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1.2 環境問題概述 學案(湘教版選修6)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2 環境問題概述 學案(湘教版選修6)
【學習目標】 1.了解當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2.能夠分析某種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一、環境問題的概念及分類
1.概念:是指由于人類活動或①__________使環境條發生了變化,并對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影響和破壞的問題。
2.分類
(1)依據:②____________。
(2)分類原生環境問題次生環境問題環境污染③      
二、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與危害
1.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1)④____________導致人類索取的資日益增多,排放到環境中的“三廢”迅速增加,造成部分資⑤________和生態環境惡化。
(2)⑥________________對環境的沖擊: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受到干擾和破壞;⑦____________加劇。
(3)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類帶了許多的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危害 威脅⑧    危害人類健康直接制約⑨    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當前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1.全球性的環境污染
(1)全球性的環境污染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暖、⑩____________、臭氧層破壞等。
(2)全球變暖導致南、北極地區部分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熱膨脹,導致____________。
(3)酸雨是指大氣降水中酸堿度(pH)值低于________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世界三大酸雨區主要集中在歐洲、________和我國________。我國酸雨主要的分布地區有四川、________、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市)。
(4)臭氧層處于大氣________中,自1958年以,人們發現全球臭氧總量呈現________的趨勢,而且在南極上空出現了臭氧層空洞。造成臭氧層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向大氣排放了大量能夠顯著消耗臭氧的物質——________等。
2.大面積的生態破壞
(1)大面積的生態破壞主要包括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和______________等。
(2)目前,對全球生態有重要影響的____________的損失尤為嚴重。
(3)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是____________;世界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是________,其次是亞洲。
3.突發性的嚴重污染事
突發性的嚴重污染事具有兩個特點:一是事故帶有________,往往使當地居民猝不及防;二是事故污染________,危害嚴重,經濟損失巨大。

基礎達標練

考查點1 環境問題的概念及分類
                   
1.下列關于環境問題的正確敘述是(  )
A.環境問題的產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但主要是自然原因
B.環境問題只存在于部分國家,尚未成為全球性的問題
C.環境的自我凈化能力很強,不必將環境問題看得過分嚴重
D.環境問題主要是由于人類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壞
考查點2 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與危害
環境問題按產生的原因分為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據此完成2~3題。
2.下列環境問題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  )
A.地方病 B.土壤次生鹽堿化
C.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D.公害病
3.下列各組環境問題或自然災害中,可能主要由人為原因誘發的是(  )
①滑坡、泥石流、谒亮魇А⒌孛嫠荨、郗h境污染、森林火災、芑鸨l、臺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考查點3 當前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4.下列屬于當前全球突出的環境問題的是(  )
A.噪聲污染和水土流失
B.臭氧層破壞和地震頻繁發生
C.水體污染和湖面縮小
D.全球變暖和生物多樣性銳減
5.關于突發性的嚴重污染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不屬于突發性污染事
B.突發性嚴重污染事污染范圍往往很小
C.突發性的嚴重污染事危害較輕,經濟損失較小
D.事故帶有突發性,往往很難預防
方法技巧練
圖示法記憶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危害
讀“中國主要貧困區分布和某地區的惡性循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上述兩幅圖,完成下列填空。
若下圖中的關聯性發生在上圖中的A處,則①表示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
若下圖中的關聯性發生在上圖中的C處,則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圖中B處生態破壞后很難恢復的原因。

(3)分析導致圖中D處貧困人口較多的主要原因。

方法技巧

參考答案
知識清單
①自然原因、诋a生原因、凵鷳B破壞、芄I生產、菘萁摺、奕丝诩眲∨蛎洝、攮h境污染、嗌鷳B平衡、峤洕、馑嵊晡廴尽『F矫嫔仙5.6 北美洲 南方 重慶 平流層 減少 氟氯烴 土地荒漠化 熱帶雨林 黃土高原 非洲 突發性 范圍大
基礎達標練
1.D [當今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原因,分布上由區域性向全球性發展,而環境對廢棄物的自凈能力是有限的。]
2.A [自然原因形成的環境問題有:①火爆發、崩、地震、泥石流、海嘯、臺風、寒潮、水旱等自然災害;②某些地區水土中缺少人體需要的某種化學元素,或含有某種不適合人體需要的化學元素,人們長期飲用這種水,或食用這類土壤中生長出的農產品會導致地方病的產生。而公害病是工業排放的有害物質(如汞、鎘等),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引起,屬于人為原因引起的環境問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為原因(如破壞地表植被),以后者為主。次生鹽堿化主要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農業灌溉措施而引起的土壤鹽堿化。]
3.B [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是斜坡重力作用,主要是自然原因導致的地質災害;火爆發是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之一,臺風是氣象災害,它們都是自然災害。水土流失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現代水土流失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地面塌陷、森林火災都可能由人為因素造成。]
4.D [全球性環境問題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對大范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影響的環境問題,如全球氣候變暖、酸雨、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等。]
5.D [突發性嚴重污染事的特點就是事故帶有突發性,使當地居民猝不及防;事故污染范圍大,危害重,經濟損失大。]
方法技巧練
(1)水土流失 毀林開荒 土地退化(荒漠化) 過度墾荒和過度放牧
(2)氣溫低,植被稀少,生態脆弱。
(3)地理位置偏僻;生態環境脆弱;交通通訊設施落后;生產力水平低;自然災害頻發;經濟發展落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解析 第(1)題,A處位于我國南方低丘陵區,該地區氣候濕潤、地勢起伏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容易導致水土流失;C處位于我國畜牧業區和農耕區的分界線,過度農墾和過度放牧容易導致土地荒漠化的發生。第(2)題,B處位于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環境惡劣,生態脆弱,一旦破壞將很難恢復原貌。第(3)題,D處位于我國西南地區的橫斷區,自然條和人條均較差,當地經濟發展十分困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6694.html

相關閱讀:中國的生物災害
旅游規劃學案
正午太陽高度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