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山西省曲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山西省曲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一、單選題(30?2分=60分)1.梭倫改革的積極作用有 ①從根本上解決了貴族和平民的矛盾 ②大大促進了雅典農工商業的發展 ③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④解除了雅典平民淪為奴隸的威脅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 ①②③2.近年來有媒體報道,雅典衛城遭到罷工閉館后正式對外開放。在衛城中有一塊公元前6世紀的石碑,記載了帕里斯從馬其頓移居雅典,并成為雅典公民。據此我們判斷,他從事的職業最有可能是A.農業 B.教育 C.手工業 D.商業3.梭倫曾作詩說:我進退維谷,猶如孤狼在一群獵狗之中。這是因為A.財產等級制的缺陷B.雅典僭主政治的建立C.改革沒有徹底解決貴族與平民的矛盾D.貴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殘余4.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紛紛進行變法的直接動力是A.階級斗爭非常尖銳 B. 生產力的迅速發展C.東周王室日漸衰微 D. 想稱雄天下的欲望5.商鞅變法規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舊的社會習俗,還有A.嚴格控制人民 B.增加賦稅收入C.提高軍隊戰斗力 D.打擊貴族勢力6.春秋戰國是我國社會制度的變革時期,春秋與戰國改革的不同之處主要是A.改革的內容不同  B.改革的方式不同C.改革的發動者不同  D.改革的結果不同7. 郭沫若曾指出:“東周列國的社會制度變革到春秋末年時達到質變!弊钅苷f明這一觀點的是A. 春秋爭霸戰爭 B.“戰國七雄”出現C. 周王室更加衰微 D. 各國通過變法廢除奴隸制,確立封建制8.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各種制度的建設有許多不夠完善和欠缺之處,不包括 A.民族政策 B.賦稅制度 C.按人口分配土地 D. 基層政權組織9.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下列制度,使北魏農民的負擔大為減輕,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增多的是 A. 推行均田制 B. 制定官吏俸祿制 C. 推行新的租調制 D.設立三長制,強化對地方的控制10.北魏均田制實行后,文獻中出現了“莊園”一詞,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實行后,“莊園”一詞的使用更普遍。這反映了均田制實施后A.仍存在土地集中現象 B.不存在土地私有現象C.井田制得以恢復 D.莊園由中央直接管理11.導致北宋初期階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 B.“慶歷新政” C. 實行“恩蔭”制度 D. “杯酒釋兵權” 12.北宋中期形成積貧積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民族的南侵 B.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所致 C.財政入不敷出 D.對西夏、遼的戰爭耗費和賠款13.王安石說:“……舉天下之役人人用畝,茍不得其人而行……故免役之法成,則民時不奪而民均矣!蓖醢彩f的變法措施是A.募役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稅法 D.市易法14.加爾文認為“當我們僅從天賦方面看一個人,我們會發現他從頭到腳,一無是處。如果在他身上還有一些值得贊揚的,那也來自上帝的恩賜!庇纱耍笕藗儮傩叛錾系 ②嚴格道德標準 ③過節儉生活 ④放棄自身奮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下列對宗教改革歷史作用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A.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B.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C.對后來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D.直到19世紀它始終為資產階級建立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提供重要的思想武器16. 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與教皇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結果,腓特烈一世于1176年慘敗,幾乎放棄了在意大利的一切要求,使教皇權威達到了極盛。教皇英諾森三世在中部意大利建立起教皇國,以拱衛羅馬,并任命皇帝。這一結果反映了當時歐洲A.王權與教權的統一性 B.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統治者C.教皇的權力是上帝賦予的 D.國王權力受教皇制約 17.穆罕默德?阿里崛起的最深刻的社會意識因素是A. 奧斯曼帝國的支持 B.英法的殖民侵略C.馬木路克的暴政 D. 在反抗斗爭中逐漸形成的獨立民族意識18.阿里改革最終的結果是失敗的,其決定性的原因是A.西方殖民者的入侵B.阿里政權的封建專制性對現代化的改革起著明顯的阻礙作用C.阿里只進行了局部性的變革,沒有進行根本性的全面的結構變革D.阿里的改革缺乏群眾基礎,沒得到社會成員的有力支持19.“我不愿農民過得優厚,但我要防止俄國的暴動。我認為,我們要農民同土地割裂就會點燃俄國!痹诋敃r看來,“我”能做的應是 A.解放農奴,并給土地 B.解放農奴,不給土地 C.強化農奴制,鞏固統治 D.