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城鄉人居環境 學案(人教版選修4)
學習目標 1.了解人居環境的概念,理解合格人居環境的內涵。2.了解人居環境的基本評價內容。3.理解影響房地產開發的主要因素。4.結合實際說出居住小區的基本構成、特點,并對居住小區的環境進行簡單評價。5.通過本節的學習,養成關心、愛護自己所處的人居環境的良好習慣,培養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觀。
一、人居環境
1.概念:即人類的居住環境。
2.構成要素
(1)自然要素:大氣、水、陽光、土壤、植物、動物等。
(2)①________要素:人、社會、建筑、支持網絡。
二、房地產開發的地理區位
1.影響房地產區位選擇的因素
(1)②____________的要求。
(2)自然環境的③__________。
(3)社會環境的完善性。
(4)消費者區位選擇的④____________。
2.房地產開發的基本原則
(1)⑤__________原則。
(2)⑥________原則。
(3)近水發展原則。
(4)沿邊發展原則。
三、居住小區
1.概念:指達到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規模,基礎設施配套比較齊全的人口聚居區。⑦____________是構成居住小區的基本單位。
2.建設原則
(1)要求安全、實用,要有利于⑧________、⑨________和居住舒適等。
(2)要以方便⑩____________,促進鄰里交往,合理與有效利用資為原則。
(3)宜遵循私密—⑪__________——⑫__________——公共空間逐級銜接的原則。并且不
同空間的分布和比例應該適宜,不應該相互干擾。
一、人居環境
1.人居環境的概念
人居環境是指人類的居住環境,是與城鄉居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環境。它不僅包括住宅、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空氣質量、綠化美化、衛生條等硬環境,而且包括家庭、鄰里、居住區的和諧和安全歸屬感等心理感受的軟環境。
2.理想的人居環境
不同類型的人群理想中的人居環境特點
中國古代人負陰抱陽、背面水側重于自然環境
現
代人經濟落后
地區的人居住環境能否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側重于社會環境
經濟發達
地區的人人類居住環境各要素要求和諧對自然和社會環境都重視
3.人居環境的評價
營建理想的居住環境,是人類長久以的基本追求。一般說,人們首先考慮居住環境能否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如環境安全、住區榮譽、化娛樂設施、建筑隔音設施等,然后逐步對環境產生更高的要求?傊,人居環境的評價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既要反映居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又要體現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共處,還要體現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典例1 河北省秦皇島市2010年投資146.96億元提速城鄉建設,加大居住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力度,推廣可再生資在建筑一體化中的應用,打造綠色節能人居環境,據此回答(1)~(3)題。
(1)這里的“人居環境”指的是( )
①人類聚居生活的地表空間
②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
③工作和學習區域的自然環境
④工作和學習時的人際關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屬于構成人居環境基礎因素的是( )
①大氣和水、诘缆泛突A設施 ③陽光和空氣、苌鐣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3)下列人居環境的具體評價內容中屬于支撐網絡的是( )
A.化氛圍 B.娛設施 C.建筑質量 D.電力供應
答案 (1)A (2)C (3)D
解析 第(1)題,“人居”是關鍵詞,是人類的聚居地,是與人們生活活動密切相關的環境因素的總和。第(2)題,自然要素提供了人類生產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質和能量,是構成人居環境的基礎。第(3)題,化氛圍屬于人方面的要素,娛設施是社會要素,建筑質量是建筑要素,電力供應屬于支撐網絡。
【變式訓練1】 讀下列一段野外考察游記,回答下列問題。
行進在大峽谷……傈僳族人為在大上立穩腳跟,發明了千只腳落地式的建筑,即用眾多的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撐著房屋……
(1)千只腳落地式房屋主要是與何種人居環境要素相適應( )
A.氣候 B.地形 C.水 D.土壤
(2)下列對該地人居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負陰抱陽、背面水”是良好的人居環境
