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度下學期第二次月考高二歷史試題【新課標】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第Ⅰ卷(共50分)一、選擇題 (每道題1分,共50道,合計50分)1.下列關于改革的說法正確的是:①人類社會自產生以來,改革就與社會進步相伴而生,并成為歷史前進的動力之一。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③改革是統治者希望通過和平的、沒有暴力的方式來完善社會制度并鞏固自己的統治。④改革中也充滿了復雜性、多樣性與艱巨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 梭倫在當選執政官之前,曾經賦詩說:“我注目凝視,悲哀充溢著我的心,這愛奧尼亞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絕境”。梭倫說雅典“陷于絕境”主要是指( ) A.奴隸的反抗斗爭B.奴隸主內部爭權奪利斗爭 C.工商業奴隸主的挑戰D.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斗爭3.為紀念“偉大的立法者”梭倫,美國在其立法機構——眾議院的墻壁上鑲嵌了一幅梭倫的畫像。梭倫改革的措施體現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〢.劫富濟貧 B.公平公正 C.傾向權貴 D.崇尚峻法4.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開展變法運動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張的影響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C.新興地主階級的推動 D.各國君主為鞏固統治支持變法5.“(6世紀初)……黃河中游的許多荒地,重新得到開墾,糧食產量比過去增多。……全國人口比西晉太康年間南北方合計,還要多出一倍……有水田之處,都要通渠灌溉,促進了水田的發展!背霈F以上情況,主要得益于( 。倬镏频耐菩小、谛⑽牡壑匾曓r業水利工程的修建③北魏時期犁和牛耕的廣泛使用、鼙蔽簳r期新耕作技術的推廣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北宋前期,統治者認為:“富室田連阡陌,為國家守財爾!緩急盜賊竊發,邊境擾動,兼并之財,樂于輸納,皆我之物。”這表明北宋政府( 。〢.抑制土地兼并以緩和階級矛盾B.限制地主特權以減輕農民負擔C.縱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籌集軍費D.責令地主將兼并之財上繳國庫7.宋神宗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其目的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〢.克服危機,維護統治B.提高北宋軍隊戰斗力C.使人民生活富裕D.增加政府收入8.王安石說:“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興,昏亂之世雖有之亦不興?蓋用之與不用之謂也!毕铝懈黜椩u述,符合引文內容與史實的是( 。〢.他認為任用賢才是國興關鍵,他注重任人唯賢B.他認為任用賢才是國興關健,但變法用人不當C.他認為社會治安是國興關鍵,他加強保甲制度D.他認為社會治安是國興關鍵,但變法只重經濟9.下列涉及到封建生產關系調整的改革是:①管仲改革②王安石變法③商鞅變法④梭倫改革A.①② B.② C.②③ D.③10.有人說康有為是“跪著造反”的典型,主要是指康有為( 。〢.主張維新變法B.宣傳變法的目的是挽救清朝統治危機C.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相結合來宣傳變法思想D.依靠清朝官員支持組織強學會11.1898年6月16日,康有為上書光緒帝:“皇上勿去舊衙門,而惟增置新衙門;勿黜革舊大臣,而惟漸擢小臣。多召見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賞以卿銜,許其專折奏事足矣!边@段話最能反映維新派在變法中的態度是( )A.要光緒帝加強對封建官吏的控制B.在封建勢力面前表現出妥協性和軟弱性C.要使更多的維新派參與政權D.要光緒帝在變法中講究策略12.梁啟超認為“戊戌維新雖時日極短,現效極少,而實二十世紀史開宗明義第一章也”。下列關于維新變法運動的評價,與此吻合的是( )A.揭開中國近代史的序幕B.開辟向西方學習的強國御侮之路C.形成近代中國首次思想解放潮流D.成為正規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開端13.在戊戌變法的詔令中,致使“舉國守舊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業,自是日夜相聚,陰謀與新政為敵”的內容是( )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員、谛拗F路,開采礦產 ③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 ④裁汰綠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4. 商鞅變法的法令規定:“勤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边@反映了變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護農民階級的利益 B.實現秦國的富國強兵 C.保護和穩定封建小農經濟 D.鞏固和發展土地私有制15.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臨的社會形勢主要有①實行宗主督護制嚴重影響了封建國家的賦稅收人②賦稅征收嚴重不均,農民負擔沉重,社會矛盾激化③民族矛盾日漸突出 ④馮太后崇尚“漢法”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6.導致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 A.觸動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到反對 B.用人不當,危害百姓,人民反對C.政令不通達,一些地方官不執行新法 D.保守派司馬光當政,堅決反對新法17.王安石變法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 A.加強北宋政權的軍事力量 B.