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選出。每小題2分,共計60分)1.右圖所示,1973年,在河北定州城關西南四公里八角廊村發現一座古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竹簡,考古專家們對竹簡鑒定以后,認定這些竹簡是《論語》,如果以此鑒定古墓的最早時間,判斷正確的是A.商朝時期B.春秋時期C.戰國時期D.西漢時期2.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出現了一場歷時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紀大辯論,儒道爭鋒,儒墨爭雄,儒法爭用,可謂縱橫捭闔,機鋒迭起,智慧紛呈,展現出無窮的魅力。這種“爭”從根本上講是A.對國家統治權的爭奪 B.對社會發展的規劃之爭C.適應了統治者的需要 D.學術思想與智慧的創新3.西漢初年,政治實行“無為而治”,下列有關西漢的史實不屬于此范疇的是A.漢景帝減免賦稅從十五稅一減至三十稅一B.漢文帝先后廢除了連坐法,廢除肉刑(即臉上刺字,割鼻),改肉刑為苦役或打板C.南越國的尉佗稱帝,漢文帝對北方其家族的人,沒有制裁反而進行了一定的照顧D.元朔二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4.南朝吳均在《齊春秋》中記載:“有病邪者,以問歡(人名)。歡曰‘君家有書乎?’曰‘惟有《孝經》三篇�!瘹g曰:‘可取置病人枕邊,恭敬之,當自瘥(治愈)�!缙溲裕�。后問其故,歡曰:‘善禳禍,正勝邪,故爾�!边@則故事反映了 A.儒家經典在民間被神圣化 B.儒學正統地位開始確立 C.思想界出現三教合一趨勢 D.儒學影響中醫治療方法5.中國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時有朋友問他,“山巖中美麗的花樹,自生自長,與人心感覺與否并無關系,你認為呢?”他回答說,“你來看此花樹時,它才存在,你不來時,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來,花樹的存在與否,全以人的主觀感覺為轉移。這位思想家是A.程頤 B.朱熹 C.王守仁 D.黃宗羲6.歐陽修上疏說:“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為《宋文》者,多是當今議論時政之言……詳其語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體,竊恐流布漸廣,傳之虜中,大于朝廷不便……(請)今后如有不經官司詳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貨賣。”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開始普及 B.書籍出版業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與契丹間關系緊張 D.文化傳播方式變化影響政府管理7.李贄在《史綱評要》中說:“(李斯建議焚書的上書)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當戰國?議之后,勢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對此信息的解讀,與李贄本意相符的是A.儒家思想并非萬世不變之理 B.統治者實施新政必須要堅決 C.政治統一必然要求思想統一 D.專制集權是歷史的必然趨勢8.日本學者巖谷宕陰感嘆道:“嗚呼,忠智之士,憂國著作。未為其君所用,反落他邦,吾不獨為默深(魏源的字)悲矣,亦為清帝悲矣”�!拔礊槠渚谩钡淖钪饕蚴茿.清帝的識人不明,用人不智 B.著作本身看世界的深度和廣度不夠C.缺乏相應的社會環境 D.當時的中國民智未開9.“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華,久之中華失其傳,而外夷襲之”,有詩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華舊制來�!边@種“西學中源”說的解釋目的在于A....A.B.C.D.13.劉大白在詩《紅色的新年》中寫道:“拿錘兒的說:‘世間底表面的,是誰造成的?你瞧!世間人住的、著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錘兒下面的工程?’拿鋤兒的說:‘世間的生命,是誰養活的?你瞧,世間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鋤兒下面的結果?’”(注:劉大白,最早反映工農生活的詩人,該詩創作于民國七年)其創作的背景是 A.胡適等人提倡新文學革命 B.南京國民政府統治黑暗 C.俄國建成社會主義社會 D.李大釗創立中國共產黨,宣傳社會主義14.民國九年,濰縣南關小學的國語語文有《鄭成功收復臺灣》、《說自由》、《纏足之害》、《開礦》、《葡萄釀酒》、《瓦特發明蒸汽機》、《麥哲倫環繞地球一周》等。材料說明當時的學校教育注重①提倡科學,中體西用 ② 培養學生自由平等思想③宣傳實業救國思想 ④傳播經世致用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其所恃為后盾者實為多數之民眾:若智識階級、若農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蓋民族主義,對于任何階級,其意義皆不外免除帝國主義之侵略�!边@表明孫中山晚年對中國革命的認識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變化是指A.革命的領導權和目標 B.革命的進程和對象C.革命的指導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對象16.毛澤東的下列文章,按發表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新民主主義論》③《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④《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17.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曾說,“歷史上凡專制主義者,或帝國主義者,或軍國主義者,非等到人家來推倒,決沒有自己肯收場的。”