廈,漢堡包,照相機等消費品。
(1)《時代》周刊將上述兩人列為當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4分)有人說,毛澤東使中國人民站起來,鄧小平使中國人民富起來。指出這兩個事件的相互關系。(2分)
(2)圖3中《時代》周刊告訴世界,1985年的中國經濟已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3分)圖3中《時代》周刊標題的觀點明顯是對中國的歪曲,試結合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政治經濟變革來駁斥這一觀點。(4分)
材料二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轉入大規模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帶領中國人民開始有別于蘇聯模式、適合國情的、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
鄧小平作為黨的第二代集體的核心,繼續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探索、糾正,創新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50年代中期對“有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探索的主要表現,(5分)并指出毛澤東和鄧小平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上有何內在聯系?(4分)
34題答案
(1)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答出其3個給3分)
(2)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化企業;派遣留學生;創辦新式海軍。(3分)
(3)創立了革命團體,成立中國同盟會,以三民主義為綱領。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成立了中華民國并制定了《臨時約法》。(答出4點即可給4分)
(3)原因: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妥協(2分)表現:袁世凱復辟帝制、北洋軍閥封建統治等。(2分)
(4)1915年,陳獨秀高舉“民主”“科學”兩面旗幟,興起了新文化運動。(2分)
35題答案
(1)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即將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戰爭的最后勝利,建立民主統一的新中國(2分)。在鄧小平的指導下,中國開始改革開放;1979年中美建交,開創了中美兩國關系的新時代;使中國以新的形象出現在世界上。(2分)
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終目標。(2分)
(2)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已經獲得成功,城市國有企業的改革進行,建立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使中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3分)
中國走的是一條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從政治上看,我們堅持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從經濟上看,經濟體制改革是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或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4分)
(3)主要表現:建構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人大、政協及民族區域自治);用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與和平贖買政策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中共八大正確指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提出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外交上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求同存異的方針;文化領域實行“雙百”方針等。(答出5點即得5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5331.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