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學年第一學期平陽三中第一次月考高二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題,計60分)1.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所產生的最嚴重后果是A.英德矛盾成為帝國主義間的主要矛盾 B.美德經濟超過英法C.帝國主義展開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 D.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2.……一個半瘋癲的18歲肺病患者,醉心于狂熱民族主義劇毒的加弗利爾?普林西普……砰砰幾槍,聲震全球。這個“聲震全球”的事件是指 A.薩拉熱窩事件 B.巴爾干戰爭C.俄國十月革命 D.美國向日本投擲兩枚原子彈A.批評極端民族主義 B.肯定了民族解放運動C.強調維護世界和平 D.關注弱勢民族的呼聲4.下列圖片是一戰時各國的征兵宣傳海報。實際上各國參加戰爭的根本目的都是A.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 B.爭奪歐洲大陸霸權C.維護世界和平和民主 D.為了轉嫁國內的經濟危機5.1916年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都調集重兵于西線的主要意圖是 A.打破僵局進行決戰 B.擺脫兩線作戰的局面C.迅速地結束戰爭 D.爭取中立國的支持.一戰后期協約國陣營發生的變化有 、俚聡鴮嵤o限制的潛艇戰 ②美國加入了協約國陣營參戰、厶K俄退出帝國主義大戰、軈f約國經濟、軍事力量增強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①施里芬計劃過分低估了對手的實力 ②美國的參戰增強了協約國的實力③戰爭導致國內階級矛盾激化,工人、士兵運動興起 ④協約國軍隊的總反攻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8.戰爭是具有破壞性的,但戰爭在不經意中推動了歷史的前進。下列屬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推動歷史前進”的是①戰后飛機、汽車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②戰后歐美一些國家的婦女取得普選權③促進各國政府職能的調整,使得政府辦事高效、快捷④為了協調各國的矛盾沖突成立了國際聯盟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下圖是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歐洲領土變化的地圖,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有 ①四大帝國崩潰了 ②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壑匦鹿戏种趁竦亍 ④歐洲出現了許多新興民族國家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該圖是1921年德國一家雜志上的漫畫,反映了當時德國民眾一種比較普遍的情緒。依據所學知識判斷,這種情緒具體是指A.對阻撓統一的法國的憎惡 B.對三國軍事同盟的支持 C.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 DA.使中國獲得了獨立的主權 B.是對《凡爾賽和約》關于山東問題的重要修正C.使中國又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D.是對中國人民堅持八年抗日戰爭的尊重和認可12.一戰后建立的“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 A.消除了協約國帝國主義的矛盾B.使不同社會制度問的矛盾得以緩和C.暫時協調了協約國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D.為民族解放運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13.“一戰”后初期,國際社會的基本矛盾有 ①帝國主義戰勝國與戰敗國問的矛盾 ②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③社會主義與帝國主義的矛盾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與宗主國間的矛盾A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4.下列事件中,使華盛頓體系開始受到巨大沖擊的是A.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B.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C.德軍進駐萊茵非軍事區D.日本發動七七事變15.在研究人們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因素時必須考慮的因素是:①英法的綏靖政策 ②蘇聯的自保政策A.①②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16.國聯的原則包括 、佟熬S護和平”原則 ②“集體安全”原則、蹖χ趁竦氐摹拔谓y治”原則、苌贁捣䦶亩鄶翟瓌t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929年經濟危機首先爆發于美國,但很快演變成世界性危機。這說明 A.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 B.美國是世界頭號大國C.世界各國都在進行工業化 D.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提高18.下列因經濟危機引起的歷史現象與世界民主化、一體化發展趨勢背道而馳的是 ①法西斯勢力猖獗 ②提高進口商品關稅③不斷出現示威游行 ④加緊對殖民地進行掠奪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9.1936年,埃塞俄比亞呼吁國聯貸款給自己購買武器,國聯以23票反對,25票棄權予以否決,只有埃塞俄比亞一國投贊成票。這件事表明 、俚氯赵趪撝衅鹬匾饔 ②反映了英法的綏靖意圖③表明國際形勢對意大利有利 ④反映了國聯的虛偽性,違背了其宗旨及義務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0.有人說生活就是妥協的結果,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也是如此;妥協一定要有底線和原則,一旦突破了底線和違背了原則,就會給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帶來傷害。