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在必修3中的“區域可持續發展”中提出: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存在的環境問題,諸如森林、濕地等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了解其危害和綜合治理保護措施。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
2.分析雨林的環境效應,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開發的背景和原因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以區域環境建設為主題,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介紹森林的開發與保護,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亞馬孫熱帶雨林對于調節氣候,維護全球生態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本節學習,旨在讓學生理解雨林對全球環境的重要意義和雨林的脆弱性,理解應以全球的、長遠的眼光審視雨林目前的嚴峻形勢,樹立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意識,逐步建立正確的環境觀。
重點、難點:
1.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
2.雨林生態的脆弱性
3.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和保護
【自學探究】
1.世界最大雨林――亞馬孫雨林的成因
亞馬孫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地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平原廣闊,位于赤道低壓帶,南面、北面有低緩的高原,東南信風、東北信風都可進入;平原向東開口,沿岸有暖流,大西洋上的暖濕氣流可以長趨直人,一直到平原西邊;受到山地抬升作用,因而降水豐富,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地區。
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這片原始森林中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森林儲量占世界森林總儲量的30%以上,動物種類和鳥類各占世界的1/2,河里有2000多種淡水魚,是人類非常珍貴的生物資源寶庫。但是,隨著人們掠奪性的砍伐和墾荒,這里的森林正在逐漸減少,F在,保護熱帶雨林已成為全人類普遍關心的問題,因為這里的熱帶雨林如果喪失,不僅動植物資源遭到破壞,全球氣候也將受到影響。1989年,已西政府制定了“我們的大自然計劃”,重點保護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
2. 開發雨林活動的背景與雨林的脆弱性
開發雨林活動的背景一是當地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和貧困,以及由此產生的發展需求;二是發達國家的無度需求及跨國提供巨額投資開發雨林。熱帶雨林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生態系統,但卻又是非常脆弱的生態系統。熱帶雨林由于其分布地區終年高溫多雨,條件適宜,所以生長旺盛,生產力高。但熱帶雨林又具有很大的脆弱性,熱帶雨林的土壤由于有機質分解快,養分含量低,植物的高生長速率是依靠快速的物質循環來實現的,枯枝落葉或死亡的植物個體在分解過程中釋放的養分很快被活的個體所吸收利用。一旦熱帶雨林被破壞,分解的有機體釋放的養分不能被其他個體所吸收,就會隨著雨水迅速淋失,留下貧瘠的土壤,從而很難重新恢復森林。然而,人類的活動正在使熱帶雨林這種世界上最完善的生態系統處于空前的危機中,而這種最完善的生態系統遭到大規模破壞之后,人類自己也會同樣處于生存的危機中。
典 例 鑒 析
典例1 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表示的國家是______,位于_________地區。
。2)該國居民中_______種人占一半以上,___________種人占40%左右。
(3)填出圖中A、B、C所表示的城市名稱A______B_______C_________。
。4)該國北部覆蓋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_______,它所起到的環境效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該國北部的大片森林受到嚴重破壞,如果持續發展下去,其嚴重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能夠從經、緯度位置判斷出該圖所示的國家是巴西。并認識到巴西屬于拉丁美洲地區。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縮影,它的發展從“新大陸的發現”開始就受到殖民統治的影響。所以,它的居民主要有原殖民統治者(白人)、販賣來的奴隸(黑人)、當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及他們相互通婚形成的混血種人。其次,通過填圖,掌握巴西主要大城市的分布。從圖中可以看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和90%的人口都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這是因為東南部地區交通便利、氣候溫和濕潤、經濟發達。人口的分布是受氣候、地形、經濟、社會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最后,從圖中還可看出:赤道橫穿巴西北部,北部有世界最大的亞馬孫河,該河流域覆蓋著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森林對人類產生巨大的環境效益。并認識到目前大片森林被破壞的原因及產生的嚴重后果,從而進一步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意義。
答案 (1)巴西 拉丁美洲 (2)白 混血 (3)巴西利亞 里約熱內盧 圣保羅 (4)熱帶雨林 提供新鮮空氣 調節氣候 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 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5)水土嚴重流失 珍貴野生動物遭劫 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典例2 全世界希望巴西著重保護的自然資源是 ( )
