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度高中二年級學期期末考試命題人: 考試時間:90分鐘卷(選擇題 共0分)一、單項選擇題:1.在遙遠的古代,雅典和中國都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明。關于這兩種文明在伯里克利和秦始皇時期治國方略上的不同,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貴族制與分封制B.民主政治與君主專制 C.“公民大會”與“三公九卿” D.“政事共商”與“皇權至上”2.從史料中提取信息是歷史學習的重要能力,下列反映我國原始社會被奴隸制國家取代的史料是A.《國語》中記載的“防風后至,禹殺而戮之”B.《越絕書》中記載的“禹穴之時,以銅為兵”C.《左傳》中記載的“茫茫禹跡,劃為九州”D.《禮記》中記載的“天下為家……人人世及以為禮”5.一本古代算數書列了一道例題:“今有大夫、不更、簪?、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獵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問各得幾何?”書中記載正確答案是:他們依次分別得到1又、1又、1、、只鹿。請問,這反映了古代中國社會的哪項特色?A.年齡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國人特殊的數學觀念C.個人的地位由獵鹿活動決定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權利差異6.下列不屬于明朝內閣職責范圍的是A.“批紅”B.“票擬”C.參與軍國大事D.皇帝顧問7.德國法學家耶林格認為,“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則以法律!惫糯_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為羅馬法中蘊涵著如下觀念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B.以牙還牙,以眼還眼C.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D.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8.古羅馬法規定:善意和誠信是有效締結契約的前提,具有欺詐故意的行為,或者是因不講誠信而被法律認定為“不名譽”的人的行為,是無效的行為。這說明古羅馬法A.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原則 B.將是否誠信作為判斷案情的唯一依據C.注重誠信而不講究法律原則 D.把誠信作為古羅馬法的原則之一9.中國隋唐科舉制、羅馬的萬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拓寬了官吏選拔途徑 B.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C.擴大了統治基礎 D.實現了選賢任能10.下列關于法國總統制共和制與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比較,不正確的是A. 法國總統和德皇都有權解散議會??B.法國總統是由議會選舉產生的,德皇是世襲的?C.都屬于資本主義政治體制D.都順應歷史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11.有人說,德意志帝國雖然是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但“君主”是實,“立憲”是虛。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國憲法》條文不能說明這一點的是A. “建議并公布帝國法律及監督其執行之權屬于皇帝”B.皇帝“有創制法律之權”C.“皇帝有權召開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D. “由皇帝任命帝國宰相”12.下列內容都體現了人民在民主政體下的權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創造的有①2002年3月上旬,英國國會就有關伊拉克問題進行辯論。②2004年克里在家鄉波士頓投票選舉總統。③美國總統有權否決國會立法,國會又可以推翻總統的否決;美國國會有權彈劾總統;美國法官終身制,但國會有權彈劾法官。④舉手表決成為我國人大代表行使職權的主要方式之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第二十條規定:“帝國議會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選舉產生!贝艘幎ū砻鞯蹏h會A.是帝國的最高權力機構 B.其產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C.實行專制統治 D.代表人民監督政府14.法國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認為:美國聯邦制是“為了把因國家之大而產生的好處和因國家之小而產生的好處結合起來”。對作者觀點理解最全面的是A.聯邦制加強了中央政府權力 B.地方各州自治權不斷增強C. 三權分立實現了分權制衡 D.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結合15.梁啟超曾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來考察美國的憲政制度,他在《新大陸游記》中寫道:“彼美國者有兩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兩重之愛國心者也。質而言之,則美國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國而為一共和國也!边@里主要是指美國實行A. 共和制B. 聯邦制 C. 代議制 D. 三權分立16.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說,西方列強在中國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獨立的城市國家”,“在那里,中國的法律不適用,中國的法院和警察沒有管轄權”。西方列強獲得這些特權開始于A.1840年B.1843年 C.1858年D.1860年17.洪秀全主張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孫中山提出平均地權。二者主張的相似點是A.維護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B.都沒有真正實行過C.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D.土地國有和絕對平分產品18.“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神圣不可侵犯……現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種神圣……為人民所拋棄是毫無疑問的!边@是對下面哪一個歷史事件的評價A.維新變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19.當得知國民政府將要進行北伐時,莫斯科的聯共(布)和共產國際表示了強烈的反對。