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 (2009?江蘇高考)某學者準備給中學生作有關歐美近代現實主義文學的,為此他去圖書館查閱了部分文學作品,其中與內容相關度較高的是()
A B C D
2. “從19世紀30年代后期開始,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之間的沖突被另一個問題所取代,即對藝術的社會價值的疑問。人們想‘如實’地表現這個世界,這種考慮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夠反映中所說的“這種考慮”的是 ()
A.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B. 《巴黎圣母院》
C. 《人間喜劇》 D. 《百年孤獨》
3. (2008?揚州調研)直到19世紀初,德國人還自嘲說英國擁有海洋,法國擁有陸地,而德國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國在擁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①雪萊創作《西風頌》 ②孟德斯鳩寫出《論法的精神》 ③薄伽丘創作《十日談》 ④康德創立“批判哲學”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④
4. 魯迅在回憶20世紀初年的情形時說,“有人說拜倫的詩多為青年所愛讀,我覺得這話很有幾分真。就自己而論,也還記得怎樣讀了他的詩而心神俱往!碑敃r愛國青年喜歡讀拜倫的作品,主要是因為它()
A. 與文學革命運動的方向一致
B. 繼承了歐洲古典文學的傳統
C. 具有批判現實主義的精神特質
D. 充滿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義精神
5. 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30年,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盛行主要反映了()
A. 對人性解放的歌頌
B. 對資產階級革命的歌頌
C. 對社會制度的不滿
D. 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6. (改編題)《約翰?克里斯朵夫》先后獲得法蘭西學院文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被譽為20世紀第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它的作者是()
A. 羅曼?羅蘭
B. 海明威
C. 蕭伯納
D. 馬克?吐溫
7. 現代主義文學取代現實主義文學成為主流的原因有()
①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②經濟大危機的影響 ③民族主義高漲 ④經濟發展趨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8. (原創題)下圖是20世紀印度文學巨匠泰戈爾和中國文學革命巨匠魯迅,他們的作品在當時均引起很大的社會轟動,其作品的共同之處在于 ()
A. 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B. 描寫了本國近代社會的演變發展
C. 反映了當代下層人民的精神風貌
D. 其作品均被編成劇本搬上了銀幕
二、非選擇題
9. 閱讀下列
(列夫?托爾斯泰)一方面,是一個天才的藝術家,不僅創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而且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個發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
??列寧《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請回答:
(1)你知道列夫?托爾斯泰有什么著名的作品嗎?
(2)他的文學作品屬于哪一流派?
(3)這一文學流派有何特點?
第23課 美術的輝煌
一、選擇題
1. (改編題)畢加索曾經這樣形容自己的藝術風格:“讓優美絕滅吧!”這種藝術風格是()
A. 古典主義
B. 現實主義
C. 現代主義
D. 浪漫主義
2. 某些畫家根據光色原理對繪畫色彩進行了大膽革新,打破了傳統繪畫的褐色調子,并直接面對自然風景寫生,將光色瞬間變化的效果記錄下來。這一繪畫流派是()
A. 古典主義
B. 現實主義
C. 印象畫派
D. 浪漫主義
3. 19世紀中期,現實主義美術興起。下列表述不準確的是()
A. 米勒、列賓是其中的代表畫家
B. 米勒的代表作是《拾穗者》
C. 列賓的作品主要表現農民的感情和生活
D.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列賓的代表作
4.19世紀后半期,印象畫派興起的條件有()
①社會經濟發展 ②社會動蕩 ③光學研究的發展 ④工業革命的影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 恩格斯說:“和啟蒙學者的華美預言比起來,‘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币虼耍19世紀上半期,歐洲畫壇出現 ()
A. 浪漫主義美術 B. 現實主義美術
C. 印象畫派 D. 現代主義美術
6. 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有()
①莫奈 ②高更 ③凡高 ④塞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 (2008?泰安期末)19世紀末,興起于法國的印象派繪畫藝術曾影響歐洲畫壇,后影響到20世紀亞洲的中、日等國。下列敘述最接近印象派藝術特色的是()
A. 夸張抽象,著重于內心的主觀感受
B. 描繪自然,捕捉光與色的變化
C. 贊美勞動,注重表現社會現實
D. 關注體積,通過變形圖案組合表現
8.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新古典主義美術強調理性,注重畫面的嚴整和諧
B. 浪漫主義美術注重表現人的感情世界,強調畫面的完整統一
C. 印象畫派特別注重光與色的和諧統一
D. 現實主義美術是許多與傳統美術迥然不同的美術流派的統稱
二、非選擇題
9. 19世紀以來世界美術領域主要出現了哪些流派?簡述其主要特點。