解決北宋政權的財政困難 C.削弱北宋地方割據勢力的實力 D.改革科舉制度,擴大封建統治基礎18.教皇英諾森三世說:“教皇權力好比太陽,國王權力猶如月亮,它的光是向著太陽借來的。”這句話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權力是從教皇的權力中分化出來的 B.天主教迫使各國統治者聽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權統治 C.羅馬教會統治一切,影響世俗社會的每一個方面 D.人們既是國家的臣民,也是教會的子民19.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爭中失利,被教皇開除教籍,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著風雪嚴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懺悔罪過”,這就是“卡諾莎之辱”!皩σ陨鲜霾牧侠斫庹_的是( )A.強調世俗權力高于教權 B.封建勢力強大 C.主張政教合一 D.教皇權力高于王權20.穆罕默德?阿里對留學生許下諾言:“誰首先學成,政府將給他們高薪,提拔他們當工長!边@體現了穆罕默德?阿里A.力主學習外國先進技術的改革思想 B.鞏固封建統治的目的C.大力發展軍事工業 D.聘請外國技師建立工廠21.在工業革命大潮直接有力的沖擊之下,穆罕默德?阿里對埃及落后的社會生產方式進行了徹底改造,能體現這一改造的措施是 ( )A.大力加強中央集權 B.消滅盜匪C.堅決打擊馬術路克割據勢力 D.創辦第一批近代工廠2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體現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的措施有①發展機器工業,創辦近代工廠②壓制馬木路克勢力③學習西方技術,推行近代文化教育④對外擴張,建立帝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23.下列中外改革,使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的有①商鞅變法 ②王安石變法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⑤日本明治維新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24.明治維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其中對以后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是A.保留了傳統的身分等級制度 B.人民并沒有獲得真正的民主權利C.推行軍國主義政策 D.承認土地私有,確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25.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時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關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鹽田、鳥飼、豬狩等姓則源于生產勞動。這些姓氏的出現,主要與明治維新的哪條措施有關A.“廢藩置縣” B.廢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產興業” D.“文明開化”26.商鞅變法法令規定,國家頒行標準的度量衡器,國人必須嚴格執行。這一規定( )①阻礙了經濟發展的進程 ②便利了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 ③有利于國家賦稅的征收 ④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勢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7.吳起在楚國變法,最后被叛亂的大臣亂箭射死;商鞅在秦國變法,在秦孝公死后被處以車裂之刑。這些史實本質反映出( )A.吳起、商鞅為了推行新法,嚴刑少恩,不得人心B.改革要適應歷史發展規律C.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爭奪統治權的斗爭異常激烈D.變法時機還不成熟28.成書于5世紀的《洛陽伽藍記》記載:“自晉宋以來,視洛陽為荒土。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A.北魏遷都洛陽,促進其繁榮.北宋統治的洛陽呈現景象C.D. (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一定范圍內的民主 ②根本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統治地位和利益 ③雅典民主政治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 ④雅典民主只適用于小國寡民的城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一些重大改革在歷史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足夠深刻的印記,也被一些物化的東西所定格。下面兩幅圖片分別是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典型雕刻大佛。前一幅為云岡石窟,其雕刻佛面方圓,兩肩齊平,深目高鼻,衣紋厚重突起,線條簡明,是典型的胡人形象,后一幅是龍門石窟,無論佛像造型,還是龕飾壁雕,都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卮33-34題 33.上圖是中國古代兩大雕刻藝術的寶庫,與其有密切關聯的古代少數民族是A.匈奴 B.鮮卑 C.契丹 D.女真34.出現上述不同和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B..D.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國洋務運動的相同點不包括 A.都創辦了軍事工業 B.都創辦了民用工業.都建立了新式海軍.都改革了政治體制A.B.C.D.A.吉田松陰B.福澤諭吉C.伊藤博文D.木戶孝允
【新課標版】2013-2014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26059.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