在20世紀30年代,面對法西斯國家的瘋狂擴張,西方大國在妥協中喪失了原則,采取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的辦法來“保障和平”,結果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最能體現上述觀點的歷史文獻是 A.《凡爾賽和約》 B.《九國公約》 C.《聯合國家宣言》D.《慕尼黑協定》21.下列關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與英法綏靖政策相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都損害了弱小國家的利益 B.都具有中立自保的性質C.都加速了戰爭的爆發 D.都具有對外擴張的特點22.1940年7月日本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侵略計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以日本為中心 ②把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地區變為日本的殖民地③建立日本在亞太地區的霸權 ④嚴重威脅到美英等國的利益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23.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大東亞共榮圈”計劃 B.美英等國對日本實行貿易禁運C.為配合德國進攻蘇聯 D.美日在亞太地區的矛盾激化24.下列有關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確的是:①蘇德戰爭的爆發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②1941年8月,羅斯福和丘吉爾聯合發表《大西洋憲章》③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后,美國逐漸改變了以往的“中立”態度④1942年初,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25.①都討論了處置德國的辦法 ②都損害了中國的國家主權③都加快了世界大戰的結束 ④都作出了建立國際聯合組織的決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26.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④ ③ C. ① ③ ② ④ D. ③ ④ ① ②27.1943年7月,德軍集中精銳部隊又一次對蘇聯軍隊發動戰略性進攻。蘇軍調集重兵嚴陣以待,雙方展開空前規模的坦克大戰,德軍損失慘重并從此失去了蘇德戰場的主動權。這次戰役是 A. 莫斯科戰役 B. 斯大林格勒戰役 C. 阿拉曼戰役 D. 庫爾斯克戰役28.朱可夫元帥回憶:“蒙哥馬利……跟我談起了阿拉曼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會戰的情況,在他的概念里,這兩個戰役具有同樣的意義!薄巴瑯拥囊饬x”是指 A.都是本地區戰場上最大規模的戰役B.都是美蘇盟軍對德國法西斯的勝利C.都是地區戰場上的重要轉折性戰役D.都是蒙哥馬利指揮取勝的1942年1月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并發表宣言。宣言由美英蘇中四國領銜,其余22國 按國名的英文依次排列①是國際關系分化的結果②其消除了反法西斯聯盟內部矛盾③反映了中國地位的提高④表明中國抗戰得到了國際的承認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0.蘇德戰爭爆發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蘇聯的原因不包括A.法西斯國家的侵略對全人類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構成嚴重威脅B. 英美與蘇聯矛盾徹底消除C.英美與蘇聯聯合可壯大自身力量D. 各國都要求聯合行動,抗擊侵略,捍衛獨立與自由二、非選擇題31.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 (在)1815-1914年的百年間,大國間的戰爭幾乎都不出自家門前的區域!沁@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變了……這一切現象當中,意義最為重大的改變,卻要數美國人的參戰。美國的加入,從此決定了20世紀歷史的面貌。 ——霍布斯鮑姆材料二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40年底說,我們現在竭盡全力支援保衛自己、反對軸心國進攻的國家……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材料三 (20世紀)30年代國際局勢的發展,有三種趨向。一種是以蘇聯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國家結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遲和避免世界大戰的發生……第二種法西斯勢力同西方民主國家暫時達成妥協,法西斯國家不斷蠶食中小國家,并在向英法開戰之前首先進攻蘇聯……第三種是蘇聯孤立自保,希特勒實現聲東擊西,在進攻蘇聯之前首先進攻西歐國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編》請回答:(1)據材料一、二,美國在兩次戰爭中的態度發生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 (6分)(2)分析上述態度的變化對兩次戰爭的進程和對一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6分)(3)結合美國在兩次戰爭中的表現談談你的認識。言之有據,條理清楚可給分(4分)(4)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與材料三中的哪一種趨向相吻合?(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另外兩種趨向未能最終出現的原因。(4分)3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巴黎和會上,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堅持要求薩爾盆地歸并法國。對此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浙江省平陽縣第三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51675.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