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歷學期寒假作業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語】歷史告訴我們會有哪些選擇,歷史以具體而微的事例教導我們不公、無知和尋釁的罪惡,告訴我們一句樸實的鼓勵話語或一種簡單卻閃耀著智慧光芒的思想。逍遙右腦為大家推薦了高二歷學期寒假作業試題,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個2分,共5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寫到:“ 《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可見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

A.鑒古諷今,懷念上古之風 B.主張仁者愛人,為政以德

C.針砭時弊,提供王者之道 D.維護周禮,力圖恢復西周的統治秩序

2.《孟子•盡心》中提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庇纱,孟子強調

A.性本善 B.教育的教化功能

C.學以至圣,致良知 D.民貴君輕

3.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漢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統局面。這一變化過程反映了

A.中國社會的大變革 B.中國從分裂走向統一

C.文化專制統治日益加強 D.儒家思想產生了巨大影響

4.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古代女子列入“閨節”、“閨烈”的烈女節婦,唐朝為51人,宋朝為267人,明朝為36000人。這種變化趨勢表明

A.禮教束縛漸趨強大 B.君主專制逐漸強化

C.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D.夫權社會基本形成

5.王陽明強調“以吾心之是非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測,而是簡易直接的,愚夫愚婦只要在日常行為的“事上磨練”,同樣可以成為圣人。這說明王陽明

A.主張用良知支配行為實踐 B.科學說明了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C.對君主專制制度進行抨擊 D.認為只需探究萬物就可得天理

6. 清朝末年李滋然作《明夷待訪錄糾繆》抨擊《明夷待訪錄》,認為“今日之談革命、講自由而重獨立者,皆托此篇以濟其邪妄”。該文中的“邪妄”實際上是指

A.倡導工商皆本 B.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

C.學習西方 D.反對君主專制

7.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列舉了中國古代科技向西方傳播的水力冶煉鼓風機等26項發明。而在列舉公元3—18世紀西方傳入中國的技術發明時,李約瑟只找到了4項。以上現象說明

A.閉關鎖國妨礙西學東漸 B.作者的立場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國 D.中國古代科技對世界影響深遠

8.歷史學家錢穆以為,“古代中國在宋以前,文學藝術尚是貴族的、宗教的,而宋興以來則逐漸流向大眾民間,成為日常人生的!毕铝蟹謩e體現“宋以前”與“宋興以來”藝術形式特點的是

A.彩陶畫與漢賦 B.話本與小說 C.唐詩與風俗畫 D.楚辭與文人畫

9.宋、元以來,人們不斷把民間的種種傳說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來越豐富、離奇和神采飛揚。而到了明、清時期,更是出現了許多以八仙故事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眾喜愛、流傳不衰。這種現象表明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趨勢加強 B.民間故事迎合了統治階級的需求

C.民間文學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迎合了社會的價值取向

10.宋以后是戲曲發展時期,三國戲尤其盛行。起初關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濟度成神,宋徽宗時封關羽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時關羽被加封為“忠義神武關圣大帝”。材料表明

A.戲劇是加強思想控制的工具 B.儒道佛在民間傳播逐漸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D.戲劇在社會上發揮教化功能

11.古希臘詩人西摩尼德斯寫道:“德行/住在難攀登的高山/ … … 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這人性之巔。”下列觀點與該詩句最為契合的是

A.“人是萬物的尺度” B.社會秩序建立在約定上

C.“美德即知識” D.信奉圣經,獻身上帝

12.之所以說“文藝復興使人們開始從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價值”,是因為這場運動

A.沖擊了神學思想的束縛 B.倡導“先定論”,挑戰教皇的

C.追求人的徹底解放和自由平等 D.用理性之光驅散了現實的黑暗

13.哥白尼的日心說曾遭到路德的惡毒咒罵,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義者塞爾維特,在正要發現血液循環的時候,雖然逃離了羅馬天主教會的監獄,卻最終慘死在加爾文教的火刑架上,這說明

A.宗教改革發展了人文主義 B.教會對人文主義愛恨交加

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點 D.新教反對宗教信仰的自由

14.盧梭說:“設計一種人類的集合體,以用集體力量來保障每一個加盟的個體和他的財產。在這一集體中,個體雖然和整體聯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聽從自己的意志!边@表明他主張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以契約保障個人自由

C.天賦人權 D.主權在民

15.從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初,進化論、相對論和量子論相繼創立。這些學說問世的共同意義是

A.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 B.挑戰了封建神學創始論

C.提供了觀察世界的新視角 D.開創了近代實驗科學體系

16.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深刻反映清朝社會現實的百科全書式巨著,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被譽為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這兩部“百科全書”的共同之處是

