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合肥一中高二段一考試歷史試題卷一、單項選擇(本題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西方學者認為,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人類意識”首次覺醒,理性思維所創造的精神文化決定著其后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當時的中國,最具典型意義的現象是 A.諸子并立、百家爭鳴 B.崇尚黃老之學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崇儒尚佛、道,三教合一2.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會和諧的內容,強調天人和諧、人我和諧、君民和諧、身心和諧。其中體現“人我和諧”思想的是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貴君輕 D.修、齊、治、平3.“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這句話主要反映了戰國時期的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4.下圖是反映西漢時期的儒學發展情況的一組文物,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信息?①儒學在漢代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漢代重視儒家經典的整理和研究③漢代學校教育發展,主要傳授儒家思想 ④儒學的思想價值實現了為政治服務的功能,促進了儒學成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董仲舒提出了儒學的大一統思想,被漢武帝采納,主要是因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A.孔子 B.荀子 C.韓非子 D.墨子6.孔子主張,“邦有道則仕,無道則隱”,“道不同不相為謀”。這說明他① 收徒講學是有條件的 ② 鼓勵學生參與政治活動 ③ 提倡忠君但不主張愚忠 ④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某種技能的專門人才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7.董仲舒認為,“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边@一段話的核心思想是A.“天人感應,天人合一” B.“仁者愛人,民貴君輕”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君權神授”?“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倍偈孢@句話的觀點是A.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認為民性本善,君權天授 C.建議以禮入法,以禮入俗 D.感嘆人性本惡,呼喚王道9.宋代,儒學家開始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思考人間的倫理綱常。這個新的角度是A.從矛盾對立轉換出發 B.從天人感應出發C.從萬物本源出發 D.從人的本性出發10.“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這首詩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獨尊儒術” C.王陽明的“心學” D.顧炎武的“經世致用”11.宋朝大儒張載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對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反映了當時學者匡時濟世的理想追求 B.體現了理學家們關注國計民生的價值取向C.說明理學反對封建專制統治D.說明理學在當時有利于維護社會政局的穩定12.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他認為仁者必然無私無畏,大智大勇,襟懷磊落,仁民愛物。其仁者境界與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A.強調獲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揚追求來世的幸福? ?C.強調要有強烈社會責任心 D.官揚追求自由的生活 13.下列言論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14.王夫之說:“知必以行為政。┅┅行可有知之效;┅┅知不得有行之效。”材料反映出王夫之的思想是 A.精神與物質并存 B.無神論思想C.認識來源于實踐 D.自然界變化有規律15.儒家思想能夠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長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體系根據時代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 ②封建統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沒有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 ④封建官辦教育對儒家思想的大力傳播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6.《三字經》中寫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論上持相同或者相近主張的思想家是 ①孟子? ②荀子 ③老子? ④蘇格拉底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17.古希臘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边@一主張表明A.古希臘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B.古希臘智者學派對宗教神學持懷疑態度C.人類社會的傳統和習俗不容置疑D.社會的道德規范是客觀統一的18.下面是一位同學準備自編劇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來到了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英國,拜會了文藝復興的莎士比亞,探討了但丁的悲劇《哈姆雷特》,他們還欣賞了達?芬 奇的《蒙娜麗莎》你認為劇本中應該修改的地方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嚴格地說,是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而不是達?芬奇的繪畫作坊養育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這說明文藝復興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C.意大利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 D.意大利的中世紀神學思想淡薄20.彼特拉克說:“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薄拔业脑瓌t是,關于我們在人間所能希望的光榮,我們在人間的時候去追求它是對的!彼倪@種思想反映了A.文藝復興倡導追求現世幸福 B.文藝復興主張推翻封建專制C.科學家勇于追求科學真理 D.啟蒙運動宣揚天賦人權21.赫?喬?韋爾斯認為“他們反對教皇不是因為他是世界的宗教領袖,而是因為他不是這樣的領袖;因為他本應該是他們的精神領袖,而他卻是一個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見宗教改革從本質上說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爭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爭22.有一位英國著名哲學家曾經明確指出:“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靈追求自由的運動。”下列言論能夠佐證這位哲學家觀點的是A.贖罪券“增加的僅僅是貪婪之心” B.“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師,’C.“上帝的恩典不是賜給所有的人” D.“教皇沒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權力”23.孟德斯鳩曾說:“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的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這一觀點體現的主要思想主張是A.三權分立思想 B.法律應當是理性的. B.專制統治致使人民貧困和遭受奴役 C.爭奪食物是人類沖突的重要原因D.奴役與貧困伴隨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二、材料解析題26.閱讀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也。? ──《論語》材料二 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惡也,幫圣人陳其所畏以禁其邪,設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韓非子》材料三 在中國的王道,看上去雖然好像是和霸道相對立的東西,其實卻是兄弟。 ──魯迅《關于中國的二三事》材料四 至論天下之理,則要妙精微,各有攸當(得當之處);亙古亙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為能盡之;而其所行所言,無不可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宮便殿奏札》材料五 前三代,吾無論矣,后三代漢、唐、宋是也,中間千百余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固未嘗有是非耳。──李贄《藏書》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不同的政治主張和相同的目的。(6分)(2)依據材料三,魯迅指出了怎樣的實質問題?(2分)(3)依據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朱熹和李贄的觀點有什么不同,這種不同說明了什么問題?(6分)(4)今天對待儒家思想的基本態度是什么?(2分)27.閱讀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至于神,我們既然無法真切地感受他們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們到底長什么樣子,有許多東西是我們認識不了的。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羅泰格拉材料二 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 《蒙娜麗莎》材料三 靈魂得救只須靠個人虔誠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會的繁瑣儀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為,全憑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會或行善,更不靠贖罪券。 ——《路德選集》材料四 如果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們將要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執行這些法律。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和立法權合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而為一,法官便有壓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請回答,(1)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處?(4分)指出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關系,并簡要說明。(4分)(2)依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啟蒙運動是如何進一步發展人文主義思想的。(4分)(3)綜合上述四則材料,指出不同歷史階段安徽省合肥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91005.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