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福建省龍巖一中高二歷史下冊第一學段檢測試題(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福建省龍巖一中2014-2014學年高二第一學段(模塊)考試歷史(文)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A卷 (共60分)
一、:(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孔孟學說主要討論的是
A.人與人的關系 B.人與自然的關系
C.國與國的關系 D.夷夏關系
2.儒家思想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備受啟蒙思想家的推崇,他們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有教無類的教育觀 B.漸進改良的歷史觀
C.蘊含人文精神的政治觀 D.貴賤有序的階級觀
3.有一位思想家和他的一位朋友在郊外觀賞風景時,那位朋友問他:“山巖中美麗的花樹,它們自生自長,與人心感覺與否并無關系,你認為呢?”這位思想家卻說:你來看此花樹,它才存在;你不來時,它是不存在的!边@位思想家是
A.荀子 B.朱熹 C.程頤 D.王陽明
4.宋代理學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學 B.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學闡釋儒學
C.儒家的倫理觀出現本質變化 D.佛教思想融入儒學
5.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里的“儒術”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學 B.正統的孔孟學說
C.糅合了道家、陰陽家等學說的儒學 D.儒家學說與權術
6.從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主流文學表達形式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趨勢是
A.逐漸平民化 B.逐漸貴族化 C.逐漸神秘化 D.逐漸宗教化
7.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主要特點是
A.政府是科學研究的主要組織者 B.實用技術發達
C.普遍重視科學實驗 D.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
8.中國古代書法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一些時代特點,如“宋人尚意”,即通過字體書寫,表現自己追求的意境。下圖為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局部),就很能體現“尚意”的特征。這幅作品字體的特點是
A.字形方整,筆畫平直穩重 B.字形扁方,筆畫平穩舒展
C.字形嚴謹,筆畫密集復雜 D.字形多變,筆畫簡約流暢
9.唐朝以來,商業日益發展,城市走向繁榮,市民階層壯大,與這些經濟現象相適應,文化領域出現了哪些相應的成就?
①小說的出現和繁榮 ②黃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宋朝風俗畫的發展 ④魏晉時期的書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欲人誦經史、明大義,以敦君臣父子之倫也。雖機警多智,可以富國強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边@段話應該是
A.洋務派抨擊維新派的言論 B.頑固派抨擊洋務派的言論
C.維新派抨擊洋務派的言論 D.維新派抨擊頑固派的言論
11.1903年,中國《大公報》:“……憲法不立,則雖其國強盛,終滋危殆之憂,如今之俄國是;憲法茍立,則雖其國狹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國是。若是者,知憲法之與國家誠所謂不可一日或離者!痹撐牡恼沃鲝垼饕
A.實行君主立憲 B.進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統治
C.建立民主共和 D.向德、俄學習
12.從近代化進程的角度看,維新變法運動最深遠的歷史影響是
A.確立了清朝君主立憲的政體 B.舉辦商會、農會等民間團體
C.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 D.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決算
13.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點是
A.堅定不移的走社會主義道路
B.始終不渝的貫徹黨的最高綱領
C.把反“左”作為革命進程的重要任務
D.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
14.如果看到右則漫畫,下列人物中最為憤慨的可能是
A.魏源 B.林則徐 C.洪仁? D.嚴復
15.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對他的評價:“自戊戌以來,
舊則攻吾太新;新則攻吾太舊。”該思想家是
A.康有為 B陳獨秀
C.嚴復 D.胡適
16.光緒二十四年(1898)五月,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從“中體西用”的角度論述了科舉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這表明他
A.在戊戌變法初期思想趨于保守
B.認同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與洋務派觀點一致
D.所說的“體”和“用”與洋務派不同
17.民國時期,民間多因循傳統,視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1949年以后則以公歷1月1日為“元旦”。這一變化表明
A.民國時期傳統節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傳統節日徹底改變
C.近代西方節日在中國得到普及 D.西方節日融入了中國文化元素
18.近代某思想家說:“然則必欲予民權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國大涂炭,則民權自由,且不可得也!边@位思想家主張
A.民主共和 B.改良維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專制
19.下列現象與新文化運動中“賽先生”的主張完全一致的是
A.小學生不讀不寫不學舊體詩 B.中學生散發反對復辟的傳單
C.大學生愛聽嚴復宣傳進化論 D.華老栓相信人血饅頭能治病
20.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的述評,與史實不符的一項是
A.標志著中國人在“學習西方”方面已經進入到新的高度
B.后期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表明李大釗、胡適等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C.推動中國民主科學思想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
D.其對傳統文化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態度造成的負面影響也不容低估
21.“新文化運動是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繼續”這句話的主要含義是
A.反對復古尊孔 B.主張實業救國
C.反對封建主義 D.主張民主共和
22.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是
A.《敬告青年》 B.《庶民的勝利》
C.《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D.《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23.在新文學的創作方面有著突出成就,被稱為“新文學的典范”的人物是
A.蔡元培 B.魯迅 C.胡適 D.陳獨秀
24.某班一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在研究一戰期間,陳獨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為對象的刊物時,看到其中有這樣一句話:“篤古不變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進之族,方興未已!彼麄儗@句話中“變”的內涵產生了爭議:
甲說:變就是要變革教育制度。
乙說:不對,這里的變是要變革政治制度。
丙說:不對,這里的變是要變革思想觀念。
丁說:你們都不對,這里的變是要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他們中哪人的觀點與材料一致
A.甲 B.乙 C.丙 D.丁
25.“北方吹來十月的風,驚醒我們苦兄弟”與這句話直接相關的是
A.五四運動 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C.毛澤東思想 D.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26.李大釗在《史學要論》中指出,“一時代有一時代比較進步的歷史觀,一時代有一時代比較進步的知識;史觀與知識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歷史事實的解喻自然要不斷的變動!彼谶@里強調歷史研究要