A.熱帶草原 B.熱帶雨林
C.野生動物 D.亞馬孫河水源
解析 巴西是世界上占有熱帶面積最廣大的國家,境內1/3為亞馬孫平原,分布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亞馬孫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目前,這塊廣闊的森林正在遭受驚人的破壞,全球氣候也將受到影響。所以,保護熱帶雨林已成為全人類普遍關心的問題。1989年,巴西政府制定了《我們的大自然計劃》,重點保護亞馬孫流域的熱帶雨林。
解題過程中容易出現抓不住主要矛盾的思維障礙。例如有的同學認為保護草原也很重要,從而選A。排除思維障礙的方法: ① 森林被稱為“大自然的總調節室”,故森林在環境方面的作用遠遠超過了草原; ② 森林合理的保護,有助于動物、水源的保護; ③ 目前巴西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熱帶雨林銳減。
答案 B
鞏 固 訓 練
一、選擇題
1.森林的首要價值體現在 ( )
A.改善生態環境 B.為工業提供原料
C.為人類提供食品 D.為建筑業提供木材
2.亞馬孫熱帶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原因是 ( )
A.熱帶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強大的生態系統
B.熱帶雨林影響著地球大氣中的碳氧平衡,固定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C.熱帶雨林能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水平衡
D.熱帶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3.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類型多屬于 ( )
A.地形雨 B.對流雨 C.鋒面雨 D.臺風雨
4.世界亞寒帶針葉林分布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A.美國 B.俄羅斯 C.加拿大 D.中國
5.熱帶雨林有別于其他生態系統優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強烈B.土壤肥沃C.生物生長迅速D.生物循環旺盛
6.森林被稱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主要是因為森林具有 ( )
①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 ②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種 ④維護生物多樣性 ⑤凈化空氣、美化環境 ⑥吸煙除塵、防風固沙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⑤⑥
7.現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地區的原因敘述,錯誤的( )
A.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嚴酷B.難以通行、開發較晚
C.本區人們的保護自然的意識較強 D.本區開發的難度較大
8.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 ( )
A.東南亞地區B.非洲剛果河流域C.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D.加拿大的北部
9.有關熱帶雨林生態脆弱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枯枝落葉使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肥沃
B.人類通過焚燒和砍伐活動可將大片濃密的原始雨林頃刻化為烏有
C.雨林植被一旦被毀,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地表植物很容易恢復
D.地下植被成為雨林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而這又是最易遭受人類破壞的部分
二、綜合題
10.讀遷移農業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按發展過程,四幅圖排序正確的是 。
A.acdb B.cbad C.bcad D.dacb
(2)分析這種農業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對氣候的影響是
。
②對水循環的影響是
。
③對生物資源的影響是
。
④對土地資源的影響是
。
11. 讀拉丁美洲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區是A: B: ,A、B兩地區的典型植被分別是 、 。
(2)與A處相同的植被還集中分布在 、 地區,對全球環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3) 是導致A地區植被被毀的直接原因,破壞的方式有哪些?你認為應采取怎樣的措施保護該地區的植被?
一、選擇題
1.A 2.B 3.B 4.B 5.B 6.A 7.C 8.C 9.B
二、綜合題
10.(1)A (2)①氣候惡化②水分蒸騰量和下滲量減少,原來的水循環規律被打破③使動植物資源遭到破壞,使生物多樣性減少④水土流失嚴重,土地生產力水平下降。
11.(1)亞馬孫平原 巴西高原 熱帶雨林 熱帶草原 (2)剛果盆地 東南亞 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調節全球氣候,維護全球生態平衡。(3)人類的開發 焚耕開墾 農場和牧場開發 商業性木材采伐 采礦、水利和公路建設 對亞馬孫雨林保護的措施有:加強環保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設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獲益;加強雨林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森林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方式;減少移民和農耕進入雨林區的機會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0900.html
相關閱讀: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正午太陽高度
中國的生物災害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旅游規劃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