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四章 旅游開發與保護 章末復習 學案(人教版選修3)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四章 旅游開發與保護 章末復習 學案(人教版選修3)
【學習目標】 1.初步學會對旅游景區的景點、交通和服務設施進行規劃設計。2.了解旅游與景區規劃對地理環境的影響。3.會分析旅游開發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及旅游環境保護的措施。

專題一 旅游規劃的基本內容
1.游覽價值
旅游資源的游覽價值首先體現在資源的質量上,即是否具備較高的美學價值或歷史文化價值。其次要考慮旅游資源的集群狀況。有些旅游資源雖有一定的質量,但如果在一定地區范圍內只是個孤獨的景點,無法與其他景點共同構成景觀群,這樣的資源游覽價值也不大。第三,還要考慮景觀的地域組合狀況。如果所要開發的資源在景觀特征上雷同于鄰近的景點,甚至在質量上還略遜一籌,其游覽價值便會大大下降。
2.市場距離
旅游地的旅游經濟價值大小,有時并不一定與其游覽價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們與旅游消費市場――經濟發達地區的距離。
3.交通位置及其通達性
旅游資源所處的交通位置的優越性直接影響其開發價值。如果旅游資源的交通位置閉塞,進出不暢,既增加旅游者的心理顧慮,又使來往路程耗時過多,前往旅游的人就少。
4.地區接待能力
現代旅游業是一項綜合性的經濟事業,涉及到食、宿、行、購、游、娛等許多方面。因此除旅游資源本身的開發外,還要建設旅游活動的配套設施,提高服務質量。
5.旅游的環境承載量
旅游的環境承載量是指在一定時間條件下,一定空間范圍內的旅游活動容納能力。
專題專練1 旅游度假村在旅游規劃時應該布局在(  )
A.大城市周圍,便于人們與大城市聯系
B.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
C.海濱地區的沙地上,便于人們觀賞大海
D.土壤肥沃、經濟發達的地區
專題二 旅游開發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旅游開發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既包括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又包括對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旅游開發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首先是污染,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聲污染等。其次是對生物的危害。第三是開發建設和游人對地表環境、自然資源的破壞,如旅游活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結、滑坡、雪崩,損害天然洞穴、海岸等。第四是對視覺效果的破壞。
旅游開發對社會環境的破壞首先是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其次是對文物古跡的破壞;再次是旅游熱點地區過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問題,如城市景觀破壞、建筑物過于密集、交通擁擠等。
專題專練2 “火把節”無節制地發展壯大帶來的環境問題主要是(  )                  
A.大氣污染 B.森林破壞
C.水土流失 D.固體廢棄物污染

                   
每年的農歷五月“端午節”,珠江三角洲各地都進行龍舟競渡,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來觀光,進行文化交流以及從事商業貿易等活動。據此回答1~2題。
1.龍舟節在珠江三角洲延續了2 000多年,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光熱充足,降水豐富 B.基塘、湖泊眾多
C.地勢低平,河網密布 D.河流無明顯的枯水期
2.要想使龍舟節更好的延續和發展,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建立環境立法和相關保護政策
B.普及旅游環境保護教育
C.加大開發力度,多建些娛樂場所
D.提供“綠色”旅游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氣候宜人、環境優美,基于這個氣候特點,昆明市提出了建設湖濱生態城市的發展戰略,但是滇池水環境污染問題成為實施這一戰略的障礙。據此回答3~5題。
3.昆明氣候四季如春的決定性因素是(  )
A.西南季風的持續影響
B.臨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蓋率高
C.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共同影響
D.比較低的緯度位置和比較高的海拔高度
4.滇池被譽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  )
A.800~1 000米 B.1 800~2 000米 C.2 800~3 000米 D.3 800~4 000米
5.昆明市實施建設湖濱生態城市發展戰略的主要對策之一是(  )
A.填埋嚴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區
B.全面實施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態恢復工程
C.環湖大規模建設濱水型城市新區
D.把昆明市耗水量大的工業企業遷至滇池湖畔
6.2004~2008年北京市每年都有奧運旅游主題活動,2005年的主題為“感受中華美文化”;2006年的主題為“體驗奧運新場館”;2007年的主題為“歡聚在奧運公園”;2008年的主題為“世界相聚在北京”。對奧運旅游帶來的影響,理解不正確的是(  )
A.縮短旅游市場距離
B.優化旅游產品結構
C.提高旅游設施與管理水平
D.促進旅游標識規范化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黃山在全國的位置圖