B.該地民風淳樸,人居環境的社會要素和諧
C.該地建筑獨具特色,建筑要素良好
D.該地高路遠,支持網絡差
(3)該地建筑( )
A.自然條好,注意與自然相協調
B.只能滿足基本的生活要求
C.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很重視
D.是傈僳人的理想人居環境
二、房地產開發的地理區位
1.房地產開發的區位因素
區位因素影響因素區位選擇舉例
自然環境地形、水質、空氣、風向、光照城市高地,城市主干線沿線,近水及上風口處市中心人口向外遷移
城市規劃城市功能分區限定了房地產開發的空間位置上海浦東住宅區的開發
城市總體規劃理想地段不能隨意開發
城市基礎設施中遠期規劃實施過程中帶動了相關區域房地產開發
社會環境交通、教育、醫療、化、體育、商業服務、安全保障、居民素養、大型經濟建設在治安環境好、配套設施完善地段,房地產前期投入少的地段,單位面積住房造價低,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衛星城的建設和郊區城市化
消費者心理經濟狀況、消費習慣收入和交通工具無明顯改善時,選擇城區居住;交通工具改善和基礎設施完善時,會選擇郊區
2.房地產開發選址的基本原則
房地產開發選址的基本原則有上風口原則、高走原則、近水發展原則、沿邊發展原則。
基本原則選擇原因布局位置
上風口原則由于城市環境存在著一定的煙塵污染,為了避免遭受其危害,人們必然希望住在城市的上風口地段,從而使這些區域具有很高的市場潛力在城市的上風口地段
高走原則城市中地勢高的地塊,受周圍環境干擾少,有居高臨下的感覺。因此,在房地產建設成本增加不多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愿意選擇地勢高的地段地勢高的地段
近水發展原則城市將主要向河、湖、海方向發展,從市區到水邊的區域是良好的投資地段。近水地方景色好,空氣清新,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是人們理想的居址選擇近河、湖、海的地方
沿邊發展原則城市將主要沿著鐵路或公路主要干道兩側、河流沿岸、行政邊界等向外發展。這些地區交通方便,人流、客流多,發展阻礙少,有利于發展貿易,進行合作。因此,這些地段的房地產市場增值潛力大鐵路或公路主要干道兩側、河流沿岸、行政邊界
典例2 讀“某房地產開發商開發的亞寧花園區位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影響亞寧花園建設的有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房地產開發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響房地產開發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治安環境良好、配套設施完善的地段,房地產開發的前期投入______,單位面積住房______,具有較強的______。
答案 (1)交通便利 較好的教育設施 較好的醫療衛生設施 距商場較近
(2)城市規劃的要求 自然環境的適宜度 社會環境的完善性 消費者區位選擇的心理趨向
(3)地形 水質 空氣 風向 植被
(4)少 造價低 市場競爭力
解析 本題是對影響房地產區位因素的考查,在進行房地產開發之前,開發者必須綜合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城市規劃的要求、自然環境的適宜度、社會環境的完善性、消費者區位選擇的心理趨向。居住區選址首先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區的規劃要求,影響房地產區位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水質、空氣、風向、植被等;社會環境既包括交通、教育、醫療衛生、化體育、商業服務等,也包括其中的安全保障、居民素養、鄰里關系和周圍大型經濟建設等。在治安環境良好、配套設施完善的地段,房地產開發的前期投入少,單位面積住房造價低,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變式訓練2】 人們對房地產的開發,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下列說法屬于高走原則的是( )
A.選擇城市中地勢高的地段
B.選擇城市的上風口(即盛行風向的上端)地段
C.選擇近水的地方
D.選擇沿著鐵路或公路主要干道兩側的地方
三、居住小區的構成及布局
居住小區有不同功能、不同形態的房屋建筑,有管理、消費、道路、綠地等不同體系的配套設施,還有各種類型的空間組合。居住小區建設應關注這些構成部分各自布局的合理性,以及相互之間的協調性。具體如下表所示:
構成地位功能布局原則
住宅及各種輔助建筑物居住小區最主要的物質組成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需要要求安全、實用,要有利于采光、通風和居住舒適等
配套設施是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包括居住區內的商業服務設施、教育設施、化娛樂設施、環境設施各項設施直接服務于居民的日常生活要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促進鄰里交往、合理與有效利用資為原則
區內
