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用時:100分鐘 滿分分值:100分 )
一、(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
1.有人認為:“(中國)過去五千年的中華通史,實是一部‘帝王專制史’;而今后的中華通史,將是一部‘民主政治史’!睆牡弁鯇V频矫裰髡蔚臍v史轉型中,成功的開端是
A.鴉片戰爭 B.太平天國運動 C.甲午戰爭 D.辛亥革命
2.孔子曾提出過“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運用這種思想處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關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 B.歐洲共同體成立
C.萬隆會議的圓滿成功 D.北約成立
3.《法學總論》第二篇第一條指出:“羅馬人所適用的,一部分是自已特有的法律,另一部分是全人類共同的法律!睂Σ牧现星昂髢蓚法律解釋正確的是
A. 前者指習慣法,后者指成文法 B. 前者指成文法,后者指習慣法
C. 前者指公民法,后者指萬民法 D. 前者指萬民法,后者指公民法
4、至唐為止,法律規定嫡子才擁有財產繼承權。至宋代,庶子也可參與財產分配。到了明清時期,非婚生子也擁有程度不一的財產繼承權。從家庭內部權力關系來說,上述變化反映出的趨勢是
A、家父掌權日益趨于鞏固 B、家庭成員關系趨于平等
C、嫡妻的地位日漸上升 D、傳統家庭觀念逐漸解體
5、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之戰,是李鴻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海軍費絀,設備多不完,惟鴻章知之深。朝野皆不習外事,謂日本國小不足平,故全國主戰,獨鴻章深知其強盛,逆料中國海陸軍皆不可恃,故寧忍詬言和。朝臣爭劾鴻章誤國,樞臣日責鴻章,乃不得已而備戰! 材料反映李鴻章是
A、出賣國家主權的賣國賊 B、“避戰求和”以保權位的職業官僚
C、知己知彼、了解國際局勢的政治家 D、不戰屈人之兵的軍事家、外交家
6、1953年3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一條規定,“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選方法產生之!毕铝袑Υ瞬牧系慕庾x,準確的是
A、 此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已取代了政協制度 B、 5個民族自治區各族人民開始選舉人大代表
C、 共同綱領為此時中央人民政府的執政方針 D、 它說明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在我國已經確立
7.電視劇《大宋提刑官》講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傳奇故事。歷史上確有宋慈其人,據宋慈墓志銘記載,他先后做過“提點廣東、江西、湖南刑獄”。歷史上與宋慈的“提刑官”職能較為類似的有 ①刺史、诙疾煸骸、塾放_、軈⒅耓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歷史三峽論”,將四千多年來中國政治形態變遷分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階段!皬姆饨ㄞD帝制,發生于商鞅與秦皇漢武之間,歷時約三百年”以下各項不屬于這一轉型時期特征的是
A.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 B.神權政治向世俗政治轉變
C.青銅文明向鐵器文明轉變 D.分裂割據向統一王朝轉變
9.明清之際,江南出現了“婦女半邊天”的說法,顯示了江南婦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推測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識字率提高,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B.棉紡織業發展迅速,以女性為主的家庭手工副業成為家庭收人的重要來源
C.民主平等思想廣泛傳播,女性逐漸擺脫家庭和傳統思想的束縛
D.江南地區人口大量外移,性別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10.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產絲綢,所需原料購于江南,載往鎮江染色后運回織綢。這反映當時
①長途販運貿易活躍 ②區域分工明確 ③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④生產社會化明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10年,《詩經》在德國萊比錫書展中被評為“世界最美的書”。其中一首《周頌?載芟》云:“載芟(割除雜草)載柞(砍除樹木),其耕澤澤(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從中可以得出的歷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開墾、私田大量出現B.鐵器牛耕已經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隸集體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農經濟已經盛行
12.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一些農村吹哨上工,農民“頭遍哨子不買帳,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這一順口溜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農村生產關系出現了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 B.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C.這是由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最好形式 D.經濟建設速度超越了客觀規律
13.19世60年代以后,上海逐漸形成了以漢字注音為特點的洋涇浜英語!皝硎强的啡ナ菈颉保╟ome,go),“好度由途敘闊情”(how do you do)等,據此說明這一時期上海社會生活發生的變化包括
①英語開始在當地流傳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響
③引進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④西方飲食文化進入上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對于中國近代化,有人這樣說:“廣東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錢!鄙鲜鲈u價中“江浙人摸錢”的本質含義是
A.江浙是近代中國財閥的聚集地 B.江浙地區最早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C.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在江浙等地發展較快 D.江浙人具有經商發家致富優良傳統
15.“英國的社會結構不象歐洲大陸那樣僵硬。沒有因襲的社會風尚去阻撓擁有土地的土紳經營工業;沒有法律上的障礙會阻礙一個工匠的社會地位的上升!贝硕尾牧现饕砻鞴I革命最早從英國開始,是因為
A.英國經過啟蒙運動的充分洗禮 B.殖民運動增強了英國的綜合國力
C.資產階級革命推動了價值觀念與法律關系的變革
