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湖北省黃梅縣第一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60分)12011年2月8日天文教育專家趙之珩說,在我國農歷辛卯兔年,全球將發生3次日食天象,我國可欣賞到其中的一次。據《漢書》記載,漢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國四十九地震。(宣帝下罪己詔)詔曰:蓋災異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業,奉宗廟,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瑯邪,壞祖宗廟,朕甚懼焉。從中可以看出漢代儒家言災異的思想實際起到的作用是A.限制君權 B.警懼小人 C.神化皇權 D.為皇帝推卸責任2魏晉時期,有人斥責佛教使父子之親隔,君臣之義乖,夫婦之和曠,友朋之信絕。這反映出當時A.佛教傳入顛覆了傳統觀念 B.儒家倫理不為社會所重視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與儒家倫理抵觸3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這一觀點應當屬于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左傳》記載:(魯)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啟閉,必書云物(霧),為備故也。材料所述史實A.標志著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B.表明中國古代統治者把天文與國家社稷聯系起來C.確立了中國古代天人感應思想D.實踐了中國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下列史實中,所列中國古代思想發展的史實發生在下圖所示時期的是A.儒家思想成為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 B儒家學者積極復興儒家思想C程朱理學成為統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學 D出現了進步的民主啟蒙思想6《朱子語類》中說:如為君須仁,為臣須敬,為子須孝,為父須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異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在此,朱熹A.重申君臣父子等級觀念 B.強調理學的社會功能C關注社會秩序的穩定 D.強調道德綱常即天理7歷史觀是指對古今世象變遷的感性認識的理性升華。下列言論所信奉的歷史觀明顯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A.周監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將從周矣B.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論世之事,因為之備C.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D.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將不可以不尚賢8、有學者認為,孔子在中國歷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經歷了被圣化、矮化、正統化、神化、 僵化、維新化、丑化的過程,近似于七次洗禮。其中對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確的是A.春秋時期孔子維護周禮,不知變通,以迎合時代需要B董仲舒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鉗制了國人的思想C理學家們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滅人欲的政治說教者D洋務派提倡中體西用,進一步強化儒家正統地位9、下面是明清時期的主要農書簡表,該表可以說明農書名作者地區主要內容《寶坻勸農書》袁黃天津寶坻包括天時、地利、播種、耕治、灌溉、糞壤、占驗八篇《農桑經》蒲松齡山東淄博蠶桑《梭山農譜》劉應堂江西奉新記述了從種到收的水稻生產全部過程《三農記》張宗法四川什坊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浦?農資》姜皋上海松江水稻栽培管理的技術和經驗《馬首農言》祁雋藻山西壽陽包括地勢氣候、種植、農器、農諺、占驗、方言、五谷病、糧價物價、水利、畜牧、備荒、飼祀、織事、雜說等14篇《農言著實》楊秀元陜西三元關中旱塬地區農業生產技術①明清時期農業的發展 ②水稻種植遍及南北③中國古代具有重視農業生產經驗總結的傳統 ④明清時期農書是歷代最多的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清代有學者說:古有儒、釋、道三教,自明以來,又多一教,曰小說士大夫、農、工、商賈,無不習聞之,以至兒童、婦女不識字者,亦皆聞而如見之,是其教較之儒、釋、道而更廣也。這表明A.市民階層擴大推動世俗文化發展 B.世俗文化整合了社會的價值觀念C.小說成為一種新的宗教傳播載體 D.小說的興起沖擊了封建等級觀念11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展示了中國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隋唐時期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對人類文明產生巨大影響B.東漢時期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C.北宋時期山水畫《千里江河圖》,氣勢宏偉,畫風陽剛D.明清出現的青花瓷,取代絲綢成為中華文明的新象征12今年是我國農歷虎庚寅年,我們從甲骨文中,看到虎字的象形,從商周的青銅器中,領略虎神韻,從春秋戰國先秦的銅符虎、銅虎節,虎頭帶鉤上,感受虎的威嚴,從漢代的畫象磚、刻石上,體會虎的風采。下列甲骨文中哪個是虎字( )A B C D13古代希臘對人性的探索由人是萬物的尺度,發展到美德即知識,體現了A.進一步強調人的價值 B.贊美人的智慧與力量C.判斷是非善惡的依據發生了根本變化D.由強調感性到強調理性14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學說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雖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經濟的事實中。最能印證其主旨的是A.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義B.