“要人心改變,也要有一種與這心力強度相等的力去反抗它才行”。這說明影響他思想的歷史觀是A.現代化史觀 B.革命史觀 C.全球化史觀 D.文明史觀18.右圖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五個時期科技發展情況(科技成果)曲線圖,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一五”計劃促進了①時期的科技發展B.“兩彈一星”成果是在②時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時期內沒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秈型雜交水稻是在⑤時期取得的重大成果19.某文學作品寫道:“1977年的元宵節,狗蛋他爹做了幾個燈籠拿到街上賣,馬上被公社干部指責為走資本主義道路�!鄙鲜霈F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A.文革社會動亂導致 B.仍然堅持“左”傾錯誤 C.人們思想守舊導致 D.改革開放尚未深入人心20.1978年12月,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講話說:“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边@里鄧小平說的“本本”針對的是A.馬克思的經典理論和著作 B.毛澤東的所有決策和指示C.黨中央頒布的文件和決定 D.建國后制定的政策和方針21.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體系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那么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質特征是A.一脈相承而且與時俱進? B.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C.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D.世界全球化的反映22.路透社報道說,“……在當地時間9點整從戈壁沙漠地區發射升空,在發射10分鐘之后進入預定軌道。她肩負著帶領中國跨入由前蘇聯和美國壟斷40多年的太空俱樂部的任務�!保@里的她是指A.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C.中國中近程導彈試驗成功 D.神舟5號成功升空23.蘇格拉底對知識的看法不同于普羅泰(塔)戈拉,二者的區別在于A.知識是否決定人的價值 B.辯論是否能夠獲得知識C.是否強調道德修養 D.學習是否是獲得知識的途徑24.1517年,為反對教皇借頒發贖罪券盤剝百姓,路德貼出了《九十五條論綱》。當時社會各階層都對《論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梢哉f《論綱》點燃了第一次德國資產階級革命即宗教改革的火焰。這說明A.神學禁錮了人們的頭腦 B.羅馬教皇是歐洲封建主C.當時社會矛盾相當尖銳 D.《論綱》充分反映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要求25.1438年,發表于德意志地區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說:“服從已死亡,正義遭踐踏,正當秩序蕩然無存�!系鄞故緸樯疲魏稳艘严るS己愿而未服從�!痹斐纱饲樾蔚闹饕蚴茿.智者運動主張以人為世界的中心 B.文藝復興倡導人性解放和現世幸福C.宗教改革主張信仰自由因信稱義 D.啟蒙運動高舉理性主義旗幟反對君主專制26.歐洲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伏爾泰在《論孔子》中認為,“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他自視清高,是人類的立法者,絕不會欺騙人類。沒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對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對此評述不正確的是A.孔子思想影響了啟蒙運動 B.孔子思想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思想豐碑之一C.孔子思想是近代立法制度的重要理論來源 D.孔子思想有利于解決人類的現實問題27.西方啟蒙思想家將可能作惡的權力稱為“無賴”、“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點:即認為權力領域充滿危險和變數,統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決“可能作惡的權力”,他們主張 A.推翻君主專制,建立君主立憲制 B.消滅私有制,實現社會真正平等 C.建立有效機制,實現權力制衡 D.削弱中央權力,實現公民自治28.下列學術觀點與科學家相匹配的是 ①“人的結構和其他動物一樣,尤其和猿更接近” ②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 ③“物質的輻射能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數值的整數倍跳躍式變化的” ④“一切物體皆有引力,而且與各自所含的質量成正比” A.①達爾文②奧斯特③愛因斯坦④牛頓 B.①達爾文②法拉第③普朗克④牛頓 C.①拉馬克②牛頓③愛因斯坦④伽利略 D.①拉馬克②牛頓③普朗克④伽利略29.19世紀,一位到英國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對煤燃燒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煙霧,感覺到與她家湖北省襄陽市襄州一中棗陽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24875.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