空間私密性空間在不同的空間,人們的活動準則和心理狀態是有差異的居住小區建設宜遵循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空間逐級銜接的原則,并且不同空間的分布和比例應該適宜,不應該相互干擾
半私密性空間
半公共空間
公共空間
典例3 讀“樓房布局模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樓房的布局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這兩種布局________有利于采光。
(2)在我國氣候條下,滿足居民采光需求的樓房布局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差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居住小區的生活空間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維護個人私密性要求,保證隱私性,從視線干擾角度出發,我國南方與北方相比,________更應注意這方面的保護。
答案 (1)平行布局 交錯布局 乙
(2)擴大樓間距離 北方比南方樓間距離大 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大
(3)私密性空間 半私密性空間 半公共空間 公共空間
(4)南方
解析 住宅建筑日照標準是衡量居住區居住環境質量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住宅的日照與太陽高度角有關,我國南方太陽高度大,故南方的樓間距要比北方的小,這從住宅的私密性考慮,南方就更應注重這方面的問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甲是平行布局,乙是交錯布局,因為乙布局錯落,有利于后排的樓房獲得光照。居住小區的生活空間可分為私密性空間、半私密性空間、半公共空間和公共空間。在不同的空間,人們的活動準則和心理狀態是有所差異的。居住小區建設宜遵循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空間逐級銜接的原則,并且不同空間的分布和比例應該適宜,不應該相互干擾。
【變式訓練3】 下面兩圖中圖甲是“位于平原地區的某城市風向頻率圖”,圖乙是“該城市地價分布概念圖”(地價等值線數值a、b、c、d、e依次遞減),讀圖完成(1)~(2)題。
(1)圖乙中地價等值線彎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
A.與商品生產地距離大小的影響
B.與市中心距離大小的影響
C.交通通達度高低的影響
D.環境質量優劣的影響
(2)該城市計劃新建一座大型鋼鐵廠,廠址的最佳位置在(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圖4.4 房地產是市民們關注的話題,據圖分析:
(1)城市居民在購房意向上最關注什么樣的房屋?
(2)不同的居民對住宅的要求相同嗎?受什么條影響?
提示 (1)城市居民最關注那些價格較適宜,性能較好,人居環境相對優越的房屋。
(2)不相同。不同的居民,由于個人消費目的和經濟水平不同,所以對住宅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圖4.5 望京小區(局部),據圖分析:
(1)望京地區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樣的?
(2)為什么房地產開發者對望京地區格外重視?
提示 (1)位于北京城東北的望京地區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和中期的重要發展區域,主要用緩解城區的人口壓力。
(2)望京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逐步建設,交通、環境等條前景看好,吸引了越越多的房地產開發者的重視。
圖4.6 城市各類土地租金差異,據圖分析:
(1)不同種類的土地利用方式所愿付出的租金有什么變化規律?
(2)圖中A、B、C三個區最適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各是什么?為什么?
(3)圖中顯示,在競爭環境下,每塊土地用于哪種活動取決于什么要素?
提示 (1)由圖中可以看出,商業、住宅、工業三種土地利用方式所愿付出的租金都有隨著距離市中心的距離增大而遞減的變化規律。
(2)圖中A區為城市的中心,通達度高,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費人群,此區商業支付的地租最高,而其他活動所能付出的租金遠不能與之相比,所以A區為商業區;B區靠近市中心,對商業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住宅選擇這個區位,既有利于上下班,又方便購物,而工業支付的租金不如住宅高,所以B區形成住宅區;C區遠離市中心,由于這里不是最佳區位,商業和住宅活動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只有工業付出的租金最高,所以工業就成為該區的土地利用方式。
圖4.12 合格的居住小區環境特點,據圖分析:
(1)選擇居住區時對其環境評價的內容有哪些?
(2)合格的居住小區環境有什么特點?