1926年6月下旬,共產國際遠東局主席魏經斯基到達上海,勸說陳獨秀及中共中央放棄對北伐的支持態度。蘇聯方面反對北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認為北伐只是一種討伐軍閥的行為,不具有民族革命的全部意義B.害怕中國人民的革命運動引來帝國主義的聯合干涉進而危及自身C.不希望看到資產階級性質的國民黨統一中國D.認為國民黨和共產黨在當時實力弱小,開展北伐必遭失敗 20.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中寫道:“土地分配的標準:以鄉為分配土地的單位!朽l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F依中央辦法,改以勞動力為標準,能勞動的比不能勞動的多分一倍。”發生這一變化主要是為了A.滿足貧苦農民的土地要求B.爭取大多數農民對革命的支持C.體現公平、公正的社會原則D.增強井岡山根據地的經濟實力21.電影《一九四二》以藝術形式再現了民國三十一年河南一場大災荒導致300萬人死亡的事件(引者注:死亡確切人數有待考證)。導致這起嚴重死亡事件的原因可能包括①自然災害②共產黨號召開展大生產運動③汪偽政權清鄉反共助紂為虐④日寇對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22.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慶一家報紙以“日本無條件投降”為謎面,要求打一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當時謎底有兩個:屈原(美國曾向日本國土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蘇武(蘇聯曾出兵中國東北,打擊日本關東軍)。對其認識不正確的是A.以上兩個謎底,沒有反映出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B.以上兩個謎底,沒有反映出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C.以上兩個謎底,沒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D.以上兩個謎底,沒有反映出中國人民為抗戰勝利所付出的代價和所起的作用23.1953年3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一條規定,“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選方法產生之!毕铝袑Υ瞬牧系慕庾x,不正確的是A.此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沒有取代政協制度B.各族人民都可以選舉自己的人大代表C.共同綱領為此時中央人民政府的執政方針D.它說明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在我國已經確立24.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將歸綏(歸順、平定之意)改為呼和浩特(意為青色的城)、迪化(開導、教化之意)改為烏魯木齊(意為優美牧場);這說明新中國A.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B.貫徹各民族平等的原則C.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D. 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5.2011年1月1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2周年。它的發表在當時引起巨大反響,被看成是海峽兩岸由對立走向………對話的第一步。這主要是因為它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B.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 C.重申“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D.倡議兩黨之間進行對等談判26.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取得進步,其表現是實行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C.“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D.基層民主選舉27.麥迪遜說“在民主政體下,人民會集合在一起,親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體下,他們通過 代表和代理人組織和管理政府!爆F代中國通過下列哪些舉措實現了“民主政體”和“共和政體”的結合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③基層民主選舉制度④ “一國兩制”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28.新時期我國在民主政治建設上不斷完善與創新,其中創新性重大舉措的是A.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國家領導體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堅持和加強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健全與發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9.以下是在2011年春,山東某村的村“兩委”換屆選舉中的宣傳標語:“搞好村委會換屆選舉,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公平競爭,接受群眾監督!”“直接選舉村委會,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珍惜民主權利,投好莊嚴一票!”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有 ①村“兩委”換屆選舉是加快我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舉措②村委會實行的是直接選舉③我國民主政治不斷向前發展④鄉村基層選舉有利于激發廣大農民的參政熱情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0.2008年12月15日,臺灣海峽兩岸直接“三通”變成了現實。有人說這是兩岸關系發展的“又一次歷史性突破”,此前兩岸關系發展取得的“歷史性突破”是A.《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B.“一國兩制”的提出 C.海基會和海協會的成立D.“九二共識”的達成31.1954年12月,緬甸總理吳奴應周恩來邀請回訪中國時表示:“中國好比大象,緬甸好比湖北省孝感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度高中二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36231.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