A.與時代同行 B.有歷史觀引導 C.為現實服務 D.充分掌握史實
27.歷史學家陳旭麓指出: “新民主主義思想和理論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標接續 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未競的事業,又以無產階級的領導取代資產階級的領導,表現了新舊革命的嬗變,同時,它賦予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以社會主義的未來前途。 ”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 ①革命目標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相一致②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③革命性質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④未來前途是社會主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8.毛澤東提出下列理論與觀點的先后順序是①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②中國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步是社會主義革命 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④要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
A.③②①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29.“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是中國同盟會的革命綱領。其中的“驅除韃虜”的積極意義主要在于
A.發展資本主義 B.推翻專制統治C.建立民主政治 D.實現民族獨立
30.1992 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深刻闡發了
①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的關系 ②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的關系
③改革開放、革命與解放生產力的關系 ④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B卷 (共40分)
二、材料
31.(10分)下列材料
材料一:傳統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并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為現實的文化傳統。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 簡單地歸結為“過去的歷史”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系著現在與未來。把發展看成“反傳統”,其思維方式就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對立起來。其實,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材料二: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消極因素,這于現代化發展是不利的。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表現是:(1)缺乏民主精神!2)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如實行的皇權至高無上……(3)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大國,重農輕商的思想十分嚴重……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起著重要的作用……(4)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意識強,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現狀,自覺接受新事物的意識不強。
請回答:
(1)有人說,明清之際的民主啟蒙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新發展;也有人說,明清之際的民主啟蒙思想是對儒家思想的否定,是一種嶄新的思想。你同意哪種觀點,為什么?(6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有哪些?(4分)
32.(10分)下列材料
(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宋)蘇軾《枯木竹石圖》
材料三:宋代時,一個以擁有土地為特征的地主階級??特別是中小地主階層發展壯大起來,這些人經濟地位高,物質生活優裕,對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變化,宋元時期的文化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整個社會的文化素質提高了。
宋元商業的發展,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從《東京夢華錄》中可以看到這時期城市繁榮的梗概。它使宋元社會的許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說明宋元科技在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史上的地位。(2分)
(2)材料二的兩幅圖分別反映了宋代什么繪畫風格?(4分)
(3)據材料三分析宋元文化繁榮的原因。據此,你得出什么認識?(4分)
33.(10分)
材料:“新年的夢想”專欄文章名人夢想錄(部分)
人物夢 想
郁達夫將來的中國,可以沒有階級,沒有爭奪,沒有物質的壓迫,人人都沒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財產”。
林語堂“我不做夢,希望民治實現,人民可以執行選舉、復決、罷免之權,只希望人民之財產生命不致隨時被剝奪!薄拔也蛔鰤簦M嗣裼屑瘯Y社權,只希望臨時開會抗日不被軍警干涉。”
章乃器中國將來的革命,必然是一個向整個的上層階級進攻的左傾的革命。那個革命的目標,不單是要推翻帝國主義,而且同時要推翻帝國主義的虎倀。
李宗武希望“中國的軍人不要只能內戰,不能抗外。軍事當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御侮。……希望能殺盡一切貪官污吏!袊癖娔鼙O督政府,使政府不為少數軍閥所私。使政府為民眾全體的政府。”
周谷城我夢想中的未來中國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機會坐在抽水馬桶上大便。
宋云彬未來的中國將有一場大火,毀滅舊社會的一切,重新建設起一個沒有人對人的仇恨、階級對階級的剝削的社會。
請回答:
(1)根據材料,概述當時知識分子提出哪些近代化夢想?有哪些作者表達了社會主義的夢想?(6分)
(2)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為何在中國廣泛傳播?(4分)
34.(10分)
材料一:湖南的農民運動,在革命時期,農會會員激增到二百萬,能直接領導的增加到一千萬。在湖南農民全數中,差不多組織了一半。……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沒有做到的事,農民在幾個月內做到了!磺懈锩卷氈,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
??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材料二:如果認清了中國是一個許多帝國主義國家互相爭奪的半殖民地,則一,就會明白全世界何以只有中國有這種統治階級內部互相長期混戰的怪事……二,就會明白農民問題的嚴重性。三,就會明白工農民主政權這個口號的正確。四,就會明白成長于四周白色政權中的小塊紅色區城的存在和發展。五,就會明白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城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六,就會明白單純的流動游擊政策,不能完成促進全國革命時期的任務,而朱毛式之有根據地的等等政策,無疑義地是正確的。
??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評孫中山的土地政策。(4分)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簡析朱毛式革命道路的特點和效果。(6分)
龍巖一中2014-2014學年第一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歷史參考答案
(2)風俗畫;文人畫。(4分)
(3)土地制度的變化,中小地主發展壯大起來;商業的發展,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5014.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