提示 (1)評價內容主要包括:住宅、服務質量及各種配套設施等。
(2)①住宅建筑質量好,結構合理,價格適中,水、電、氣供應穩定;②環境好,水質好,干凈整潔,道路平坦;③化設施齊全,配有活動場地和健身器材;④鄰近市場,生活方便,附近有各級學校,孩子上學近便;⑤區內有寬帶網接口,人們可以享受信息化生活;⑥居民
素質高,社區機構健全,服務到位,區內社會治安良好。
材料展示
人居環境的五種主要基本要素
現代人類聚居學的創始人道薩迪亞斯(C.A.Doxiadis,1913~1975)認為,人居環境應該有五種主要的基本要素構成。
自然:即自然環境組成要素,它包括氣候、水、土地、植物、動物、地形、資等,它是構成人居環境的基礎。通過對自然要素的研究,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便實現人、建筑和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人類:這里主要指人類個體本身。作為社會一員的人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與自我的需求等,人居環境應盡量滿足人的各種需求。
社會:社會是人們在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中形成的相互關系。它包括公共管理和法律、社會關系、化特征、經濟發展、健康和福利等。研究的目的是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最終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與幸福。
建筑:它主要包括住宅和其他各類人工設施。
支持網絡:指所有的人工或自然聯系系統,它服務于聚落并將聚落聯為整體,如道路、供水、排水、發電輸電設施、通訊設備以及社會服務體系。
自然和人類是人居環境基礎,建筑和支撐系統是人類創造與建設的結果,五種要素相互聯系,共同構成了人居環境。在
構成人居環境的各要素中,最活躍的要素是人,人的不同需求是影響人居環境構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人居環境建設中要注重人的不同需求。自然要素發展變化較慢,而社會要素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在相同的自然要素下不同的社會要素構成了不同的人居環境。
知識鏈接
(1)人居環境;(2)人居環境的要素組成;(3)人類活動對人居環境的影響。
題目設計
(1)下列要素中,不屬于人居環境中的社會要素的是( )
A.鄰里關系 B.村規民約 C.動植物 D.社會管理
(2)有關理想的居住環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中國古人所說“負陰抱陽,背面水”是對良好居住環境的感性描述
B.理想的居住環境必須有優美的居所環境、近便的化娛樂設施、寬敞的購物場所
C.理想的居住環境強調健康舒適的居民生活、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良好的生態環境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是物質明、精神明和生態明的高度統一
D.理想的居住環境僅是指高質量的住宅等建筑物
2010年3月1日,“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的東聊城正式被授予2009•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第七名牌匾。根據材料完成1~2題。
1.下列有關人居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居環境就是人類居住地的自然環境
B.人居環境就是人類居住的房屋等建筑物
C.人居環境就是居住地的鄰里關系
D.人居環境即人類的居住環境,包括自然要素和社會要素兩部分
2.營建理想的居住環境,是人類長久以的基本追求,中國古人所說“負陰抱陽、背面水”的居住環境的選擇,主要考慮的是( )
A.自然要素 B.社會要素 C.社會管理 D.基礎設施
3.房地產的開發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房地產開發的理想地段都可以進行房地產的開發
B.城市基礎設施的中遠期規劃不會帶動相關區域房地產業的發展
C.交通便利的地方,因車輛太多,不利于房地產的開發
D.居民素質可以影響到房地產的開發
21世紀初我國居住小區面臨嶄新的局面,因為我國居住小區還將保存小區群居的特點,但同時,小區居住環境與條又有確定“個性化”“休閑化”“辦公室化”的要求,且要求較高的通信與物業服務、較高的娛樂和消費需要……根據上述材料,回答4~6題。
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居住小區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的人口聚居區
B.在居住小區內都是住宅
C.居住小區是住宅和道路的組合
D.居住小區是構成居住區的一個單位
5.圖中反映的居住小區道路規劃時常見的幾種形式,它們分別是( )
