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學年高二12月月考歷史文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太 原 五 中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月考(12月) 高 二 歷 史(文) 出題、校對:郭素英一、選擇題(本大題25小題,共50分)1.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寶塔式的幾級封君,每一個封君雖然對于上級稱臣,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襲而兼地主。A. ? ? B. ? C.D.?2.王國維認為“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于殷周之際”,“商人繼統之法不合尊尊之義其祭法又無遠彌尊卑之分,則于親親、尊尊二義皆無當也。周人以尊尊之義經親親之義而立嫡庶之制,又以親親之義經尊尊之義而立廟制!笨梢夾.“授民授疆土” B.“為政先禮,禮其政之本矣” C.任人唯親傳子不傳賢D.“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是古人封緘文書、信件、貨物時蓋有印章的泥團A.封建社會階級矛盾不可調和 B.秦漢唐盛名之下危機累累C.郡縣制度有利國家統一穩定 D.地方穩定程度決定治亂興衰 10.《日知錄》:唐代州縣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寬廣,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縣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則相對簡陋,且有越來越簡陋的趨勢。A.國力衰弱 B. C.宋 D.宋11.學者王亞男指出“在西歐,有一種貴族官僚化的趨勢,而中國的趨勢則是官僚的貴族化!彼^的官僚貴族化,即指在官僚的繼替中,血緣、出身、家世、門第等因素越來越起支配作用,從而形成一種類似于貴族的世卿世祿的現象。下列官制中極大的推動了官僚貴族化傾向的是 A.軍功爵制 B. 三公九卿制 C.九品中正制 D. 八股取士12. 封建社會里“士之子恒為士,農之子恒為農,工之子恒為工,商之子恒為商。”下列各項,最能夠有效打破這種相對靜態的社會分層,加速社會成員合理的垂直流動的是gkstkA.分封制轉變為郡縣制 B.科舉制取代薦舉制C.統一和中央集權的加強 D.重農抑商政策的松動13.宋熙寧四年被外放杭州 “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職事修廢,得舉以聞!蔽髦艽呵飼r模式音樂,兩君相見,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他國使臣則用小雅《鹿鳴》、《四杜》天子祭祖用《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等級觀念 A.a處:佛教的盛行和沖擊 B.b處:儒學的哲理化、精致化C.c處:獨尊動搖和“三教合一” D.d處:明末思想批判的推動17. 余英時說:“如果一定要在中國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與西方科學精神最相近的,我個人認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學足以當之。”其依據是程朱理學主張A.格物致知 B.心外無理 C.心即理也 D.理在氣中18. 發揮先天性善論,強調“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被評價為“存在著鼓勵各人以自己的良心指導行動,而不顧習慣的道德標準的這一趨向”的思想家是A.朱熹 B.陸九淵 C.王陽明 D.李贄19. “工商皆本”“循天下之公”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是非,公其是非于學校明清之際中國下去,則可以有助于中國走向現代化的目標 A.心即理也 B. C.D.20. 英國學者李約瑟在評論《九章算術》時說:從它的社會根源來看,它與官僚政府組織有密切聯系,并且專門致力于統治官員所要解決的問題,土地丈量、谷倉容積、堤壩和河渠的修建、稅收、兌換率為數學而數學的場合極少。A.實用B.? C.? D.21.一直以來中國圖書只有手抄本,同種圖書的復本相當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圖書數量逐漸增多,圖書出版業慢慢興盛起來。導致這一變化的是 A. B. C. D.22. “書道入神明,落紙云煙,今古競傳八法;酒狂稱草圣,滿堂風雨,歲時宜奠三杯,正書無出其右自由極限23. 右圖是一幅現代畫家的畫作,它承接的是古中國畫類中的A.風俗畫,反映水鄉民風民情B.年畫,贊美自給自足的閑適C. 宗教畫,勸人少功與無爭D.文人畫,標示氣韻和“性靈24.“大聲??,小聲鏗?,橫絕六合,掃空萬古閱讀材料(1)閱讀材料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奉 郎 衛 廷 典 宗 治 少 太常 中 尉 尉 客 正 粟 府 仆令 內史 圖一材料二 中國自秦以下兩千年,只可說是一個君主一統的政府,卻絕不能說是君主專制。就政府組織政權分配的大體上說,只有最近明、清兩代六百年,似乎跡近君主專制,但尚絕對說不上黑暗。人才的選撥,官吏的升降,刑罰的判決,賦稅的征收,依然的都有傳統客觀的規定,絕非帝王私意所能動搖!瓨O精密極完整的政權分配,使整個政府的行政機關各有依循,便不必有憲法而政府自有限節。而況明代以前,宰相為行政領袖,與王室儼成敵體。王帝詔命,非經宰相副署,即不生效!X穆《中國歷史研究》 (1)材料一兩幅圖反映的中央官制系統各自名稱是什么?由圖一到圖二,宰相制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5分)(2)結合材料二與所學,說明材料一中圖二這種體制設置的積極意義。(5分)(3)就“政府組織政權分配的大體”,說明明、清兩代“跡近君主專制”。 (4分)(4)錢穆對中國古代政治的基本態度是什么?他主要是站在哪一視角看待這一問題的?(3分)28.(20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人才的舉薦是個自下而上的過程,而當時的正式權力機構并不能直達社會基層,而只能到達縣一級。所以,即使是在皇權和官僚系統對人才選拔最有效的時期,他們也無法控制舉薦的整個過程,特別是在基層的過程。這樣,就為其他社會力量,特別是為在地方上頗有影響的、抵制皇帝對權力的壟斷的貴族力量介人和控制這個過程提供了可乘之機。當舉薦的控制權發生轉移的時候,舉薦的實際標準也就發生了變化。在西漢時期,品行、治理能力和口才曾是選任官員的基本標準,到東漢時期,這些標準越來越多地為出身、血緣、門第等因素所取代。 “ 九品中正制”是在“ 唯才是舉”、“ 蓋以論人才優劣,非謂世庶高卑”的原則下建立的,但在具體施行中仍把門第作為一個條件,因此從西晉以后便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現象。政府的高官為豪門世家所占據。 ——《科舉制,一種精英的再生產機制》 (1)據材料一分析,兩種選官制度在執行過程中薦舉標準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有哪些?(7分)材料二 《論語》曰:“學而優則仕”。宋真宗在《勸學詩》中說:“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據《明史》記載,明代選官“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 專取四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通謂之制義! (2)據材料二指出,唐宋以來新的選官制度與前述兩種制度的主要不同是什么?明“稍變其試士之法”變更了哪些方面?(7分)材料三 自世卿門閥舉薦制度推翻,唐宋厲行考試,明清峻法執行,無論試詩賦,策論,八股文,人才輩出;雖所試科目不合時用,制度則昭若日月!獙O中山(3)結合三則材料與所學,談談你對科舉制的看法。(6分)?gkstk參考答案BBABB DCCCC CBBCD CADBA BBDCB26(1)內容:用賢人行仁政重民意,順民心君民相互依存丞相權力權力,考試只取四書五經;文體為八股文。御史臺三司使中書門下(政事堂)御前會議皇帝27.(1)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學年高二12月月考歷史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3641.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