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歷史試題命題人:鄒麗艷 總分:100分 時間:100分鐘一、選擇題(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人類社會逐步告別“小國寡民”時代,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下列項中,與“小國寡民”相關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會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羅馬法的基礎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條件A.①②③ ?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2、“想參加陪審團的公民按先后順序依次進入,直到既定的人數到齊為止、、、、、開庭審理前,陪審員對案件一無所知,他們了解整個案情、進行判決的唯一依據是公訴人的演說陳述!毖诺涞倪@一制度 A.體現了其民主的運作方式 B. 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 保證了案件判決的公平公正 D. 為后世提供了完備的司法程序3.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貴族組成的羅馬考察團前往希臘,經過近一年的考察,認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觀的民主,實質的獨裁”。這種說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種直接民主制B.廣大婦女不能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C.向雅典城邦納稅的外邦人無選舉權D.城邦的實權掌握在少數奴隸主手中4、商鞅變法獎勵耕戰的措施不包括A、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 B、按軍功大小賜給田宅C、資財雄厚的大商人可以做官 D、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5、商鞅變法成功的因素有 ①順應歷史潮流 ②商鞅不畏強權,執法如山③南門徙木確立了百姓對商鞅的信任 ④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變法的思想障礙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6、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后世有消極影響的是①重農抑商②“燔詩書而明法令”③獎勵軍功④廢除井田制⑤實行連坐法A、①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7.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各種制度的建設有許多不夠完善和欠缺之處,不包括 A.基層政權組織 B賦稅制度 C.民族政策 D按人口分配土地.北魏均田制實行后,文獻中出現了“莊園”一詞,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實行后,“莊園”一詞的使用更普遍。這反映了均田制實行后A.井田制得以恢復 B.不存在土地私有現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現象 D.莊園由中央集中管理 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產生了深刻的社會影響,從社會進程的發展來看,其最主要的表現是 A.改變了單一的生活方式 B.促進了封建化進程C.增強了國家的綜合國力 D.加速了民族問的融合之所以說宗教改革運動是早期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一個特殊階段,主要是因為它把斗爭矛頭指向教皇和教會沒有發動人民群眾參與采取了異端的斗爭形式14.歐洲宗教改革期間,德國薩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問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階和圣禮,那么你說,有罪的靈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馬丁?路德會對他說永生與永罰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無法改變關鍵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只要克服私D.教皇是“兩足禽獸”,人民應起來粉碎教會這個邪惡勢力宗教改革中最能體現新A.路德教 B.加爾文教英國國教 D..列寧說:“如果總的看一看1861年俄國國家全部結構的改變,那么就必然會承認這種改變是封建君主制向資產階級君主制轉變道路上的一步。這不僅從經濟觀點來看是正確的,而且從政治觀點來看也是正確的。”這表明農奴制改革A.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B.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C. 促進俄國的近代化D.阻止革命在俄國的發生.19世紀上半葉的日本人曾經這樣記述日本社會中封建統治級與商人的關系:躬屈膝,以期能向他們借錢,并仰賴江戶、京都等地的商人日本的封建統治者十分重視商業的發展C.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富商地位、實力有所上升有人說,日本明治維新是自身條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發生的資產階級改革。這里的 “外部因素”主要A.中下級武士破產 B.民族危機的加劇 C.西南大名的強大 D.倒幕運動的勝利經過明治維新,日本發展成為亞洲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同時走上了帝國主義道路,對外大肆侵略擴張。這是因為A.國家保護并優先發展軍事工業B制定了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建立了帶有強烈封建性和軍事性的政治體制D.政府把大量國營企家觀察下列商鞅變法時期的幾幅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圖 商銅方升 初,商君相秦,用法嚴酷,嘗臨渭論囚,渭水盡赤 ——《資治通鑒》 董仲舒說上曰:“……古者稅民不過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過三日,其力易足!燎貏t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镒饪谫x,鹽鐵之利二十倍于古;蚋烂裰,見稅什伍。……” ——《漢書?食貨志》(1)從圖一和二中的牛耕中你能吸取哪些歷史信息?這些信息說明的問題是什么?(2)你從圖二、三中可以獲得商鞅變法的什么信息? (3)根據材料三、四指出商鞅變法的主要弊端。(4)根據述材料和學知你給商鞅變法一個合理的評價。 宋開國時,設官分職,尚有定數,其后薦辟之廣,恩蔭之濫,雜流之猥,詞祿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紀極。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減天下冗官十九萬五千余人。所減者如此,未減者可知矣。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材料二 王安石對宋神宗說:“今所以未舉事者,凡以財不足故。故臣以理財為方今先急。未暇理財而先舉事,則事難濟。臣固嘗論天下事如棄棋,以下子先后當否為勝。又論理對以農事為急,農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農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20材料三。ㄋ抉R光)言青苗之弊曰:“平民舉錢出息,尚能蠶食下戶,況縣官督責之惑乎!”惠卿曰:“青苗法,愿則與之,不愿固不強!惫庠唬骸坝廾裰,不知還債之害,非獨縣官不強,富民也不強也。”帝(神宗)曰“陜西行之既久,民不以為病!惫庠唬骸俺缄兾魅艘玻娖洳,未見其利!薄 ──引自《續資治通鑒長編》(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怎樣的現象?分析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6分)(2)材料二王安石認為理財的關鍵是哪一項措施?這一措施的實行有何積極作用?(6分)(3)材料三中,司馬光認為青苗法在實施過程中有什么問題,他指出問題的目的是什么? (4分)28.(14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4年,當他(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里)再次來到日本時……日本人被迫讓步,于3月31日簽訂了《神奈川條約》……并于1856年簽訂了《通商條約》……這一系列條約 在西方世界并沒有引起極大的關注。但對日本來說,它們卻是其歷史的巨大分界線。——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 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以及許多商業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來改革法制、改革軍事(后來采用普魯士模式),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大學則歸功于美國。日本聘請的外國專家——在日本人的監督下——從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面的選擇就困難了!谑遣坏20年便出現一股反對極端西化、極端自由化的勢力!(他們)實際上是想制造一個新的以崇拜天皇為核心的國教,即神道崇拜。——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資本的年代》請回答:(1)為什么說“這一系列條約”“對日本來說……卻是其歷史的巨大分界線”?(2分)(2)根據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學習過程中體現出的特點。(6分)(3)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三中一種觀點談談你的理解。(分)一二總分座位號得分一、選擇題(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選擇題(50分)26.(20分)(1)(6分)(2)(4分)(3)(4分)(4)(6分)27.(16分)(1)(6分)(2)(6分)(3)(4分)28.(14分)(1)(2分)(2)(6分)(3)(6分)學號 姓名 班級 -------------------------------------------------------------------------------------------------------------------------------------------------------------------------江西省某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37464.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