開辦工廠,發展工商業20. “俄國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一樣英勇作戰……總之戰爭是失敗了!边@場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A.沒有獲得海軍的保障 B.俄國沒有開展工業革命 C.俄孤軍難以對抗強敵的聯合 D.俄國的發展受到農奴制的阻礙21.俄國1861 年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但列寧卻說它是“對農民進行殘酷的掠奪”,這主要是指 A.農民需用錢購買商品 B.農民需用高價贖買份地 C.農民被迫出賣勞動力 D.農民成為商品22.農奴制改革后,莫斯科州農民卡瓦廖夫可以①自由結婚、經商和打官司 ②以優惠價格購買地主的土地③自由外出務工和游歷 ④購買土地,經營資本主義農業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3. 19世紀中期,許多與西學相關的“日本新詞”來自中國,而在20世紀初年,大量與西學相關的“日本新詞”,如勞動、方針、政策、理論等迅速傳入中國。出現這一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 A.中國留學日本人數增多 B.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 C.日本先于中國接觸西學 D.日本明治維新成效顯著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明治維新都是為實現近代化而進行的改革,措施大同小異, 其 中“小異”應是 A.創辦近代工廠 B.制定憲法 C.改革傳統教育 D.加強中央集權25.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有日本人對前來訪問的德國友人說:“我們的歷史自今日始!”他這句話的意思是此時的日本A.開始建設現代國家 B.成為世界重要國家 C.剛剛取得民族獨立 D.徹底拋棄原有文化26.日艦擊沉“高升”輪,見證了中日甲午戰爭慘烈的一幕。天蒼蒼,海茫茫,海之上,國有殤!也許不需要特別的紀念,因為我們從來就沒有忘記。這場戰爭對中國的危害有①大舉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②列強向中國輸出資本,嚴重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③使列強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④使中國出現嚴重的民族危機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7. 1898年6月16日,康有為上書光緒帝:“皇上勿去舊衙門,而唯增新衙門;勿黜革舊大臣,而唯漸擢小臣。多召見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賞以卿銜,許其專折奏事足矣!边@段話最能反映維新派在變法中的態度是要光緒帝加強對封建官吏的爭奪 B.要光緒帝在變法中講究策略C.在封建勢力面前表現出妥協性和軟弱性 D.要使更多的維新派參與政權 28.我們之所以稱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是因為它A.主張實行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度B.主張愛國救亡,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C.頒布了《定國是詔》,實行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改革D.提倡新學,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29.1868年,明治政府頒布“五條誓文”,其中之一為“官武一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務使人心不倦”。在后來的改革中,起到這種作用的措施是A.文明開化 B.殖產興業 C.四民平等 D.廢藩置縣 30.在百日維新期間,山東煙臺牟平的學子張子昭得知變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當即手寫血書,痛罵康、梁。在維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應是 A.廢除八股文 B.設立京師大學堂 C.派留學生出國留學 D.在各地設立中小學堂二、非選擇題(40分)31.(2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梭倫確立財產等級制方法是公民每年的總收入折合成農產品計算財產,。()據材料,概括康有為有關教育的觀點。(分) 山西省曲沃中學校2012級期末考試歷史答案一、選擇題(3)均田制(封建的土地國有制。一定程度上使無地少地的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增加了財政收入,緩和了階級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32. (1)措施:整頓太學。(2分)目的:為變法培養人才、制造輿論。(2分)(2)內容:擴大大學的自主權,鼓勵社會與私人辦學,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6分)(3)指導思想:既要培養學生具有日本的忠君愛國思想,又要掌握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和魂洋才)。(2分)(4)觀點:把教育作為開展政治活動的重要手段;提倡培養群體觀念;注重培養政治素養。(6分)(5)改革推動教育,教育服務改革。(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山西省曲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72400.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