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吉林省長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體驗 探究 合作 展示長春市十一高中2015-2016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 史 試 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 Ⅰ 卷 (選擇題 共48分)本卷共32小題,每小題1.5分,計48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臺灣學者許悼云在描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時說:“帝國時代延續兩千年的奧秘即在于,君主專制的剛性與官僚高度流動的柔性相結合!边@一論斷說明了中國封建時代政治制度的特點是 ( )A.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相結合 B.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相結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結合 D.“家天下”與“公天下”共存2.古代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與古希臘的城邦國家時期處于同一時代,但卻創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這種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B.人口素質的巨大差異C.思想文化繁榮程度的顯著不同D.經濟活動形式的顯著不同3.繼希臘人之后,羅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歷史舞臺,他們征服了希臘化的東西,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然而,古羅馬學者賀拉斯說,被征服的希臘人最終俘虜了羅馬人。賀拉斯所說的“俘虜”是指( )A. B. C.D.4.秦漢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內閣制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反映了我國古代中央機構的官職改革中存在著一個一以貫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斷的改革B.強化君主集權是政治變革的主要內容C.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解決好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是國家穩定的基礎5.《全球通史》:“最終結果是形成一種制度:從理論上說,官職之門向一切有才之士敞開,但實際上卻有利于那些有足夠財力進行多年的學習和準備的階層。這并不意味著,統治中國的是世襲貴族階層一方面,這一制度為中國提供了一種贏得歐洲人敬佩的有效穩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這一制度,扼殺了創造力,培育了順從性。材料所說的“這一制度”是指A.太學制度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史實史論史識是構成史學的三要素,史實即歷史事實,史論即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史識即是以科學的史觀作指導,來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實,然后得出的科學結論。下列對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敘述屬于史識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運作程序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權過大威脅皇權而出現的政治危機,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此后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資治通鑒》載: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監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A.確立于秦朝,漢武帝時期完善B.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C.削弱了君權,突出了臣下的作用D.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墨子說:今也,農夫早出暮入,強乎耕稼樹藝,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不強必饑,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戰國時期A.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生活悲慘困苦B.奴隸地位低下,階級矛盾日益激化C.鐵器牛耕推廣,奴隸主役使奴隸去開荒 D.生產方式改變,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中國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墻及城墻所包圍的地區和市商品交換的場所,城墻內的一個區域連稱而來。中國古代的城修筑得相當雄偉,有深廣的護城河,數量相當多,遍及全國,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縣城,城市的建筑規格和面積依次減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 )①中國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經濟功能②筑城是為了維護統治秩序③古代政治體系具有森嚴的等級④政府非常重視城市商業貿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中寫到:三次災難性的戰爭使中國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國的戰爭,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戰爭,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戰爭。這三次戰爭的共同之處是A.中國逐步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B.中央機構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開放由內地向沿海擴展 D.列強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 )AB.北方胡人政權重用漢人,不乏水利專家C.黃河中游西側農業大為進步,水利發達D.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黃河成效顯著17.據資料統計: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間,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流入中國,擁有一流城市和最為密集、完善的市場網絡的中國,成為當時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域。然而它卻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其中內在的和人為的原因在于 ( )A.重農抑商和閉關海禁政策的壓制B.大河流域的農耕文明不適于工商業發展C.由于鴉片大量流入導致白銀大量外流D.英國工業革命后對中國進行商品輸出.中國的瓷器以其巧奪天工的工藝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中世紀以來,歐洲興起了一股收藏中國瓷器的熱潮。下列是歐洲某收藏家的三個典型藏品,請判斷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時代不早于中國的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因絲綢之利日擴居民百倍于昔,綾綢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賈輦金至者無虛日,每日中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蓋其繁阜喧盛,實為邑中諸鎮之第一。對該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A.反映了漢代“市”的出現與規范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興盛與發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發展突破了時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時期工商業市鎮的繁榮景象.1656年,清廷嚴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許片帆入口,同時頒布了遷海令,在沿海制造無人區。該政策的最大影響是A.打擊了中國航海業 B.喪失了外貿主動權C.影響了商民的收入 D.脫離了世界發展大勢2.有人說:中國如無一九三五年之幣制改革,決不能有一九三七年之抗戰。以下與法幣政策制定的背景相關的是①世界經濟危機的沖擊 ②實行通貨膨脹政策的需要③日本侵略中國的威脅 ④實行金融銀本位制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下表為近代不同時期在華投資總額最多的國家的相關數據統計。對其解讀正確是時間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國家英國英國日本美國美國美國險額(萬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占列強對華投資比重82.5%28.1%44.2%37.3%75.5%68.1%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華勢力的消長 B.列強對華投資總體呈下降趨勢 C.列強投資緩解了中國民族工業資金短缺問題 D.美國對華投資始終占重要地位2.康有為在《進呈法國革命記序》中說:臣讀各國史,至法國革命之際,君臣交禍之據,未嘗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國綿禍八十年臣竊觀近世萬國行立憲之政,蓋皆由法國革命由來,跡其亂禍雖無道已甚,而時勢所趨,民風所動,大波翻瀾,回易大地,深可畏也。下列各項,符合康有為本意的是認為萬國行立憲之政是世界潮流 ② 認為用革命暴力來改變政治制度會引發禍端 ③ 認為法國革命推動了各國的政治改革 ④ 認為君主專制的官僚體制導致君臣交禍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國民黨元老邵力子曾說:無論哪個國家,當它強盛的時候,一定是邊疆安全的時候。因為國家的強盛,必須先把邊疆做成金城湯池,使敵國外患無由侵入,然后中樞權威才能鞏固,整個國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下列舉措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A. B.鄭成功收復臺灣C.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D.新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1987年,臺灣民眾發起返鄉運動,印發《我們已沉默了四十年》的傳單30萬份。傳單寫道:難道我們沒有父母而我們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們只要求:生則讓我們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則讓我們回去獻上一炷香。這一潮流促成了A.兩岸隔絕狀態的打破 B.九二共識的達成C.“和平統一”口號的提出 D.海峽兩岸“三通”的開展.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發展的一次歷史性突破,這一重要共識是( )A.兩岸直接實行通郵、通航、通商 B.兩岸同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C.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D.允許臺灣居民回大陸探親旅游投資.在人類文明交流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閡,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礙和束縛,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見和誤解。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我國外交政策有①與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交 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③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緩和 ④“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列言論中與中美關系走向正;嘘P的是①(美國外交家基辛格認為)如果說歷史能夠給人什么教訓的話,那就是,不可能沒有均衡而取得和平,也不可能沒有克制而實現正義②(美國總統尼克松1969年認為)在軍事防務方面將越來越多地由亞洲國家自己來處理 ③(1969年中國軍方討論國際形勢時提出東和孫權北拒曹操④(1972年中共中央轉發的毛澤東指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如果為下列三幅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擬定一個主題,最恰當的是( ) A.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實現 B.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C.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完成 D.一五計劃取得的輝煌成就3.有研究人員作了《農民眼中的農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農村千人問卷調查》,右圖顯示了問卷調查的部分結果。它說明( ) A.安徽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發源地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非常適合國情 C.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遭受嚴重的挫折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需要調整完善.康有為在《進呈法國吉林省長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02375.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