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第一節 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三維目標
知識、技能與過程
知識與技能:知道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理解原料導向型、市場導向型、動力導向型、勞動力導向型和技術導向型等工業部門的主要特點及其區位選擇原則;聯系實際理解工業區位的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通過學習,初步懂得工業區位合理性的標準是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效益的統一。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利用,通過案例的計算分析、對比、討論等,加強學生分析地理圖表的能力,培養學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加強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形成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探究的興趣;在學習中形成科學的環境觀;進一步形成積極參加活動,主動與同學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重點
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運用工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對工廠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某一類型工業的主導區位因素;各類工業的
道具準備:多媒體(PPt)
時安排:1個時
教學說稿:
教學過程
(新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我們知道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則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與農業相比,工業生產除場地和水外,對自然條的依賴不大,這使工業生產在區位選擇上既很靈活也很復雜。今天我們就具體學學“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板書)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提問)首先,什么是工業?
概念:從事自然資的開采,對采掘品和農產品進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質生產部門.
(講述)知道了什么是工業,我們看一下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從圖4.1我們可以看出工業它上投入:土地、勞動力、資金、能、水、原料、零部等,排出三廢(廢氣、廢水、廢渣)的生產過程中,產出是生活資料、生產資料等各種工業產品。
(提問)那么工業與前面農業的兩個特點對比,工業有那些突出特點?
特點:(受自然條影響較�。�
①地域上的靈活性
②季節上的連續性
(講述)看完工業的概念、特點,接下我們就開始學習第一節,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提問)請同學看“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圖,回答:影響工業的主要區位有哪些?
原料、動力、勞動力(工人、技術人員)、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政策等。
(提問)假如你是一個工廠的廠長,讓你選一個地方建廠,你要考慮那些因素?
[學生討論]請幾個學生談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導歸納:
充足的原料、動力
廉價的地租
理想的工業區位 便利的交通
質高價廉的勞動力
前景廣闊的市場
(教師小結)以上,我們從廠商所考慮的區位因素可以看出,他的目的就是為獲得最高的利潤。但能否找到完全符合他要求的地方呢?(很少有這樣的場所,因此決策者常把工廠建在有明顯的優勢區位條的地方)
(講述)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工業部門所要考慮的主要區位因素不同。某種工業的區位選擇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個或少數幾個,那么這類工業的區位選擇就以其主導因素為指向。
(學生看書)閱讀教材,概括五種導向型工業的特點及相關部門,完成下表。
(計算講述)假設運費為80元
煉一噸鋁,耗電量相當于6-8噸煤炭
生產一噸糖需要8噸甘蔗或6噸甜菜
每2公斤可口可樂糖漿可以罐裝成100公斤的瓶裝可口可樂
設置工廠在那里合算?
工業
類型工業特點部門舉例區位選擇原則
原料導向型工業原料不便于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制糖工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罐頭加工接近原料產地
市場導向行工業產品不便于長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啤酒廠、家具廠、印刷廠、食品工業等接近消費市場
動力導向型工業消耗大量能鋼鐵工業、冶金(煉鋁廠)等接近能供應地(火電、水電站)
勞動力導向型工業投入大量勞動力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鞋工業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技術導向型技術要求高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工業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練習]:下表為世界鋼鐵工業發展過程中每煉1噸鋼所需原料、燃料的變化資料。據表完成題目:
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
煤/噸420.75
鐵礦石/噸21.81.3
19世紀初,鋼鐵企業為提高經濟效益,布局靠近( B )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銷售市場
D、交通樞紐
(教師拓展)由這個題目我們可以看出,煉一噸鋼所需原料、燃料逐步減少,說明原料、燃料對鋼鐵企業的布局影響力減小,而科學技術、市場等因素對鋼鐵企業的布局影響力減小,而科學技術、市場等因素對鋼鐵企業的影響越越大。那么接下我們就看一下工業區位的選擇。注意前面我們講的五種導向型工業實質上是從經濟因素的角度上進行區位選擇的結果。那么接下我們就進一步看工業區位的選擇。
(案例)請同學講義資料“鞍鋼和寶鋼的區位選擇”案例。
(學生思考)鞍鋼和寶鋼在區位選擇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板書)工業區位選擇
(教師解析)兩者最大的不同:鞍鋼在地理位置上接近燃料、原材料地,寶鋼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消費市場
(教師過渡)隨著科學技術與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需求的變化,工業區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斷變化,進而直接影響工業的區位選擇。
(顯示)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
①原料、燃料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
②交通運輸條對工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沿海沿江港口、鐵路樞紐、高速公路沿線形成工業區;
③信息通信網絡的通達性作為工業區位的重要性越越突出;
④工業對勞動技能的要求逐漸提高。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高,同學們只有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將才能立足社會。
(教師過渡)工業區位的選擇是否只考慮經濟效益呢?對,還要考慮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會造成環境污染。不同工業部門產生的廢棄物不同,其區位選擇的要求也不一樣。讀圖4.6污染嚴重的工業部門區位選擇圖然后回答:
(提問)①嚴重污染空氣的工廠在布局時考慮那些因素?