D.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歷史發展有本質不同
16.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稱:“全球化是 客觀現實,它顯示了在這個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們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華的客艙,85%的乘客擁擠在不衛生的船艙里。很顯然,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難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達安全的港口!边@段材料無法揭示出 A.全球化時代國家之間休戚相關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難以為繼 D.全球化的潮流應該被抵制
17.“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著象牙,歐洲人手里拿著《圣經》;500年后,歐洲人手里拿著象牙,非洲人手里拿著《圣經》!边@句話突出反映了近代以來世界殖民體系形成過程中的
A.經濟的沖突和文化的融合 B.經濟的融合和文化的沖突
C.經濟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經濟的沖突和文化的沖突
18.蘇聯時期,曾流傳一則笑話:一個美國代表團訪蘇,參觀“偉大的建設成就”。陪同的蘇聯官員得意地說:“到下一個五年計劃時,每個蘇聯家庭都可以擁有一架私人飛機!”美國人驚訝:“你們要飛機干什么呢?”蘇聯官員說:“當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聽說列寧格勒開始供應面包了,我可以馬上開著飛機趕去排上隊!闭垎枺涸斐僧敃r蘇聯家庭要“開著飛機”趕去“排隊”買面包的主要原因是
A.長期戰爭嚴重破壞社會經濟 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導致食品短缺
C.片面發展重工業的消極影響 D.嚴重的自然災害導致糧食減產
19.右圖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上善若水”的理念。下列與“上善若水”觀點最一致的是
A.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
B.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C.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
D.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0.盧梭在《民約論》中說:“立法權是國家的心臟,行政權是國家的大腦,大腦使各個部分運動起來。大腦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著。一個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動;但是一量心臟停止了它的機能,則任何動物馬上就會死掉!边@一觀點突出強調的是
A.立法權是國家的心臟 B.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C.行政權是國家的大腦 D.議會至上,以法治國
21.蘇格拉底在受審時申辯說:“打一個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處叮住你們不放,喚醒你們、說明你們、指責你們……我要讓你們知道,要是殺死像我這樣的人,那么對你們自己造成的損害將會超過對我的殘害!边@段話表明蘇格拉底
A.維護公民生存權利 B.捍衛思想自由原則
C.抗議雅典司法不公 D.反對貴族專權暴政
22.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淵退位,李世民違反了
① 孔子的“禮”② 董仲舒的三綱五常 ③ 宗法制④ 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3.古希臘人崇尚人體美,無論是雕刻作品還是建筑,他們都認為人體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須按照人體各部分的式樣制定嚴格比例。這充分體現了古希臘人強調
A.數的對稱是藝術的價值取向 B.萬事不以神的尺度為標準
C.以人的尺度來衡量世間萬物 D.外在的美勝于內在的美德
24.歐洲從希臘繼承了什么?繼承了關于人和社會的某種概念的動力線!边@里所說的“關于人和社會的某種概念的動力線”指的是古希臘的
A.公民大會的辯論 B.輪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C.人文主義和民主政治運作機制 D.人民主權的觀念
25.臺灣作家柏楊認為:中國文化似一條壯觀偉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紀,“它終于淤塞成一個醬缸,構成一個龐大而可哀的時代”。形成“醬缸”現象的主要因素是
A.專制制度 B.“罷黜百家”C.“三教合一”D.程朱理學
二.【非】(認真材料,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26.(12分)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 ??《禮記?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與天子曰述職……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稱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為庶子。周王的嫡長子、嫡長孫一系有繼承王位的權利,稱其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對于大宗稱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長子、嫡長孫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類推,形成一個龐大的宗族網。小宗必須服從大宗。??《歷史》
請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哪種制度?(1分)指出為什么“周王先貶其爵”后“削其地”?(2分) 當時受益于該制度的有哪些人?(2分)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哪種制度?(1分)由材料看出,該制度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2分)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兩種制度之間的關系如何?(2分)各有何積極作用?(2分)
27.(11分)貨幣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貨幣的興衰彰顯了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國家興,貨幣興;國家亡,貨幣亡”這句話。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人類的經濟畫卷上,沒有哪個細節能夠與貨幣脫離瓜葛。黃金、白銀、英鎊、馬克、美元、歐元、日元、人民幣……在世界貨幣的舞臺上,有無數個角色上演著沉與浮的故事。在“現代經濟學之父”凱恩斯眼中,隨著野蠻的痕跡、超主權貨幣??黃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鎊打著“日不落”的旗號稱雄世界,人類歷史上誕生了第一個主權性質的國際儲備貨幣。然而,盛宴總會結束,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與一次經濟大蕭條,英鎊黯淡退場了,美元以勢不可當之勢崛起。直到今天,我們的世界還是美元時代。
