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廢除了上屆政府制定的限制民眾言論自由的法令
B.促使國會廢除了進口奴隸的貿易
C.頒布了廢奴宣言
D.促使東部一些州取消了對選民實行財產資格的限制
解析:選D。A、B兩項是杰斐遜總統的民主改革措施,C項是林肯的措施。
2.林肯在競選中主張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卻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將軍撤職。1862年他又頒布了《解放宣言》。林肯的這種策略變化表明他在此期間的最高宗旨是( )
A.拯救聯邦政府,維護國家統一
B.團結黑人奴隸,戰勝南方叛軍
C.放棄廢奴主張,向奴隸主妥協
D.保護白人利益,堅持種族歧視
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面對當時美國的社會現實,林肯政府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維護國家統一,在這一目標下所采取的措施均是為這一最高目標服務的,故選A項。
3.下圖左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下圖右是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由此我們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黑人在美國的社會地位已得到根本的改變
B.經過不懈的斗爭,美國黑人的境況已有了明顯的改善
C.黑人為美國的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D.美國的民主化程度在不斷提高
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經過不懈斗爭,已取得了較大成就,推動了美國的社會進步,提高了美國的民主化程度,但黑人在美國的社會地位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4..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興起的原因不包括( )
A.內戰后,南方許多州以各種方式對黑人實行種族歧視和隔離
B.二戰期間,法西斯主義的鏡子反照出美國國內種族歧視的丑惡
C.部分黑人開始覺醒,要求打破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
D.繼公共汽車罷乘事件后又發生了進軍華盛頓運動
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看清題意,知道題目要求辨析黑人民權運動興起的原因。A、B、C很顯然是黑人民權運動興起的原因,D不是原因,而是黑人民權運動中的兩個事件,公共汽車罷乘事件揭開了運動的序幕,向華盛頓進軍則標志著運動達到了高潮,都是運動興起的表現。排除A、B、C,故選D。
5.根據回答下列問題。
1:1863年1月1日起,凡在當地人民尚在反抗合眾國的任何一州之內,或一州的指明地區之內,為人占有而做奴隸的人們都應在那時及以后永遠獲得自由……
——《解放宣言》
材料2:在合眾國境內受合眾國管轄的任何地方,奴隸制和強制勞役都不得存在,但作為對于依法判罪的人的犯罪的懲罰除外。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1865年)
請回答:
(1)材料1的《解放宣言》是在什么情況下簽署的?
(2)材料1和材料2中關于黑人奴隸的規定有何不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2的規定對解決南北矛盾起到什么作用?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閱讀分析材料,依據所學知識回答歷史問題的能力。第(1)問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對材料觀點進行概括:北方失利,民意要求。第(2)問注意從材料中提煉有效信息作答,前一問要注意參與叛亂的地區和全國范圍的區別,后一問清除了南北矛盾的一個根源。
答案:(1)北方在內戰中失利需要采取措施扭轉戰局;強大的民意要求廢除奴隸制。
(2)不同:材料1在參與叛亂的地區解放黑人奴隸;材料2在全國范圍內解放黑人奴隸,廢除奴隸制。作用:全面廢除奴隸制,消除了美國南北矛盾的一個根源。
一、選擇題
1.(原創)美國黑人總統奧巴馬決定繼續參選2014年總統選舉,每一屆總統都有自己的成就,促使國會廢除了進口奴隸貿易的總統是( )
A.華盛頓 B.杰斐遜
C.杰克遜 D.林肯
解析:選B。本題考查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教材明確表述為“杰斐遜還促使國會廢除了進口奴隸的貿易”,故B為正確答案。
2.美國西進運動的實質是( )
A.擴展國內市場
B.對印第安人的驅逐和掠奪
C.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展
D.種植園經濟和工業資本主義經濟的爭奪
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東部移民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應用在西部新獲得的土地上,所以實質是新的生產方式的擴展和應用。
3.林肯在競選美國總統的演說中說:“我相信我們的政府不能永遠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狀況!也黄谕孔颖罎,但我卻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將全部變成一種東西,或者完全變成另一種東西!边@表明他的首要政治目的是( )
A.廢除奴隸制 B.保持奴隸制
C.維護聯邦政府的統一 D.希望南北統一
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的能力。美國在南北戰爭前面臨著國家分裂的危險,林肯政府的措施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任務是維護聯邦政府的統一,故選C項。
4.馬克思說:“在美國歷史和人類歷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瘪R克思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林肯政府( )
A.鞏固了北部地區工業資產階級的統治
B.滿足了農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