②嚴重污染水的工廠布局時應考慮那些因素?
③對環境質量要求高的工廠在布局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環境教育]我們都希望居住在一個環境質量好的城市,將你們中如果有同學成為領導,在規劃建廠和招商引資時要注意這些企業是否環保,要為老百姓的健康著想。
[總結講述]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題,不僅要考慮經濟、環境效益,政策也是一個很要的因素。如為了縮小東西部地區差距,中央出臺眾多優惠政策并加大了對東西部地區投資的力度,吸引很多企業到西部落戶;的時候有些工業,我們明明知道工廠的區位不合理,但仍然在那里,比如白沙糖廠,它對松濤水庫水之一南叉河污染嚴重,但是政府考慮到工廠搬遷費用太高、以及當地經濟的考慮等,所以不合理,但是經營依舊;再有我國珠三角地區近年的高速發展,除得益于改革開放政策,也與廣大臺港奧同胞,華人華僑回國投資,不忘祖國,不忘家鄉的個人情感等有關;
接下大家看一下下面幾個工業區位選擇的實例,講一講為什么。
工業區位選擇(舉例)原因
20世紀50年代我國在內地建立了一批大型工業基地(如包頭、攀枝花等)國防的需要
80年代我國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實行改革開放政策
20世紀末我國大力推動內地工業的發展縮小沿海與內地經濟發展的差距
政府補助,把工廠設在不盈利的區位解決就業問題、平衡職工性別構成等
海外華人、華僑樂意到家鄉辦廠廠商個人的偏好
工業慣性:工廠的區位不合理,但仍然在那里工廠搬遷費用太高、政府的影響、出于對當地經濟的考慮等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練習題鞏固一下這一節的內容。
練習
1.影響工業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是( D�。�
A.原料、動力、土地、水
B.原料、動力、市場、交通
C.勞力、政府、土地、水
D.勞力、政府、市場、交通
2.沿海沿江港口、鐵路樞紐和高速公路沿線地區,對工業具有很大吸收力,是因為( C�。�
A.靠近原料產地 B.靠近銷售市場
C.利于原料輸入和產品輸出
D.利于工人上下班和外出學習培訓
3、下列表示工業區位選擇的4種模式,圖中圓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影響程度的強弱,讀圖后,請選擇A、B、C中正確的一項(A )
A、①電腦裝配廠 ②鋼鐵廠 ③玩具廠 ④啤酒廠
B、①水泥廠 ②煉鋁廠 ③紡織廠 ④家具廠
C、①啤酒廠 ②煉鋁廠 ③紡織廠 ④榨糖廠
5、鋼鐵企業為考慮環境效益,結合下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
A、①適宜伯明翰 B、②適宜鞍
C、③適宜上海 D、④適宜加爾各答
(從環境角度考慮,鋼鐵企業主要是污染大氣,我們在思考該題時要從各地的氣候特點入手。該題難度較大,請同學們相互討論,并說出理由)
教學過程:
①在地域上比農業生產靈活得多,絕大部分工業可在任何季節進行連續生產(少數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除外,如:甘蔗或甜菜制糖)
②加大科技投入對工業極其重要,關系到工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圖5.24鞍鋼的區位)和(圖5.25寶鋼的區位)
原料(鐵礦)燃料(煤)市場 優勢區位條
鞍鋼鞍鐵礦西、黑龍江等遼中南重工業基地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又接近消費市場。
寶鋼澳大利亞、印度、巴西等地安徽淮南、西等滬寧杭工業基地接近消費市場,便利的交通運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6530.html
相關閱讀: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旅游規劃學案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正午太陽高度
中國的生物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