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中國的氣象災害 第1時 旱災 學案(人教版選修5)
【學習目標】 1.了解旱災的基本特征與危害。2.分析我國四大旱災區的類型與成因。
旱災
1.總體特點
(1)范圍最廣:半干旱區、①__________區和②______區均有分布。
(2)頻次高:四個旱災多發中心,即華北、華南、西南和江淮地區,頻率達③______以上。平均每年發生旱災④____次。
(3)持續時間最長。
2.區域特點
區域特點
干旱區常年⑤______,很少出現⑥______
半干旱區十年九旱
東部季風區⑦________
3.旱災與澇災
的發生特性時間上的交替性:我國旱災與澇災在時間上交? 替出現。如:黃河流域、海河流域、長江中下? 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區?空間上的交錯性:即此澇彼旱
4.災情
(1)表現:農牧業災情重,工礦、城市受旱災危害巨大。
(2)原因干旱發生的季節往往與當地作物的⑧ ? 季節相吻合?⑨ 組合不平衡,特別是北方⑩ ,? 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資少
基礎達標練
考查點 旱災
2011年春季以降水的持續偏少,造成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生50年一遇的大旱。近期,網民痛陳長江大旱致使自然人景觀消匿。讀圖回答1~3題。
廬瀑布對比圖
1.造成這次干旱災害發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正常的干季
B.氣候復雜多樣的表現
C.降水持續偏少、氣溫持續偏高、水汽蒸發量大
D.有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
2.此次干旱受災面積最大,受災程度最嚴重的農作物是( )
A.棉花、甜菜 B.春小麥、花生
C.水稻、油菜 D.玉米、大豆
3.從氣候和農業兩方面考慮,我國春旱最嚴重的地區是( )
A.東北地區 B.西北地區
C.江淮地區 D.華北地區
方法技巧練
方法 我國四個旱災多發中心形成的原因
下列關于旱災諺語與發生地區和時間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
A.“十年九旱”——半干旱的西南地區——常年
B.“春雨貴如油”——華北地區——春季
C.“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長江地區——盛夏
D.“春旱不算旱,夏旱減一半”——東北地區——夏季
方法技巧
“思考”教材P47
我國東部深受季風影響,季風區內降水季節和年際變化大,易發生旱災。東部是我國工農業發達、人口集中區,對降水的需求量高,所以一旦干旱,易成旱災。
參考答案
知識清單
①半濕潤 ②濕潤、30%、8 ⑤干旱、藓禐摹、邽那橹卮蟆、嗌L發育 ⑨水土資、飧囟
基礎達標練
1.C [干旱災害是一種典型的由氣候條控制的漸發性的自然災害,降水分配的不均勻是干旱發生的基本原因。從干旱發生機制角度看,這種不均性主要表現在年內各季節之間的干濕不均以及降水的年際變化不均。在正常的干季和少雨季節,如遇到特殊的天氣條,就可能演變成旱災。]
2.C [西南地區主要的作物有水稻和油菜。]
3.D [東北地區冬季積雪,春季融化使土壤墑情較好,有利于春耕生產;西北地區由于農業需水量相對較小,也沒有嚴重的春旱;江淮地區由于地處秦嶺—淮河以南的濕潤地區,雨季得較早,降水量較大,因此不存在春旱。華北地區由于雨季得晚,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農業灌溉又需要大量的水,因此春旱特別嚴重。 ]
方法技巧練
B [我國西南地區是濕潤地區,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旱災,而“十年九旱”出現在半干旱區;盛夏季節,東北地區常有久睛高溫天氣,引起“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災;長江中下游地區7~8月份在副高影響下形成“伏旱”,影響農作物生長和城市供水,有“春旱不算旱,夏旱減一半”的說法;華北地區春季升溫快,蒸發旺盛,此時正值小麥生長發育關鍵期,故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7830.html
相關閱讀: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旅游規劃學案
中國的生物災害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正午太陽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