A.半環式、環通式、盡端式、風車式
B.環通式、風車式、半環式、盡端式
C.環通式、半環式、盡端式、風車式
D.環通式、盡端式、半環式、風車式
6.城市中心也會有住宅分布,這是因為( )
A.在城市中心區居住購物方便
B.城市中心區的某些區域因交通不便,土地租金低
C.城市中心區的環境優美
D.生活富裕的人能購買高價的房子
7.一般而言,距離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隨距離的增加而遞減。商業付租能力最高,住宅次之,最后是工業。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A為________區,對應地租水平________(字母)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B為________區,對應________(字母)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C為________區,對應________(字母)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示意圖表明______________直接影響地租的高低。在競爭的環境下,每塊土地用于
哪種活動,取決于各種活動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P67
圖a中,傣家竹樓分成上下兩層,下層可飼養牲畜,同時還具有防潮、防蛇蟲等作用。這種建筑充分利用當地的材料,與當地濕熱的氣候特點相適應,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是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
圖b中,干凈整潔的現代化居住小區,樓房、綠地、交通等要素相和諧,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適的居住環境。
圖c中,住房擁擠,活動空間狹小,居住環境臟、亂、差,各組成要素之間不和諧。
活動P67
1.表格中已列出評價內容,根據內容,自己發揮,做出評價。
2.本題主要介紹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發展中國家,居民的需求還主要停留在人的基本需求的初級階段,即生理和安全需求。發達國家生理和安全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居住的需求向更高層次發展,愛的需求和自尊需求成為主要方面。理想模式下,個人的身心發展需求都能得到極大的滿足,人們在居住區內能充分發展自我,實現自我的價值。
思考P69
1.在遠離城市的郊區進行房地產開發,需要修路、鋪設地下水管道、煤氣管道、架設電力和通訊系統、建設各種生活服務設施,如醫院、銀行、幼兒園、商店等。
2.在房地產開發中不僅要建設高質量的住宅和完善的服務設施,還要有好的社會環境,居住區的社會環境是一種無形的環境,但卻是居民能處處感受到的環境,如生活情趣、生活方便與否、居住的舒適程度、社會秩序、人際交往、信息交流與溝通、鄰里關系、居民素質、化教養等。
思考P70
城市的中心地帶土地租金高,如果進行房地產開發,成本太高,且市中心建筑密度高,居住環境差。建筑在商業和工業區之間既能方便居民上下班,又能方便居民購物,且土地租金又不是太高。
活動P71
選房子過程中,可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1)住宅大;(2)住宅的給排水;(3)通風防曬防雨;(4)住宅建筑密度;(5)生活垃圾收集;(6)鄰里安靜程度;(7)鄰里人情味;(8)住區綠化狀況;(9)公園學校綠化;(10)街頭綠化;(11)周圍地區綠化;(12)去公園方便度;(13)周圍水域環境;(14)與水域靠近度;(15)公共交往空間大;(16)街景美化;(17)購物方便程度;(18)娛樂方便程度;(19)醫療服務水平;(20)治安;(21)郵局銀行服務;(22)小孩教育環境;(23)當地化環境;(24)通訊上網便利程度。
思考P72
1.我國地處北溫帶,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地區,因此樓房的南部一般是向陽面。室內設計上,南面作為長時間停留的房間,如臥室、客廳等。北面一般是廚房、衛生間、書房等。室外設施上,樓房要有一定的間距,如果能錯開排列,其間距可相應減小;蛘吲c當地子午線呈30°~60°夾角,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居民采光的需求。北方太陽高度角比南方小,因此相同高度的樓房其間距應該更大。
2.樓房平行布局在住宅區內通風條好,但南北樓房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間距才能有充分的光照。交錯布局的樓房間通風條較差,但采光條良好。樓房環形布局總的說,不利于通風、采光,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資。
答案
基礎梳理
①社會、诔鞘幸巹潯、圻m宜度、苄睦碲呄颉、萆巷L口 ⑥高走 ⑦居住組團、嗖晒狻、嵬L、饩用裆 ⑪半私密 ⑫半公共