A.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精神 B.是對封建社會的無情揭露

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反映 D.以理性主義為指導思 想

17.有學者指出,工業化的發展,對19世紀中期強調藝術創作以真實生活為依據的現實主義畫派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影響主要表現在工業化

A.引發了更加嚴重的社會問題 B.轉變了繪畫藝術的發展方向

C.導致了藝術創作的地位下降 D.改變了傳統繪畫的創作方式

18.有史家評論道:“須知那個時候的中國,要在充斥封建主義舊文化的天地里容納若干資本主義的新文化,除了‘中體西用’還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來!贝擞^點強調了“中體西用”

A.符合當時的國情 B.可以挽救民族危機

C.是理想的救國方案 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19.嚴復1879年留學歸來后,常有“局外人”之感,這時的他甚至寫下了“當年誤習旁行書,舉世相視如髦蠻”的詩句。這在本質上反映出

A.“進化論”思想與傳統文化的對立 B.當時中國社會缺乏推動革新的動力

C.維新變法運動遭到頑固勢力的圍攻 D.東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認同上的差異

20.在歐 洲啟蒙思想家看來,“自由”、“平等”是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在中國最早大力倡導這一觀念的是

A.李贄的“異端”思想 B.林則徐“開眼看世界”

C.康有為的維新思想 D.陳獨秀創辦《新青年》

21.“這種主義的高漲以對勞動群眾生活狀況的最真摯的同情和對他們的壓迫者及剝削者的烈憎恨為前提,同時又反過來產生這種同情和憎恨!绷袑幵u價的應是孫中山的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改良主義

22.毛澤東在1925年12月1日寫成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寫道:“革命黨是群眾的向導,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边@說明

A.毛澤東對于革命的朋友和敵人尚未有清晰認識

B.毛澤東反對我黨在革命中出現的機會主義傾向

C.北伐戰爭的順利進軍得到了所有革命階級支持

D.毛澤東初步闡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

23.1984年,鄧小平在談到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時說:“農村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為城市比農村復雜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當的地方,改過來就是”。這體現了鄧小平改革思想中

A.摸著石頭過河的思想 B.實事求是的原則

C.緊緊依靠群眾的思想 D.全面改革的思想

24.新中國成立后,科技事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1964年,中國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三年后,1967年顆氫彈成功爆炸;1970年我國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究其原因是

A.科教興國戰略的推動 B.蘇聯長期的技術支持

C.主觀努力拼搏的結果 D.雄厚物質基礎的保障

25.“一切科學的東西,都是在辯論、求證中獲得發展,一切優秀的文藝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榮”。該講話

A.明確了“科技是生產力”的思想

B.奠定了“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論基礎

C.反映了學術問題政治化的要求

D.體現了“雙百”方針的精神

26.(14分)閱讀下面材料:

中華傳統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表 現為“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秦漢以后“定型為以儒學為正宗,兼納百家、釋道的帝國文化”;而“在商品經濟有較充分發育的基礎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葉以前的整個中國社會都相當幼弱!

——《中華文化史》

請回答:

(1)列舉春秋戰國時期“私學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現,并分析這一時期“私學文化”得以產生發展的根源。(6分)

(2)概述秦漢至兩宋時期的“帝國文化”的形成過程。(4分)

(3)指出導致清中葉以前“市民文化”在整個中國社會中相當幼弱的主要原因。(4分)

27.(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時期調動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編纂了大型叢書《四庫全書》,全編收書3500多種、7.9萬多卷,總量達9.9億字,幾乎囊括了清中葉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獻典籍,并在特定的視野中加以系統布勒,從而構成了中國古代最為龐大的典籍。所以,紀昀在《進四庫全書》表中稱《四庫全書》具有“源流之大備”及“回歸”的特質!逭谛迺耐瑫r,也 對古代文化典籍進行了大規模的、有目的的刪削與篡改,對圖書的禁毀確實是嚴厲的。

——樓宇烈《中華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狄德羅主持下開始編撰一部《百科全書》,全名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技藝詳解辭典》。參加撰稿的多達160人,其中有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鳩,自然科學家達朗貝、孔多塞,哲學家拉美特利、愛爾維修、霍爾巴赫,文學家博馬舍,經濟學家魁奈、杜爾閣等人。參加編撰的作者被人們尊稱為“百科全書派”。他們人數眾多,影響極大,成為法國啟蒙運動的中心。

百科全書的編寫,既吸收了當時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成果,又有力地推動了啟蒙運動的深入發展。

——劉祚昌王覺非((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第二版)

(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兩部著作的不同特點.(4分)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 知識,指出它們出現的背景。(4分)

(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這兩部著作的不同影響。(6分)

