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能資開發—以我國西省為例》測試(新人教版必修3)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有關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人類使用的能主要有四類:常規能、新能、可再生能和非可再生能 B.可再生能包括水能、風能、生物能、天然氣等
C.非可再生能包括煤炭、石油、地熱能、沼氣等
D.充足的能供應是保證區域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條
2.下列西煤炭資開發條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煤炭資開采條好,埋藏深,煤田多為中厚煤層
B.煤種齊全,分布范圍廣,全省8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C.煤質優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發熱量低的特點
D.煤田的煤層中含有豐富的煤層氣,儲量占全國煤層氣總儲量的三分之一
3. 關于中國與世界能消費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目前世界和中國的能消費都以石油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國的能消費都以煤炭為主
C.目前世界能消費以石油為主,中國的能消費以煤炭為主
D.目前中國的能消費以石油為主,世界的能消費以煤炭為主
4.關于西能重化工基地的建設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為了減少煤炭資的浪費和濫采,西省正采取措施縮小煤炭開發規模
B.西省逐步形成了以公路運輸為主、鐵路運輸為輔的煤炭外運路網體系
C.西省加強了煤炭的加工轉換,從而提高了能工業的經濟效益
D.到目前為止,西省的產業結構仍十分單一
5.下列鐵路不屬于西省煤炭外運干線的是 ( )
A.膠濟線 B.大秦線 C.神黃線 D.焦(作)—日(照)線
6.有關西省能基地環境的保護與治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露天煤礦開采比較容易,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生態問題
B.西省以輕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是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所在
C.西應改變傳統的煤炭開發利用模式,逐步建立一個統一品種、同一層次的清潔能生產體系,減少環境污染
D.西應以技術創新為先導,大力推動以潔凈煤技術為代表的清潔能產業的發展
7.關于西省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目前西省鐵路運力的98%用運輸煤炭,財政收入的70%自煤炭
B.從“九五”時期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了能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產值
C.能綜合利用的結果,使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采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
D.建國以,西省圍繞煤炭資進行了能的深層次開發,發揮了全國能基地的作用
8.下列西能基地環境治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露天礦表土的剝離、礦區道路的鋪設極易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和水污染
B.燃煤發電、洗煤、煉焦等重化工業的發展極易造成生態退化
C.隨著科技的進步,能的開發和綜合利用對環境的影響越越小
D.要解決西省的環境問題,能開發利用必須與生態環境治理同步
9.下列有關西省煤炭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西省應始終不懈地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只有經濟上去了才有能力治理環境問題 B.西省應改變傳統的煤炭資開發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個多品種、多層次的清潔能生產體系
C.西省應提高煤炭的綜合利用技術和廢物利用技術以及煉焦、電力、化工等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改造及環境保護
D.西省應以技術創新為先導,大力推動以潔凈煤技術為代表的清潔能產業的發展
10.下列有關西省調整產業結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煤炭工業向氣化、液化、電化產品方向發展
B.冶金工業向不銹鋼系列制品與鋁制品系列方向發展
C.建材工業向精細化方向發展
D.化學工業向輕型、薄型方向發展
1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是西省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所在
B.西省應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等
C.西是我國能重化工基地,今后還須進一步提高重化工業的比重
D.西省應對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低附加值方向發展
12.關于西能基地“三廢”治理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對于選煤廠產生的煤泥主要用于發電和供熱
B.對于占地面積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經干燥后再利用
C.對于煤矸石自燃區域進行覆蓋阻氧滅火,防止對大氣的污染
D.對于廢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學制劑然后過濾凈化的辦法
13.下列關于西煤炭資優越開發條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西煤炭資豐富,是我國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B.西煤炭資煤種齊全,全國10大煤種在西省都有分布
C.我國能以消費煤炭為主,對能的缺口還將進一步擴大
D.西位置適中,水陸交通都比較發達,有利于煤炭外運
14.關于西能重化工基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從新中國成立時起,國家就加快了對西能重化工基地建設的步伐