第24課 音樂與影視藝術
一、選擇題
1. 19世紀歌劇比較繁榮的國家是()
①意大利 ②奧地利 ③法國 ④俄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 下列對歐洲民族樂派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代表人物是柴可夫斯基
②作品弘揚民族特性
③《天鵝湖》是其中的杰作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
3. (改編題)彼得?李伯庚在《歐洲文化史》中說:“莫扎特的樂曲聽眾往往只是擠滿一個客廳,而貝多芬的交響樂則是為音樂廳的上千聽眾而創作的。”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
A. 共和制度的確立
B. 封建等級觀念被削弱
C. 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 民主平等思想開始傳播
4. 20世紀初期我國某著名學者周游世界各地,他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①到奧地利聽柔腸百轉的《小夜曲》
②到意大利聽旋律優美的歌劇《茶花女》
③在美國欣賞電影《泰坦尼克號》
④到濟南看電視劇
⑤在北京觀看京劇表演
A. ①②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5. 從19世紀音樂作品的發展來看,體現出的特點有()
①時代性 ②多樣性 ③民族性 ④流行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 (原創題)中學生非常喜歡流行音樂,下列有關流行音樂的表述錯誤的是()
A. 反映了信息時代青少年一代的情緒追求
B. 不能緩解競爭壓力
C. 是宣泄喜怒哀樂的一種最直接方式
D. 改變著人類的娛樂和生活方式
7. 頭戴一頂大禮帽,腳蹬一雙尖頭鞋,鼻子下留著一撮小胡子,緊繃的上衣與肥大的褲子別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著一個手杖,鴨子般地出現在銀幕上(如圖),這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造型。當時的世界電影應屬于 ()
A.彩色電影
B. 默片電影
C.多元化藝術電影
D. 有聲電影
8. (改編題)影視藝術在今天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主要有()
①以其特有的技術手段,使人感受到視覺沖擊和心靈啟迪 ②豐富和充實了人們的生活 ③促進了社會制度的更替 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
9.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美國家流行音樂的發展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第八單元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第22課 文學的繁榮
同步測評
第23課 美術的輝煌
同步測評
1. C 解析:畢加索是現代主義美術最有影響的畫家,以極強的創造力和多變的藝術面貌著稱。
2. C 解析:該題旨在考查對主要畫派創作風格的識記,聯系教材可知題干所述是印象畫派的創作特點。
3. C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列賓的作品展現了俄國的社會現實,米勒的作品反映農民的生活和情感。
4. C 解析:結合當時的社會特征來分析,在19世紀后半期,資本主義國家相對穩定,因此排除帶②的選項即可。
5. A 解析: 19世紀上半期,人們對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國”感到失望,尋求新的精神寄托,這種情緒反映在美術創作領域中,就產生了浪漫主義美術。
6. B 解析:解答本題需要用排除法,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后期”,莫奈是前期的代表人物,所以排除帶①的選項即可。
7. 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辨別能力。19世紀末,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尤其是光學理論的發展,出現了印象派繪畫,其最基本的特點是描繪自然,捕捉光與色的變化。
8. D 解析:現實主義美術是19世紀中期興起的注重表現社會現實的美術流派。20世紀出現的許多與傳統美術迥然不同的美術流派一般統稱為現代主義美術,F實主義與現代主義,一字之差但迥然不同。
9. 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畫派和現代主義美術。特點:新古典主義強調理性,選擇古代歷史和現實重大事件為題材,畫面嚴整和諧;浪漫主義注重感情表現和畫面完整,強調色彩作用;現實主義注重表現社會現實;印象畫派色彩明快,強調捕捉“瞬間印象”,抒發個性;現代主義反傳統和反理性,重視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表現,流露出藝術家的復雜心理。
第24課 音樂與影視藝術
同步測評
1. C 解析:19世紀歌劇在意大利和法國比較盛行,杰出的代表作有意大利的威爾第和法國的比才。
2. B 解析:民族樂派是19世紀歐洲的主要樂派,①②③都是正確的說法。
3. B 解析:注意把握兩個音樂家生活的時代背景。莫扎特時代歐洲封建統治森嚴,貝多芬時代歐洲正經歷劇烈的變革,資產階級革命、民族民主運動以及第一次工業革命迅速發展,封建等級觀念遭到嚴重削弱。共和制沒有在歐洲確立,工業革命時期工人生活艱難,民主平等思想在啟蒙運動時期就開始了傳播。
4. A 解析:電視出現在中國的時間比較晚,是在20世紀中期,《泰坦尼克號》不是20世紀初的電影,故排除③④。
5. A 解析:音樂反映了人們的情緒和時代特征,更深刻地展現了人性和各國的社會問題,表現出多樣性和民族性。
6. B 解析:流行音樂是突破傳統,緩解競爭壓力,宣泄喜怒哀樂的一種最直接方式。
7. B 解析:材料和圖片描述的是卓別林的典型形象,卓別林是“默片”時代最負盛名的電影藝術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5380.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