重難突破
【變式訓練1】 (1)B (2)D (3)B [該地位于峽谷、高中,傈僳人居住在橫斷區,地勢崎嶇不平,千只腳落地式房屋是與此地形相適應的。人居環境各要素組成和諧,才是良好的、理想的人居環境,該地人居環境中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差,不是好的居住地,傈僳人由于生產和經濟水平的落后,其建筑只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變式訓練2】 A [城市中地勢高的地段,受周圍環境干擾少,有居高臨下的感覺。因此,在房地產建設成本增加不多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愿意選擇地勢高的地段。]
【變式訓練3】 (1)C (2)C [城市地價受兩個因素影響較大,距市中心遠近和交通通達度。受距市中心遠近影響,地租等值線由市中心向外遞減,受交通線的影響,等值線多會發生彎曲,故地價等值線彎曲程度受交通通達性影響較大。鋼鐵廠嚴重污染大氣,應建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根據該地區城市風向頻率圖,東北方向為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則鋼鐵廠適宜建在①處或③處;同時,鋼鐵廠作為污染大戶,應遠離市中心。]
題目設計
(1)C [解答本題關鍵要理清人居環境中自然要素和社會要素的內涵,用下面網絡表示:
根據以上網絡不難確定C項不屬于社會要素。]
(2)D [本題主要是考查兩個要點:一是人居環境的概念和構成;二是理想的居住環境的評價標準。居住環境不僅包括建筑物,而且還包括與人民生活相配套的基礎設施、道路以及人際社會關系的鄰里關系、社會管理、村規民約等,所以D項不正確。A、B、C三項說法都符合理想居住環境的標準。]
自主練習
1.D 2.A [人居環境即人類的居住環境,包括自然要素和社會要素兩部分。自然要素主要是指大氣、水、陽光、土壤、植物、動物等,它們構成了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和能量,是人居環境的基礎。社會要素主要是指建筑物、道路、基礎設施、鄰里關系、社會管理、村規民約等,這些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基本空間和條。自然要素主要是指大氣、水、陽光、土壤、植物、動物等,中國古人所說“負陰抱陽、背面水”的居住環境主要考慮的是地形和水要素,所以是自然要素。]
3.D [居住區選址首先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區的規劃要求。一些地段也許是房地產開發的理想地段,但由于不符合城市發展的總體規劃而不能開發。同時,城市對一些基礎設施的中遠期規劃及其實施過程又帶動了相關區域房地產業的發展。居民素質屬于社會環境,好的社會環境將降低房地產的開發成本。]
4.D [居住小區是指達到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規模,基礎設施配套比較齊全的人口聚居區。它是由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線(河流等)劃分,具有一定規模并且不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它由若干居住組團組成,是構成居住區的一個單位。]
5.C [居住小區的道路是城鎮道路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是為區內的居民服務的。道路的布局要做到“順而不穿,通而不暢”。本題中列出了幾種常見的居住小區的道路形式,它們依次是環通式、半環式、盡端式、風車式。]
6.B [區位的選擇是由租金的多少決定的。在市中心附近遠離交通線的地方租金較低,可分布住宅。隨城市的發展城市外緣的環境比內部的環境要好,高級住宅區向城市的外緣發展。因此C、D兩項說法不正確。]
7.(1)商業 D 商業支付的地租最高
(2)住宅 E 該地區租金較市中心要低,住宅付出的租金高
(3)工業 F 遠離市中心,不是最佳區位,工業支付的租金最高
(4)距離市中心的遠近 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解析 A位于市中心附近,地租水平最高,在各種活動中商業活動支付地租能力最強,所以A應為商業區;B位于商業區周圍,在各種活動中住宅付出的租金高,所以B應為住宅區;C位于遠離市中心的城市邊緣,在三種活動中,工業付租能力最強,所以C應為工業區;該圖表明,距離中心的遠近影響著地租的高低,而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高低決定著其區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6882.html
相關閱讀:正午太陽高度
旅游規劃學案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中國的生物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