B.為了緩解交通壓力,提高煤炭外運能力,西逐步形成了以鐵路、水運為主,公路運輸為輔的煤炭外運路網體系
C.西積極建設坑口電站變輸煤為輸電,不僅能緩解交通壓力,也能提高經濟效益
D.西從“九五”時期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了能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二、綜合題:
1.讀“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礦的分布圖”,回答:
(1)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煤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屬于全國優質動力煤產地的是__________煤田(填字母),它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其煤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3)屬于世界少有、國內罕見的優質主焦煤基地的是__________煤田(填字母),它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
(4)西省境內煤田分布范圍__________,全省__________%的土地下面都有煤田分布。
2.讀西省原煤生產圖,回答:
(1)從圖可以看出,西省煤炭開采的總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到___________年,西省煤炭開采達到5000萬噸
(3)直到___________年,西省煤炭總產量達到1億噸
(4)2000年的煤炭生產量是1970年煤炭生產量的___________倍,1995年的煤炭生產量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2000年的煤炭生產量。
3.讀西省能調出結構變化圖,回答:
(1)從圖看出,1990年西省煤炭調出量達__________億噸,2001年,電力輸出突破__________億度。
(2)西省的火電主要輸往__________地區,輸電的優點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省煤炭外運的主要通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炭輸出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西省煤炭資綜合利用圖,回答:
(1)改革開放初期,西產業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僅效益低下,還帶了嚴重的_________問題。
(2)寫出字母所代表的產品
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3)從圖中可以讀出西省的三條產業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三條產業鏈都以為______________出發點。
(4)西省構建三條產業鏈結合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資優勢。
(5)能綜合利用的結果,使其產業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對能定義的理解、能的分類知識。
2.D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對西煤炭資良好的開發條。
3.C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中國與世界能消費結構的異同點。
4.C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西能重化工基地的運輸、能轉換等知識。
5.A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西省煤炭外運干線,膠濟線不屬于西省煤炭外運干線。
6.D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西省能基地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7.C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對西省能的運輸、結構調整、能開發。
8.D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西能基地對地理環境的治理。
9.A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對環境治理與發展經濟之間的關系的理解。
10.B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西省幾種主導工業的發展方向。
11.A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對西省能基本情況的把握。
12.C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西能基地對“三廢”的治理。
13.D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對西煤炭資優越開發條的掌握。
14.C 點撥:該題主要考查西能重化工基地的建設概況。
二、綜合題
1.【解析】該題主要考查西省境內煤田的主要分布以及主要煤田的特點。
【答案】(1)河東煤田 大同煤田 魯寧武煤田 霍西煤田 沁水煤田 西煤田
(2)B 燃燒發電 低灰、低硫、低磷、發熱量高
(3)A 冶煉鋼鐵
(4)廣 40
2.【解析】該題主要考查西煤炭生產規模的擴大趨勢并對有關數據作比較分析。
【答案】(1)不斷擴大生產規模
(2)1970
(3)1978
(4)7 等于
3.【解析】該題主要考查西煤炭資和電力資的調出情況,與運煤相比,電力運輸的優點。
【答案】(1)2 150
(2)京津唐 變輸煤為輸電,提高了經濟效益,減少了能損耗 改善了能輸入地的環境質量
(3)大秦鐵路 神黃鐵路 焦作—兗州—日照鐵路 秦皇島港 黃驊港 日照港
4.【解析】該題主要考查西煤炭資綜合利用情況,通過圍繞能開發,結合鐵礦、鋁土礦等資優勢,構建三條產業鏈。
【答案】(1)產業結構單一 生態環境
(2)電力 煤氣、液化氣 焦炭 鋼材 鋁制品
(3)煤—電—鋁 煤—焦—化 煤—鐵—鋼 煤炭開采
(4)鐵礦 鋁土礦
(5)由以煤炭開采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8046.html
相關閱讀: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中國的生物災害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正午太陽高度
旅游規劃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