材料二 黃山雄踞于安徽南部,南北約40千米,東西約30千米,風景區方圓154平方千米,號稱五百里黃山。黃山風景區被譽為國之瑰寶、世界奇觀,已成為中華民族壯麗山河的象征。黃山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恒山之煙云、廬山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眉之秀麗于一體,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亦是世界級的旅游勝地。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受世界保護的人類自然遺產目錄,2000年被評為AAAA級旅游區,已成為全人類的瑰寶。其八大景區:北海景區、夢幻景區、云谷景區、松谷景區、白云景區、玉屏景區、溫泉景區、西海景區,風景優美,令游人回味無窮。
材料三 黃山上無較為寬敞的平地,生活設施較少,環境承載量較小,生活用品多靠人力從山下挑上來。每逢旅游旺季,眾多游客涌到山上,食宿不便。這既容易對風景產生破壞,又影響游客旅游目的的實現。
(1)黃山成為首批國家重點名勝區的原因是什么?
(2)簡述黃山“四絕”中怪石、云海的觀賞方法。

(3)簡述制約黃山旅游業發展的因素。
(4)旅客在黃山旅游時易產生哪些環境問題?

8.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A、B兩圖主要反映了什么問題?

(2)A、B兩圖表明一個地區的接待能力應與____________相適應。
(3)為提高設施利用效率,常利用增加旅游項目和采取季節差價等手段,其結果如圖C、D。C圖增加旅游項目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圖采取季節差價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針對B圖存在的問題,你認為應采取什么辦法解決?

答案

專題專練
1.B [旅游度假村是旅游、度假、療養的地方,應該選擇在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而不是靠近大城市或海濱地區。]
2.B [火把是用幼松干制成的,大量砍伐幼松,使植被遭到破壞,使生態系統失衡,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課時作業
1.C 2.C
3.D [昆明四季如春,一是由于緯度較低,全年太陽輻射都比較強;二是由于地處云貴高原,海拔較高。]
4.B [滇池位于云貴高原西部,該高原西高東低,海拔由2 000米降低為1 000米,故答案是B。]
5.B [本題比較簡單,可以很容易找出正確答案。]
6.A [本題考查旅游景區規劃的目的,通過對每年的旅游主題進行規劃設計,可以達到提高旅游產品的品位,旅游設施和管理水平,促進旅游標識規范化的作用。]
7.(1)有獨特的“四絕”,高質量的旅游資源,附近有歙縣、屯溪、九華山等景區,旅游資源的集群狀況較好。
(2)觀賞“怪石”須注意觀賞位置和角度;觀賞“云海”須選擇合適的觀賞時機。
(3)地方經濟欠發達 景區地形陡,游覽不便,黃山上無較為寬敞的平地,生活設施較少,地區接待能力小,環境承載量較小。
(4)環境問題:對動植物資源的破壞;對背景環境的破壞;對文物古跡的破壞;對正常社會秩序的沖擊。
8.(1)A圖反映了旅游接待規模過大,旅游者的需求大都可以滿足,但會因投資過大、利用率過低造成大的經濟損失;B圖反映了旅游接待規模較小,常因無法滿足旅游者需求而導致無法接待,造成經濟損失。
(2)旅游市場需求
(3)可吸引更多游人來旅游以降低使用率的損失 可在淡季通過價格調節來吸引游人以降低使用率的損失,同時在旺季也可通過價格調節減少無法接待的損失
(4)一是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二是采取季節差價手段進行調節。
解析 本題要求通過讀圖,分析旅游接待規模和旅游市場需求之間的關系,要注意二者相協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6473.html

相關閱讀:旅游規劃學案
中國的生物災害
正午太陽高度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