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公眾參與 學案(魯教版選修6)
學習目標 了解公眾參與的含義;理解個人在環境保護中應具備的態度、責任和行為準則;增強環境意識,樹立環境保護觀念,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公眾參與的含義
1.含義:環境保護中,任何公民都有依據一定①____________,參與②____________的權利和義務。
2.公民的環境權
(1)狹義:公民在良好環境中③____________的權利。
(2)廣義:包括知情權、④______________和參與管理權。
二、公眾參與中應有的態度和責任
1.態度
(1)必須具備正確的⑤________觀念,即保護和改善環境的⑥____________。
(2)要有愛護環境、⑦______________的基本意識。
2.責任
(1)要創造利于⑧______________的輿論氛圍。
(2)要倡導利于環境保護的⑨____________活動。
(3)采取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工作和⑩__________,提倡適度消費。
(4)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讓○11______________的生活方式從理念到○12________深入日常生活。
三、公眾參與中應有的行為準則
1.實行家庭綠色消費:在滿足○13____________和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使資和○14________________的使用量降低到最少,在產品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和○15__________最少,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消耗,從而保護環境。
2.參與創建綠色學;顒樱涸凇16__________、學校程、學校環境、學校與社區的關系方面,都符合○17______________要求的學;顒印
3.協助創建綠色社區
(1)綠色社區的概念:具備了一定符合○18____________的硬設施,建立了較完善的環保管理體系和○19______________機制的社區。
(2)綠色社區的內容設施:○20 、社區綠化、垃圾分類、污 水處理、○21 和新能等參與者:環保志愿者隊伍及一定比例的 ○22 活動安排:○23 的環保活動
基礎達標練
考查點1 公眾參與的含義
1.為使《中國21世紀議程》內容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最具廣泛意義的是( )
A.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
B.提倡廣泛的公眾參與
C.保持社會經濟穩定、高速發展
D.政府制訂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
2.中央要求在全社會開展環境警示教育,其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在全社會樹立環保意識
B.使人們了解我國目前及世界的環境狀況
C.要在全社會樹立環境保護的憂患意識,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感,呼吁公眾參與
D.了解《京都議定書》
考查點2 公眾參與中應有的態度和責任
3.下列實例中,體現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是( )
A.提倡高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B.購買無氟冰箱、無磷洗衣粉等環保產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衛生水平
D.鼓勵市民購買小汽車
考查點3 公眾參與中應有的行為準則
隨著人們生態價值觀的改變及對自己生活環境質量的關注,“綠色”作為一個概念成為一個時尚的名詞!熬G色食品”、“綠色能”、“綠色消費”、“清潔生產”是當今的熱門話題。據此回答4~5題。
4.下列對“綠色消費”的理解錯誤的是( )
A.要求人們購買、使用帶有綠顏色的物品
B.盡量使用對環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盡量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盡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5.為了生產“綠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確的是( )
①使用低毒農藥防治病蟲害 ②引進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劑、防腐劑 ④利用天敵防治病蟲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方法技巧練
創建“綠色學!庇心男┬б
綠色學校是指在學校管理、學校程、學校環境、學校與社區的關系方面,都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學校。某學校正在創建綠色學校。請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學校附近馬路上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往往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害氣體,這種氣體也是造成被稱為“空中死神”的__________的元兇之一。
(2)該學校設置了垃圾分類回收箱,其中可以放進可再生利用垃圾箱的垃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該學校打算在圖中陰影部分培育一片小樹林,請分析這片小樹林的環境效益。
(4)請你為該學校創建綠色學校提幾條建議。
方法技巧 1.對于學校師生:有助于師生深入地認識和理解環境問題的重要性,提高師生的環境知識、意識、技能、態度、價值觀和行為等環境素養,使其在今后的個人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視環境問題。
