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中國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及其防治途徑 學案(人教版選修6)
【學習目標】 1.了解中國生態環境的現狀、成因和防治措施。2.運用“中國的生態環境脆弱區圖”,分析我國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3.掌握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的具體防治措施。
一、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的區域性特點
1.全球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①________面積縮小、②______退化、生物多樣性銳減、水土流失、③________干涸等。
2.中國地域廣大,且受④________ 氣候的影響,由北向南、從東到西,氣候和⑤________有明顯差別,形成了類型眾多的生態系統。由于自然和⑥________ 原因,在不同生態系統背景下產生了不同的生態環境問題。
二、中國生態環境問題防治措施
1.惡化原因:資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
(1)環境保護⑦________ 不強,重⑧__________ 輕保護,重⑨________ 輕維護,對資采取掠奪式、粗放型開發利用方式,超過了生態環境⑩________ 能力,造成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
(2)一些部門⑪________不力,加劇了生態環境的退化。
(3)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⑫________不足。
2.防治措施
(1)植樹造林、⑬____________、草原建設和國土整治等重點⑭________工程已取得進展(退耕還林、還草、還牧、還湖)。
(2)長江、⑮__________上中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全面實施。
(3)重點地區天然林資保護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開始啟動。
(4)建立了一批不同類型的⑯______________、風景名勝區和⑰______公園。
(5)生態⑱________ 試點示范、生態示范區建設穩步發展。
(6)環境保護⑲_________ 建設逐步完善。
3.重點生態工程:長江、黃河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護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基礎達標練
考查點1 中國環境問題的區域性特點
1.下列關于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四川盆地內酸雨危害嚴重的原因是農業發達、盆地地形
B.青藏高原地勢高,人口稀少,因而沒有生態環境問題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
D.大興安嶺西側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由人們過墾、過伐、過牧造成的
2.我國各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對應正確的是( )
A.內蒙古草原——光熱不足
B.青藏高原——高寒氣候
C.黃淮海平原——森林砍伐
D.西北地區——礦產開采
考查點2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防治措施
3.本著“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原則,我國應在北方半干旱地區、南方地和丘陵地區、長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寒區分別發展( )
A.畜牧業、林業、種植業、畜牧業
B.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林業
C.畜牧業、畜牧業、淡水養殖業
D.林業、種植業、畜牧業、林業
4.為了保護和恢復西部生態環境,應采取的措施是( )
①盡量減少資的開采、谏鷳B建設以自然恢復為主、壑攸c地區實行嚴格的退耕還草還林措施、芤越洕l展為中心,從根本上改變粗放型經濟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方法技巧練
框圖記憶中國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
讀下圖,分析回答(1)~(2)題。
(1)圖中河流歷史上曾經水量豐富,20世紀90年代經常出現斷流,其形成原因是( )
①全球氣溫升高,蒸發旺盛、诘厍蜃赞D速度加快,白晝時間變長、埸S赤交角縮小,太陽直射點北移 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進北移,年降水量減少、萑祟惒缓侠淼拈_發利用導致土地荒漠化面積擴大
A.①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2)圖示地區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可能是( )
A.毀林開荒,森林大量減少
B.草場退化
C.流水沖蝕,水土流失嚴重
D.生物多樣性驟減
方法技巧
教材P71 思考
1.生態環境脆弱區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發生的自然背景見下表:
自然背景
A大興安嶺西側,內蒙古半干旱草原區
B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綠洲區
C暖濕帶半濕潤黃淮海平原區
D南方亞熱帶丘陵區
E南方亞熱帶丘陵區
F西南橫斷區、云貴高原西部亞熱帶丘陵區
G青藏高原高寒地區
2.生態環境問題之間的關聯性:生態環境中的森林破壞,土壤侵蝕和草地退化會導致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減少。
教材P72 思考
不同的地區,生態環境問題的類型不同,該題應抓住某一地區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并采取相應防治措施。例如:黃土高原地區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土壤侵蝕,應采取的措施有退耕還林、改坡為梯、小流域綜合治理等。
參考答案
知識清單
①森林 ②草原、蹪竦亍、芗撅L ⑤地勢、奕藶椤、咭庾R、嚅_發、峤ㄔO ⑩承載 ⑪監管 ⑫投入 ⑬水土保持 ⑭生態 ⑮黃河 ⑯自然保護區 ⑰森林 ⑱農業 ⑲法制
基礎達標練
1.D [四川盆地因重工業發達而酸雨嚴重,青藏高原雖然人口稀少,仍然存在生態環境問題,西北地區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荒漠化。]
2.B [內蒙古草原、西北地區都是干旱氣候區,生態環境脆弱,黃淮海平原旱澇頻繁,生態環境脆弱。]
3.A [各地區應根據不同的氣候條和地形、地勢特點,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農業結構。]
4.B [減少資開采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方法技巧練
(1)D (2)B [河流水量的變化與河水的補給與支出有關。植被減少、土地沙漠化會導致河水的補給減少;氣溫升高、蒸發加劇,會導致河水的支出增加。該地區土地利用類型以草地為主,不合理的放牧極有可能造成草場的退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0399.html
相關閱讀: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旅游規劃學案
正午太陽高度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中國的生物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