人文主義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學色彩C.商品經濟催生了歐洲近代啟蒙思想D.人民主權學說豐富了法國啟蒙思想15以下關于近代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關系的表述最準確的是A.爭鋒相對、勢不兩立 B.齊心協力、相得益彰C.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D.同工異曲、水乳相融16對于近代化與社會轉型,日本福澤諭吉說:汲取歐洲文明,必須先其難者而后其易學,首先變革人心,然后改變政令,最后達到有形的物質。按照這個順序做,雖然有困難,但是沒有真正的障礙,可以順利達到目的。倘若次序顛倒,看似容易,實則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國近代化進程應走的道路是A.洋務運動—政治革命—新文化運動 B.新文化運動—政治革命—洋務運動C.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政治革命 D.政治革命—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17晚清民間教科書關于近代政治知識的介紹日見增多。商務印書館1910年初版陸費逵的《修身講義》中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權,由一機關行之者,曰專制政體;三權各有獨立之機關者,曰立憲政體。對此解讀最為合理的是A.三權分立學說率先影響了教育 B.清朝的教育體制發生了巨變C.民主思想推動教育內容的更新 D.教育引發了辛亥革命的爆發18下列表格反映的是近代不同政治派別的思想傾向,其共同訴求是梁啟超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茍有新民,何患無新制度?無新政府?無新國家?陳獨秀吾國之社會,其隆盛耶?抑將亡耶?予所欲涕泣陳詞者,惟屬望于新鮮活潑之青年,有以自覺而奮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一、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六、科學的而非想象的。A.倡導軍事強國,挽救民族危亡 B.進行思想啟蒙,培養新的國民C.實現中國工業化,自強求富? D.向西方學習,實行民主政治19甲午戰爭之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成為流行用語,在新式學堂及學會均以其作為辦學及創會的口號,然而新式學堂及學會的教學內容與發展目標,卻偏重于西學或新學。形成此一現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為新式學堂及學會的創辦人A.多以中學為體作為對付保守勢力攻擊學堂及學會的擋箭牌B.多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持否定的態度,認為它會阻礙西學的發展C.多為外國人士或在華傳教士,自然會偏重于西學或新學的引介D.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較為陌生20魯迅先生曾說:可惜中國太難改變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以下鞭子與動彈的對應關系中錯誤的是A.鴉片戰爭開眼看世界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學為體,西學為用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傳播民主與科學的思想D.甲午中日戰爭維新變法,救亡圖存21朦朦朧朧張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線紅。這是什么?原來是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東卷到遠東。這是民國七年,劉大白寫的《紅色中華》中的幾句詩,它的創作背景是A.五四運動爆發 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C.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 D.蘇聯建成社會主義社會221903年,中國《大公報》載:憲法不立,則雖其國強盛,終滋危殆之憂,如今之俄土是;憲法茍立,則雖其國狹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憲法之與國家誠所謂不可一日或離者。該文的政治主張主要是A.推翻滿清統治 B.實行君主立憲 C學習德、俄政體 D.建立民主共和23陳獨秀認為,無論政治學術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國的法子,絕對是兩樣若是決計守舊,一切都應該采用中國的老法子若決計革新,一切都應該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為新舊兩種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斷斷不有相容。下列說法中最符合題意的是A.陳獨秀倡導使用新法 B.陳獨秀提倡民主與科學C.陳獨秀未能正確對待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 D.陳獨秀認為新法優于舊法24《物種起源》的發表在歐洲思想界引起了很大分歧,宗教勢力強烈反對,叫囂要打倒進化論,而支持者卻稱達爾文是生物學領域的牛頓。這說明達爾文的進化論①是對人類尊嚴的莫大傷害 ②挑戰了封建神學創世說 ③把生物學放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之上 ④促進了歐洲宗教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5唐代詩人李紳(今安徽亳州人)著有《憫農》詩兩首,留下了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等千古傳誦、婦孺皆知的名句。下列題材和風格與之最接近的文藝作品是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米勒的《播種者》 C.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D.畢加索的《格爾尼卡》26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2011年2月7日李長春就云南省鄉村醫生鄧前堆28年溜索橫跨怒江為村民解除病痛的感人事跡指出:把宣傳先進典型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盡快幫助鄧前堆湖北省黃梅縣第一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6689.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