D.取消了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和民族壓迫
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馬克思稱贊林肯是因為他維護了國家統一,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廢除了黑人奴隸制。
5.美國學者埃里克?方納在《奴隸制、內戰和重建》一文中寫道:“然而,從許多方面看,標志這場戰爭轉折的是《解放宣言》,而不是葛底斯堡和維克斯堡戰役,因為《解放宣言》將軍隊之間的戰斗轉變為社會之間的戰斗,并預示聯邦的勝利將導致南部內部的一場社會革命!泵绹鴥葢鸷竽喜康纳鐣兓话( )
A.南部黑人奴隸得以自由
B.南部農業得以改造
C.工業革命在南部得以擴展
D.種植園主在南部的控制力完全喪失
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美國經過南北戰爭,解放了黑人奴隸,A、B、C三項均符合史實,D項說法太片面和絕對化,故選D項。
6.美國內戰對民主制度的建設做出的貢獻是( )
①維護了聯邦共和制
②消除了奴隸制這一毒瘤
③頒布了1787年憲法修正案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
解析:選B。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再認再現歷史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美國內戰是北方資產階級共和制的勝利,內戰中《解放宣言》的頒布,使部分黑人獲得了自由,為黑人在法律上取得與白人平等的公民權奠定了基礎。美國內戰的勝利,維護了聯邦制,證明了共和制是具有生命力的;內戰消除了奴隸制,為打破種族界限、保障黑人公民權、以法律形式廢除奴隸制度奠定了基礎。③不是在內戰時期。
7.下列美國憲法修正案通過的先后順序是( )
①在全國范圍內廢除奴隸制度、诜渤錾诿绹驓w化的美國人都享有公民權、鄹髦莶坏靡苑N族、膚色和曾經是奴隸身份為理由限制公民的投票權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知道上述史實出臺的時間。①通過于1865年,②通過于1868年,③通過于1870年,三者的先后順序是①②③。故選A。
8.“自由女神”是美國的象征,因而“自由”也便成為美國人最基本的價值理念。但實際上美國也并非是一塊自由的樂土。從建國至今美國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是( )
A.金錢政治 B.種族歧視
C.性別歧視 D.暴力犯罪
解析:選B。美國確實是一個比較自由的國家。但這一自由卻并非人人得以享有,這是美國社會的階級性質所致,即美國的自由充其量仍不過是資產階級的價值理念,因此它也就不會無條件地推及每一個社會成員,而種族歧視則是其有力的證明。
二、非選擇題
9.閱讀下列圖文材料:
材料1:
材料2:一批批的東部移民像洪水似的涌入西部地區,一望無際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開發!鬟M運動推動美國農業較早地實現了機械化!形鞑扛髦莅l展成為新的工業中心。受西進運動的影響,美國的交通運輸業發展特別迅速……從19世紀3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勵和資助下,全國掀起修筑鐵路的熱潮,在幾十年內便建成了橫貫大陸的5條鐵路干線。正是在西進運動的影響和推動下,美國先于法國、德國迅速完成了工業革命,一躍而成為僅次于英國的世界工業強國。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
請回答:
(1)為什么說美國西進運動是印第安人的血淚之路?
(2)根據材料2概括西進運動使美國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產生了什么重要結果?
(3)根據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美國西進運動的認識。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來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對西進運動的各個方面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第(1)問,實際上要求學生回答美國西進運動給印第安人帶來的災難,結合教材的有關敘述組織答案即可。第(2)問,實際上要求學生依據材料歸納概括,必須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農業、工業、鐵路”等,最終歸結到工業革命的完成上來。第(3)問,回答時應做到既不能因其是美國民主憲政擴展的運動而對其殘酷血腥的一面予以回避,也不能因其對印第安人的暴虐而否認其積極的一面。
答案:(1)在西進運動中,大批印第安人被驅逐、屠殺,失去土地和家園。
(2)變化:西部得到開發,農業實現了機械化;中西部形成了新的工業區;筑成了5條橫貫大陸的鐵路干線。
結果:美國早于法德完成工業革命,成為僅次于英國的世界工業強國。
(3)西進運動是印第安人慘遭屠殺、驅逐和掠奪,領地不斷萎縮的災難過程;也是美國經濟加速發展、國力不斷增強的推動力。
附:課內答疑站
【解析與探究】(教材P58)
閱讀這段話,談談你對美國黑人問題的認識。
提示:美國內戰期間,林肯頒布《解放奴隸宣言》,戰后憲法修正案第13條也明確正式廢除了黑人奴隸制。但此后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美國社會里對黑人的種族歧視現象依然存在,廣大黑人為維護自己的權利還不斷進行著斗爭。
【自我測評】(教材P58)
1.簡述美國早期民主改革的措施。
提示:杰斐遜當政時期,呼吁消除黨派成見,提出保護少數人權利的主張,并廢除上屆政府制定的限制民眾言論自由的法令,促使國會立法廢除進口奴隸的貿易。杰克遜適應民眾對普選權的要求,促使各州取消對選民的財產資格限制,基本實現了成年白人男子的普選權。
2.思考美國內戰與奴隸制度的關系。
提示:美國內戰的爆發是由于南北方圍繞奴隸制度而產生的矛盾激化的結果。美國經濟發展中存在著北方的資本主義自由勞動制度和南方的種植園奴隸制。隨著領土的西擴,北方自由農民希望到西部獲取屬于自己的土地,建立自主經營的農場;南方則希望圈占土地發展種植園經濟。同時,按美國憲法,每州擁有兩個參議院席位,新建州以自由州還是蓄奴州加入還決定著北方和南方在參議院誰占優勢的問題。所以,在新建州是否禁止奴隸制問題上雙方矛盾越來越尖銳,最終導致內戰爆發。
3.說說20世紀60年代民權法案通過后美國黑人的狀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4683.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