2.對于學校管理:促進學校環境管理體系和相關檔案資料的建立,提高環境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3.對于環境:減少學校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回收再生資,營造優美環境,校園環境更利于師生身心健康。
4.對于學校與社區的聯系:促進學生、教師、學校、社區、政府、企事業單位和民間團體在學校環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5.對于教學:學?梢垣@得實現“綠色學!钡某趟枰慕逃枷、教材和輔導資料,強化素質教育。
6.社會影響:學校能提高自己在本地區的聲譽和形象,有利于學校自身的發展。學校有機會獲得極高的榮譽獎勵,并能向當地、全國和國際宣傳和交流自己的經驗。
7.經濟效益:能夠有效地節能、節水、節電,資回收等措施能夠提高資利用率,減少事故隱患,明顯地減少浪費,節約學校財政開支,加強學校內部的管理。
問題 教材P92
“我們從前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有些自私?”的確,為了圖自己方便,我們大量使用方便袋,從而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為了所謂的“衛生”,我們使用方便筷,每年因此砍掉大量樹木;為了生活方便,我們每年大量使用電池并隨手扔掉,污染了土壤和水。凡此種種我們都只考慮了自己的利益,受損的是環境,難道這不是自私嗎?其實,環境是我們的環境,破壞了環境,受懲罰的遲早是我們自己。
因此,我們應該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能只圖自己方便。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減少垃圾產量,認購有環境標志的產品,愛護花草樹木,節約能和水,參加環保志愿活動等。
活動 教材P95
我們在衣食住行方面像購買產品時,要選購帶有“綠色標志”的產品,如買冰箱,可買無氟冰箱,購買洗衣粉,要買無磷洗衣粉。而如果在飯店就餐,應該拒食野生動物制成的食品,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泡沫飯盒等。不購買和使用價格很低、電量少、需經常更換的電池。不使用劇毒農藥、鼠藥。
買家具不買珍稀木材家具等等,以便做到綠色消費,保護環境。
活動 教材P96
盡量在家吃早餐以減少垃圾量;外用塑料袋或包裝需重復使用,不可隨意丟棄;在教室中設立垃圾分類回收箱,回收再生資,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保持教室清潔;不在教室內大聲喧嘩,保持教室清靜;在學習過程中,節約紙張,減少浪費;與同學經常談論有關環保的問題,加強環境意識,提高環保責任,養成環保習慣……
活動 教材P97
此項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測驗個人的環保水平,根據檢測結果,可知自己的環保意識和參與環保的行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繼續增長環保知識,樹立環境意識,具備正確的環境觀念,培養良好的環境道德行為。
參考答案
知識清單
①法律程序、诒Wo環境、凵詈蜕a
④檢舉控告權、莪h境、弈康暮蛣訖C
⑦保護環境 ⑧環境保護、嵘鐣
⑩生活方式 ○11環境保護 ○12行動
○13人類基本需求 ○14有毒原 ○15污染物
○16學校管理 ○17環境保護 ○18環保要求
○19公眾參與 ○20綠色建筑 ○21節水節能
○22綠色家庭 ○23持續性
基礎達標練
1.B [只有公眾的廣泛參與,才能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具有最廣泛的意義。]
2.C [在全社會開展環境“警示”教育,說明我國的環境問題已經非常嚴重,需要樹立憂患意識,增強公眾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倡導公眾參與,共同行動起,保護環境。]
3.B [B選項有利于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4.A 5.B [綠色消費是指人們消費完商品后,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綠色消費必須與“安全無公害”聯系起,而不是與綠顏色的物品聯系緊密,綠顏色的物品是綠色消費的干擾信息,對題意理解不正確、缺乏常識的易誤入歧途。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不是綠色消費。綠色食品應是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產品。在生產綠色產品過程中,不應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不能在食品中添加增白劑、防腐劑等。]
方法技巧練
(1)氮氧化物 酸雨
(2)玻璃 廢紙 廢塑料 廢金屬(任填兩項)
(3)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凈化有害氣體;降低噪音,吸納灰塵,殺滅細菌,美化環境等。
(4)使用風力發電機或太陽能電池板;盥洗用水回收后沖廁所;使用再生紙制成的手紙;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清潔用具;節約用水;進行環境教育,師生共同決策等。
解析 第(1)題,汽車尾氣主要排放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也往往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導致“空中死神”酸雨的氣體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第(2)題,該學?梢苑胚M可再生利用垃圾箱的垃圾主要包括可回收利用的玻璃、廢紙、廢塑料、廢金屬等。第(3)題,小樹林的環境效益主要體現在:凈化、美化環境等改變局部小氣候的作用。第(4)題,結合教材內容即可作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5159.html
相關閱讀:中國的生物災害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旅游規劃學案
正午太陽高度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