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河北省保定市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第四次周練 歷史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一、單項選擇題:1、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政權的都城在A、平城 B、長安C、洛陽 D、咸陽2、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的基層政權組織是A、分封制 B、郡縣制 C、宗主督護制 D、行省制3、北魏政權采用漢化政策開始于A、拓跋 B、拓跋燾C、馮太后 D、拓跋宏 4、北魏歷史上著名的孝文帝就是A、拓跋 B、拓跋燾C、馮太后 D、拓跋宏 5、下列表述不屬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觀背景的是A、北魏崛起并統一黃河流域 B、統一黃河流域以后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C、馮太后臨朝聽政并培養孝文帝學習漢族先進文化D、孝文帝有卓越的膽識和遠見6、北魏改革迫在眉睫的依據主要有①豪強地主隱瞞賦稅②農民負擔沉重③漢族與鮮卑族矛盾沖突④農民起義不斷發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下列人物中,實行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是A、道武帝 B、太武帝C、馮太后 D、孝文帝8、下列屬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內容的有①規定俸祿由國家籌集、發放給官吏,嚴禁貪污②改善同西南少數民族的關系③政府把土地分給農民④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9、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開創性的是。、整頓吏治    B、實行府兵制。谩h化政策  D、頒布均田令10、促成北魏實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趨勢 B、政府與宗主爭奪農戶 C、南北對峙的局勢 D、漢族地主階級的要求11、下列關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確的是A、受田農民可以納絹代役 B、推動了北方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C、直接推動于商品經濟發展 D、一直延續到北宋12、下列評論中,不適合北魏均田制的是。、官僚地主土地并未受到觸動 D、土地占有不均情況仍然存在13、孝文帝改革后北魏最基層行政組織的長官是A、縣長 B、鄰長 C、里長 D、黨長14、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原因有①平城保守勢力強大,民族隔閡深②平城經濟落后,交通不便③平城經常受到北方強敵柔然的騷擾④洛陽是中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15、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根本目的是A、加速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 B、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 C、接受漢族先進文化 D、促進北方各民族大融合16、北魏孝文帝“南伐”的對象是A、宋 B、齊 C、梁 D、陳 1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政策反映出A、鮮漢之間的相互影響達到新的高度B、鮮漢地主階級之間的合作形成了新的統治集團C、鮮漢之間的矛盾逐漸消失D、強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的民族18、北魏孝文帝下詔:“(年)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言不聽仍舊。若有敵為,當降爵黜官……”這表明A、孝文帝禁止年輕官員使用鮮卑語B、孝文帝逼迫官員放棄本民族的舊俗C、孝文帝禁止年輕官員上朝議事時說鮮卑語D、在上朝議事時說北方話者免官1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來自于A、北方各族的上層勢力 B、地主階級守舊勢力C、鮮卑貴族 D、漢族地主階級20、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過程,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實際是 A、內遷的過程 B、漢化過程 C、農業化過程 D、封建化過程二、材料解析題:2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和)十有八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詔遷治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于是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旁赂,六宮及文武盡遷洛陽。十有二月……甲子,引見群臣于光極堂,班賜冠服(即按官位高低不同賜給漢宮服裝)------引自《魏書?高帝紀下》材料二 魏主下詔,以為:“北人謂土為拓,后為跋。魏之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亢也,宜改姓元氏。諸功臣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東北、河北省西北一帶)來者,姓或重復,皆改之!------引自《資治通鑒》回答:(1)據以上材料,概括孝文帝促使鮮卑“漢化”的主要措施。(2)分析孝文帝采取這些措施的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22、閱讀下列材料:孝文帝帶頭納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潁陽鄭羲、太原王瓊、陜西李沖等漢族大士族的女兒以充后宮,并親自為六弟聘室,命長弟咸陽王禧聘故穎川太守陜西李輔女,次弟河南王干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樂女,次弟廣陽王羽聘驃騎諮議參軍穎陽鄭平城女,次弟穎川王雍聘故中書博士范陽盧神寶女,次弟始平王勰聘廷尉卿陜西李沖女,季弟北海王祥聘吏部郎中穎陽鄭懿女。六個王妃中,除代郡穆明樂女出于鮮卑八大貴族之一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漢族大士族。------引自新課標教材必修1《教師教學用書》回答:(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三、問答題:23、有人認為:“北魏建國后,部落解體進入奴隸社會。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后,奴隸制度使中國北部的經濟生活倒退二千年!蹦阃鈫?簡要說明你的理由。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A 2、C 3、A 4、A 5、D 6、A 7、B 8、B 9、D 10、B 11、B 12、B 13、D 14、A 15、B 16、B 17、A 18、A 19、C 20、D二、材料解析題:(2)認識:?利用聯姻來解決政治矛盾和民族沖突是古今中外統治階級的一貫做法和重要策略。西漢的“和親”政策和“昭君出塞” 給漢匈帶來了長期的和平,極大地密切了漢匈關系,加強了他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歷史上解決民族沖突的一段佳話。孝文帝的“聯姻”政策是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結果不僅使鮮卑統治者贏得了漢族地主階級的信任,把兩族統治者的利益和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而且對接受漢文化,鞏固和深化改革,促進民族融合都是巨大的推動。孝文帝對鮮卑族的封建化和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三、問答題:河北省保定市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第四次周練 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16466.html

相關閱讀: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