??摘自宋泓均 高強《貨幣變局:下一秒,誰將改變世界》
材料二 當然,對于貨幣領袖這樣的地位,任何國家都會覬覦。美元是否能夠打破英鎊盛極而衰的宿命,形成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長久主導權?在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現“美元荒”時,有人說,美元可以基業長青;而2008年金融危機肆虐,美元態勢減弱時,有人說,美元的好日子到頭了。 ??據《貨幣變局》整理
(1)19世紀上半期,英鎊確立了霸主地位,世界貨幣進入了英鎊世紀。簡要說明英鎊確立霸主地位的原因(3)
(2)20世紀40年代,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是怎樣確立的?簡要說明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的有利條件。(4分)
(3)“美元可以基業長青”和“美元的好日子到頭了”這兩種觀點,你贊成哪一種觀點?簡要說明理由。(4分)
28.(12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領域的瑰寶,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指標。中西文明的交流、借鑒,推動著社會的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宋史》中出現的部分人名:焦守節(卷261)、李克讓(卷270)、陳從信(卷277)、趙安仁(卷287)、錢端禮(卷385)、張忠。ň409)。
材料二 在伏爾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學的中國是開明專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從不規定國民的宗教信仰”!爸袊恼误w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則結為一體的。這種政治與道德的統一,也為對現實不滿的法國人提供了一種榜樣”。 ??馬克?《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國對西方挑戰的反應從軍事和經濟領域擴大到社會和文化領域。這種大反映在中國人選擇翻譯的西方書籍的類別有了改變。在1850年到1899年這段時期中,中國人所翻譯的自然科學著作在數量上超過了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比例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兩年中,后者卻以二比一的比例超過了前者!???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就如何“做人”,材料一反映的思潮與同期的西方文藝復興思想家的觀點有什么不同?(4分)
(2)據材料二并結合伏爾泰所處社會環境,分析伏爾泰高度贊賞中國儒學的原因。根據所學知識概括啟蒙思想對近代中國的影響(4分)
(3)據材料三,1902年前后兩個時期中國學習西方的側重點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一變化的社會原因。(2分)
29.美國獨立后成功地進行了制度創新,其憲法在中央政府的權力構建中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眾議院……有彈劾(違法失職的總統、副總統和高級文官)的全權!瓍⒆h院有審訊一切彈劾案的全權!脖仨毥泤⒆h院及眾議院一致同意的命令、決議……應經總統批準……。經參議院的協議及同意,并得該院出席議員三分之二贊成時,總統有權締結條約;總統提出大使、公使、領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眾國政府其他官吏,經參議院的協議及同意時,任命之……
??摘自《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材料2:美國總統威爾遜本是國聯的發起人和積極的鼓吹者,但是……參議院拒不批準《凡爾賽和約》。結果,美國沒有加入國聯。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材料3:國會授權羅斯福進行大規模的干預和調節……但在羅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與行政間則展開激烈爭吵。法官們……先后宣布新政的幾個主要法令違憲,予以廢止。
??據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等改編
(1)指出美國憲法三權分立制的理論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并請概括該理論思想的主要內容。(4分)
(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述美國的“三權”在實踐中是如何被限制的。(6分)
(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美國三權分立的制度設計。(5分)
2014-2014學年第二學期會昌中學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有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第26題12分,27題11分,28題12分,28題15分,共計50分)
27題答案:(1)原因:政治上,英國17世紀后期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此后不斷發展完善,政局較為穩定;經濟上,工業革命的開展,英國的經濟實力日趨強大;殖民擴張,初步建立起以英國為中心的世界市場;軍事上,英國具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尤其是海軍力量。(任答三點,3分)
(2)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2分)有利條件: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與一次經濟大蕭條,英國經濟實力衰落,英鎊黯然退場;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經濟實力大增。(言之有理即可,2分)
(3)贊同“美元可以基業長青”。理由:一方面,美國具有超強的科技、軍事、經濟實力;另一方面,美國有較完備的政治制度,國內較為穩定。贊同“美元的好日子到頭了”。理由:一方面可以從金融危機以來,美元態勢減弱的角度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從經濟領域多極化趨勢日益加強的角度分析。(4分,理由每個要點2分,只答觀點不答理由不給分)
28題答案(1)文藝復興的思想家提倡人性、追求現世幸福,倡導個性解放;(2分)中國的理學家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理論,要求人們恪守封建倫理道德,對人性進行壓抑。(2分)
(2)原因:認為儒學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國處于封建專制時代,認為儒學可以作為抨擊天主教神學思想和封建等級制度的理論武器(2分)。成為推動中國社會變革、思想解放的理論武器,推動了近代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5067.html
相關閱讀: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