28.(12分)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是一個逐步認識、學習西方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天地開辟以來未有之奇憤,凡有心知血氣,莫不沖冠發上指者,則今日之以廣運萬里地球中大國而受制于小夷也!┗噬险袼⒓o綱,一轉移間耳,此無待于夷者也。至于軍旅之事,船堅炮利不如夷,有進無退不如夷。

——馮桂芬《校?廬抗議•制洋器議》

材料二 為了在王權承認的“合法性”范圍內偷運西學之果,康有為在變法的整個過程中不得不始終小心翼翼地從“奉天承運”“圣人之作”的傳統象征系統內拾取古已有之的變化之道!M管康有為之變法理論似乎處處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無敢逾越古典圣賢所訂準繩,但言行舉止中卻不時透露出叛逆色彩。

——許紀霖、陳達凱主編《中國現代化史》

材料三 陳獨秀的啟蒙運動是一場比孫中山更加徹底的革命,陳獨秀是要把歐洲兩千多年發展起來的自由、民主和科學應用于中國,徹底改變幾千年以來中國人民處于奴隸地位的舊倫理、舊道德、舊政治、舊思想,建立起人民本來就是主人地位的新倫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啟蒙: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反思》

材料四 自1840年以來,各時代思想特征雖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說,個別概念之瑣屑,復不可勝計,而最基本之原始動力則是完全一致的。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請回答:

(1) 與傳統的“華夷觀”相比,材料一的作者是如何認識西方的?(2分)

(2)據材料二,概括康有為變法思想的基本特點?涤袨榈摹芭涯嫔省痹谄渌枷胫鲝埳嫌泻尉唧w體現?(4分)

(3)據材料三 并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理解“陳獨秀的啟蒙運動是一場比孫中山更加徹底的革命”?(6分)

(4)綜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四中近代中國新思潮不斷涌現的“最基本之原始動力”。(2分)

【歷重大改革回眸】

29.(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9世紀(中期),俄羅斯和日本社會都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挑戰,和歐美軍事力量的碰撞顯示出農業社會在軍事上要遠遠弱于工業化國家!羞@些國家都啟動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從歐美模式中汲取靈感以解決因國內不滿和外國入侵給他們帶來的統治危機!母镉媱澰诓煌瑖倚Ч步厝徊煌,在俄羅斯,保守的統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圍:雖然他們大體上支持工業化和軍事改革,卻扼殺了可能威脅他們社會地位的政治和社會改革。而在日本,反對派倒幕運動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機會進行比在俄羅斯社會中更為徹底的改革計劃。到20世紀早期,在明治維新領導人所實施的改革的基礎上,日本成為一個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強國。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請回答:

(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當時俄、日各自面臨的“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挑戰”。(4分)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兩國從“歐美模式中汲取靈感”的主要表現,并談談你對日本進行的“比俄羅斯更為徹底的改革計劃”的認識。(6分)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30.(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法國《1791年憲法》將《人權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規定:“主權屬于國民”;“立法權委托給由人民自由選出的暫時性的代表們所組成的國民議會”;“行政權委托給國王”;“司法權委托給由人民按時選出的審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國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國民依法享有人身、財產、言論、出版、集會、信仰等自由;參議院由各 地選派的參議員組成,行使立法權;由臨時大總統、副總統和國務委員行 使行政權;法院由臨時大總統及司法總長任命的法官組成,行使司法權!

(1)根據上述材料,比較法國《1791年憲法》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異同。(4分)

(2)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法國《1791年憲法》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后,兩國民主力量與專制勢力的斗爭歷程。從中你能得到什么歷史啟示?(6分 )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31.(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巴黎和會上,顧維鈞代表中國進行強有力地辯駁。他指出:“三千六百萬之山東人民,有史以來為中國民族,用中國語言,信奉中國宗教”;“膠州為中國北部之門戶,亦為沿岸直達國都之最捷徑路”;“以文化言之,山東為孔孟降生,中國文化發祥之圣地”, “中國之不能放棄山東就像基督教之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樣。

——《顧維鈞:雄辯于巴黎和會上》

材料二 次世界大戰后,中國是戰勝國。由于中國實力太弱,《凡爾賽和約》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在巴黎和會中,中國政府的外交失敗,直接引發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從而引發了五四運動,并迫使中國政府在6月28日沒有簽署凡爾賽條約。此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大,此后北洋軍閥政府失去民心而垮臺。

(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必須收回山東主權的原因。(4分)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中國沒有收回山東的原因以及對中國的影響(6分)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2》,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俪嗟赖蛪簬В阂驗闊崃ψ饔眯纬,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诟睙釒Ц邏簬В阂驗閯恿ψ饔枚纬桑瑲饬髟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坌棚L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芨睒O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邩O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饕苿臃较颍壕捅卑肭蚨,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90072.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